专栏名称: 鬼脚七
鬼脚七,真名文德,自媒体人。做自己,爱生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洞见  ·  所谓赚钱,就是借力、借智、借势 ·  3 天前  
洞见  ·  苏轼:人到中年,怕过中秋 ·  4 天前  
洞见  ·  认知水平低的人,满脑子都是自己 ·  1 周前  
正商阅读  ·  成大事者,都拥有这4样东西 ·  1 周前  
周国平  ·  请勿损害你人生中最重要的两项价值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鬼脚七

寻茶问道--春天茶山见闻(好多图啊)

鬼脚七  · 公众号  · 美文  · 2017-04-07 20:59

正文

春天是生发的季节,也是寻茶的季节。

我喝了几年茶,但很少去茶山。这次受茶人王心邀请,我参加几天小茶婆婆茶山行,感触颇多。记录点滴,分享给你。

一边看文章,一边听首歌:


(俯瞰易武镇)

1

早上六点起床,坐八点多从北京到昆明的飞机,飞机晚点,下午两点才到。转机从昆明到西双版纳,遇上了冰雹,飞机飞到西双版纳后返航,一直等到晚上十点多才再次起飞,到西双版纳的时候已经凌晨一点多了。

这趟飞机票是超值了,买了一张机票,坐三趟飞机。

第二天一大早,我和小茶婆婆们一起出发去易武。

易武,是泰语,美女蛇居住的地方。易武是六大古茶山之一。说是古茶山,茶树的树龄也就是一百多年。

古话说:班章王、易武后。意思是说班章山头的普洱茶口感霸道,像霸气的君王,而易武山头出的茶则口感细腻,像温柔的皇后。

易武号称贡茶第一镇。清朝的时候,这里的茶要上贡皇帝。由此,易武名声大振。

走在易武的老街上,还能看见几幢老房子,都破败了。当地人都急着拆了老房子建新房子,只有老街上的地砖,还能依稀看出几百年前的辉煌。

人生再成功又能如何?最终也不过是一抔黄土。

2

下午和小茶婆婆一起去高山寨,一个山顶上的村子,海拔1300米。

村子有个几百户茶农,小罗就是其中一户。

小罗是彝族,晒得黝黑黝黑的,小小罗四岁,长得很结结实实的;小罗是90后,媳妇儿是哈尼族,隔壁县的,小罗和她网络上聊 QQ 认识的。

小罗和两个哥哥,一起有片茶山。茶山一年有三四十万的收入,小罗能分十多万。小罗说最有成就感的事情是生了个儿子,最大的梦想是把茶山搞漂亮一点,像风景区一样漂亮。

我第一次到古树茶山,看什么都新奇。有棵茶树被认定为茶祖,每年都要祭祀;还有茶虫,扎堆在一起,摆出各种恶心造型;茶树很高,茶农都不剪枝。小罗说开始因为懒,有人不剪枝。后来发现不剪枝的茶叶味道更好,更特别,于是就不剪枝了。

高的茶树有三四米高,采茶时需要架木头踩上去,粗大一点的茶树,也可以爬树。这也形成了云南十八怪之一:老奶奶爬树比猴子快。

这都是从小采茶练出来的。

3

晚上住五哥家。五哥排行第五,大家都叫他老五。

五哥家有个院子,院子里有不少果树,我最喜欢桑葚树。我吃了不少桑葚,小时候的味道。

晚上五哥亲自教我们做茶。

茶叶采回来后,需要炒茶,也就是杀青。杀青是个体力活,放大约5公斤茶叶,用双手不停的在铁锅里翻来翻去。温度不断升高,能到两百多度,持续炒二十分钟左右。让茶叶杆儿都变软了,就可以出锅了。我炒了一锅茶,满头大汗,汗水滴到锅里了。

杀青之后,就是揉捏。揉捏也是个体力活,躬着腰,双手抱着一大团茶叶,像打太极一样揉捏,目的是让茶叶卷起来。如果所有茶叶都卷起来了,揉捏的目的就达到了。

揉捏完了,就可以摊开晒干。


晒干之后还需择黄片,把一些黄叶子挑出来。这是个细致活儿,需要一片一片的挑。做到这里,才完成基本的程序。做成生茶、熟茶还需要继续加工。

我晚上完成了一锅茶的杀青和揉捏,腰酸背痛,不容易啊!

谁知杯中茶,片片皆辛苦。

4

倚邦,古六大茶山之一,茶马古道最早是从倚邦开始。

以前生活很慢,一年只够干一件事,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从倚邦出发,到京城差不多六千公里,连人带马驼上茶叶走到京城,需要八个月时间,返回快一点,两三个月时间,一年也就这一件事情了。

去倚邦的路很难走,在原始森林中穿越,翻山越岭两三个小时,大多是土路。前一天晚上下大雨,我们的车打滑,差点滑下山。


(这个地方地名居然叫:受罪丫口)

倚邦老街很宽,两旁还保留了不少老房子。黑瓦、木柱子,大石头做的台阶,有雕花、雕兽。太阳照在台阶上,十分宁静。柱子旁躺着一只懒懒的狗,时不时抬起头看看周围,接着睡觉。屋檐下有不少燕子窝,大小燕子分来飞去,偶尔叫几声,告诉人们春天来了。有的屋门前立着狮子雕像,只是风化严重,面部模糊。如果你想象力够丰富,应该能勾勒出几百年前繁华的老街。

我们住在三哥家,三哥是彝族,叫老三,跟之前的五哥一样,因为他排行老三。当地人起名字很方便。他们听人叫我七哥,以为我是排行老七。三哥在家抱孩子,陪我们喝茶。三嫂外出采茶,饭点回来做饭。云南的男人们啊,真有福气。

倚邦的茶,是小叶种,相对易武的茶来说,倚邦茶秀气很多。三哥很热情,临走是送我一袋倚邦新茶。

5

攸乐山,也叫基诺山,因基诺族而得名,也是六大古茶山之一,离景洪市区不远。

我们去攸乐茶山的时候,遇到几个基诺族采茶人,穿着民族服装,唱着听不懂的山歌,爬在树上采茶。中午时分,采茶人开始用餐。他们用芭蕉叶包着饭团,带了自制的豆豉,采点新茶叶,揉捏几下,扔进盛着清水的锅里,撒点盐巴,现做成汤。他们把新采摘的茶叶卷着豆豉,放在嘴里,就像吃生菜卷烤肉一样。

基诺族是中国最后认定的少数民族,才两万多人。基诺族之前是母系社会,家里舅舅为大。基诺的意思就是“跟在舅舅后面”。

我问采茶的大叔:“现在你们还走婚么?小孩还跟着舅舅?”

大叔说:“不是的,那是旧社会的习惯,现在不跟着舅舅了。”

“那跟谁?”

“跟着共产党。”

我党真厉害!

6

这是我第一次去西双版纳,也是第一次走普洱茶山。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是当地人的淳朴和热情。

一次我们路过香蕉园,当地人正在采香蕉。有个大哥给详细介绍香蕉采装流程,临走时送我们一大串香蕉,我们正要上车,他又抱着几大串青色的香蕉过来,让我们放车上带走,说过几天就能吃了。

当地人口不多,但路上遇到的每个人,都很亲切。黝黑的皮肤,白白的牙齿,眯着双眼,他们站在青山白云之间,冲着我笑。他们会回答我每个提问,丝毫不觉得唐突;他们会邀请我去家里喝茶,拿出他们最好的水果。

对比生活在城市,马路上人们熙熙攘攘,但彼此都很冷漠,就算是面对面的邻居,也很少打招呼。想到此处,让人汗颜。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吧。

7

回到杭州,我又去了一趟龙井茶山。

很多茶人看不上绿茶,但没人敢小看龙井。以前乾隆爷来杭州时喝过龙井,当今习大大来杭州仍然喝龙井。

在龙井遇到一个采茶的大姐。大姐说她从安徽过来的,每年清明时节都过来帮东家采茶。

“你们东家叫什么名字?”

“不知道,我只知道他电话,每年都到他家采茶。”

“你一天工钱多少?”

“不知道,采完茶东家会给我们工钱的。”

“你这么信任他?”

“祖传下来的,我们家世世代代都会到他家采茶,不会亏待我们的。”

类似这位大姐的采茶工还不少,他们从安徽、福建等地过来,祖祖辈辈都到这个地方才帮助茶农采茶,一直延续到现在。

这是我听到的最美的故事。人间自有真情在吧!

/完/


【七哥闲谈】

有几天没写文章了,抱歉啊。接下来还是要勤快一点。

走完茶山再喝茶,感觉很不一样。小茶婆婆茶山行要走45天,我跟着走了四天,她们每天都在直播,蛮有意思的,如果你也想了解,可以去一直播看看他们的直播(ID:小茶婆婆)。

我在犹豫,要不要周末追一下《人民的名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