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互联网怪盗团
国金证券传媒与互联网研究团队的公众号。我们是活跃在互联网、传媒娱乐、信息技术市场上的掘金怪盗团,专门寻找宝物,也就是优秀的上市公司或非上市公司。欢迎投资者、业内人士和上市公司与我们联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信息平权  ·  阿里超预期的关键点 ·  2 天前  
信息平权  ·  阿里超预期的关键点 ·  2 天前  
申妈的妹子圈  ·  阿里第三季度营收2801亿,超市场预期 ·  2 天前  
申妈的妹子圈  ·  阿里第三季度营收2801亿,超市场预期 ·  2 天前  
秦皇岛晚报  ·  4款下架,78款限期整改!国家网信办通报 ·  3 天前  
秦皇岛晚报  ·  4款下架,78款限期整改!国家网信办通报 ·  3 天前  
贵州高院  ·  学有所获 听听学员代表怎么说(二) ·  3 天前  
贵州高院  ·  学有所获 听听学员代表怎么说(二)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互联网怪盗团

怎么看阿里巴巴出售高鑫零售股权?

互联网怪盗团  · 公众号  ·  · 2025-01-01 23:29

正文

2025年的第一天,阿里巴巴公布了一份重量级的公告:将旗下子公司及新零售基金持有的高鑫零售(大润发母公司)股权全部出售给德弘资本(DCP Capital)。出售所得金额将视具体执行情况而定,按照交易条款的规定,最高可达131.38亿港元。在此之后,阿里将不再持有高鑫零售的任何股份,高鑫零售也将不再是阿里的子公司。阿里同时表示,它仍然对中国消费市场的潜力充满信心,“将继续以技术创新推动消费体验提升,促进行业高质量增长”。

自从2023年,对旗下各项业务进行战略优先级梳理之后,阿里的战略方针就十分清晰:有序退出非核心资产,战略聚焦核心业务。对于核心业务,尤其是电商、云计算+AI这两大长期发展方向,要保持长期专注和高强度投入,持续进行产品迭代、提升用户体验;对于非核心业务,则要选择有利的时机、有利的方式,实现其资产价值的变现,一方面将资源更多地分配到核心业务,另一方面则通过分红回购等方式加强股东回报。

2024财年前三季度(2023年4月至12月),阿里累计完成了17亿美元的非核心资产出售。但是,最重量级的交易发生在2024年底:·12月17日,阿里将其持有的全部银泰百货股权出售给以雅戈尔集团和银泰管理层组成的买方财团。今天,又达成了出售高鑫零售股权的交易。这两笔交易累计将回笼近200亿人民币现金,在宏观经济形势复杂的今天,这是一笔弥足珍贵的财务资源。除此之外,阿里管理层还可以从这两家复杂的实体零售公司的管理工作中抽身出来,更加专注于核心业务——这很可能跟回收财务资源同样重要。

科技公司随着时代进展,不断地评估自身业务组合价值、重新分配战略资源,是一件十分正常的事情,在大型科技公司当中尤其屡见不鲜。我们可以举出一连串的案例:2023-2024年,亚马逊新任CEO关闭了包括Glow(儿童智能硬件)、Halo(健身手环)、Astro(商用机器人)等多项业务,其中有的只经营了几个月,有的已经营了几年;2024年初,苹果全面退出了对智能汽车的研发,以便将资源进一步集中到方兴未艾的生成式AI研发当中;至于谷歌退出的业务就更多了,令国内投资者印象最深刻的可能是曾被寄予厚望的云游戏业务。需要指出的是,选择退出一项业务,不一定是因为它“经营不下去了”,更有可能是因为它不再符合公司的长期战略定位,其战略价值有所降低——阿里退出银泰、大润发等就是如此。

那么,退出银泰和高鑫零售,是否意味着阿里当年的“新零售”探索失败了呢?许多投资者和媒体确实是这么看的,但是在我看来,答案没有这么简单。首先,零售行业的发展主题在每个时代是不一样的,2017年的行业态势与2025年有非常巨大的差别,消费者需求发生了剧烈的、难以预见的变迁。在任何一个给定的时间点,企业必须顺应行业潮流,对未来给出自己的愿景和解答。我们不能站在事后诸葛亮的角度,去否认当年的探索和创新,乃至否定创新本身。要知道,创新有走弯路的风险,但是拒绝创新的企业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下坡路。

其次,新零售真的“失败”了吗?阿里退出银泰、大润发,就代表“放弃”了新零售理念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新零售是一种复杂的、系统性的商业理念,其核心是用科技改造传统零售行业,实现线上消费和线下消费行为的融合以及互相赋能。今天的实体零售行业,已经从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吸收了大量养分,任何一个消费者都能切身地感受到这种变化。对于阿里而言,新零售也留下了深刻的、正面的烙印:以菜鸟为代表的物流基建体系,包括高德地图、饿了么在内的本地生活服务体系,以及核心电商业务内部的天猫超市、淘鲜达、淘宝买菜等中近场电商……在一定程度上,都可以视为新零售理念得到执行的体现。它们对现在的阿里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科技究竟应该如何改造庞大而复杂的传统零售行业,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在大洋彼岸,亚马逊同样在实体零售方面投入了巨额资源,成立了Amazon Fresh、Amazon Go等自营零售连锁店,还在2017年斥资137亿美元收购了全食超市(Whole Foods Market),这是亚马逊迄今为止做出过的规模最大的并购。耐人寻味的是,亚马逊收购全食的时间节点,恰好与阿里进军实体零售的时间节点一致,两家公司可谓想到一起去了。而实体零售对亚马逊的意义,至今仍然是资本市场激烈辩论的话题:截止2024年第三季度,实体零售店铺仅仅贡献了亚马逊营业收入的3.3%,而且其销售额已经连续几个季度原地踏步了。我们是否可以说,亚马逊做出的尝试也是失败的?

如果你听过过去几个季度的亚马逊财报电话会议,就会知道,亚马逊管理层并不这么认为。他们反复强调:对实体零售的探索,帮助亚马逊抓住了2020年以后在北美勃然兴起的“全渠道零售”(omnichannel)浪潮,稳固了用户心智,并且对既有的物流体系构成了补充。实体零售本身对亚马逊的业绩贡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对“全渠道零售”发挥了重要的战略支撑作用,正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同样的事情其实也发生在阿里身上,只是投资者往往忽略了。传统零售一定要与互联网科技相结合,营造出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消费体验,这个宏伟愿景是不变的;至于具体通过什么方式去实现这一愿景,则是可变的。出售银泰、高鑫零售的股权,意味着阿里打算以自己更擅长的方式,在更长的时间周期里去实现自己的理念。

一年多以前,当阿里管理层做出优化资产负债表、以各种方式提升股东回报的承诺时,很多人是半信半疑的:在当前的宏观经济和资本市场环境下,真的有可能做到吗?然而,这一年多的事实证明,阿里一直在兑现自己的承诺,甩掉了许多重资产包袱,而且过去三个季度的股票回购规模都超过了40亿美元,领先于大部分中概股。而且,经历如此大规模的回购之后,上个季度末,阿里账面的现金及短期投资规模仍然高达619亿美元,扣除债务之后的净现金规模亦超过300亿美元。退出银泰和高鑫零售所得的款项将进一步增厚阿里的现金储备,不但提供强大的抗风险能力,还使其拥有了更大的自由活动空间,可以游刃有余地进行战略选择。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