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零售思享+
招商证券零售行业、新兴金融研究,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零售思享+

【招商零售|对话大咖】机器人商店CEO方华:让品牌直达消费者

零售思享+  · 公众号  ·  · 2017-09-18 15:35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点击上方“聪聪说零售”可订阅哦!

招商证券

零售组:许荣聪、邹恒超

摘要

作为无人零售高端对话的一部分,近期我们拜访了上海华屹数码科技——机器人商店的CEO,方华。公司创立于2004年,至今已开发了多系列不同型号的自助云端机器人商店,客户遍及全球15个国家,先后被多家国内外知名媒体报道。多年来,公司一直立足于海外市场,2015年首度进入中国,将最先进的机器人商店推向中国,开始全面布局国内市场。从国外市场到国内市场,方总见多识广,对整个行业有着清楚的认知,以下根据交流内容整理:

一、 技术与时代共行,机器人商店优势尽显

(一) 解决成本痛点,国内无人零售水温渐热

华屹的机器人商店产品一开始是立足海外市场,解决国外人力成本高的痛点。当时国内还占据人口红利,人力成本较低,但发展到现在,国内人力成本已经增长数倍,场地租金等费用也随之迅速上涨,同时,国内消费习惯的培养,智能手机的普及,支付手段的方便,致使年轻一代更能接受自助终端的使用。于是公司从发展战略角度出发,在2015年进入中国,开始布局国内市场。


无论是利用机器人商店开实体店还是仅仅作为实体店的补充,都会大大降低运营成本。成本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隐性成本,包括员工的培训和流失。培养新员工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一旦员工离职,就会再次重新培养,这一部分的成本不容忽视。另外一种是显性成本,即人工和场地成本,从单位面积平效来看,机器人商店能够提供的商品会更多,运营商将不再需要很大的店面去经营,会大幅降低场地租金,这在地价如金的今天,优势显而易见。不仅如此,一旦店家经营不善,需要关店,整个店面的装修全部浪费,而对于机器人商店,运营商只需把机器推走即可,不存在任何不必要损失。


(二)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大SKU,打破传统限制

大部分的传统自动售货机出售的商品还是饮料等同型同质的产品。机器人商店打破常规,支持全品类商品的销售,不受包装形式的限制,从易碎的水晶杯到昂贵的数码产品,应有尽有,机械手的智能设计,能对不同的物品用不同的动作抓取,保证商品的准确、安全的送到消费者手中。针对不同的商品,货架的高度,宽度均可以调节,最小调节单位可低至9mm,把机器空间用到极致。


自动售货机是未来发展的大方向,在机器人商店进入后,很多品牌开始认识到自动售货机也可以销售其他品类东西,短短两年机器人商店服务的品牌已涉及数码产品、日化商品、化妆品、玩具等多个领域,其中不乏SONY、宝洁、联合利华、兰蔻等知名品牌,发展速度迅猛,未来市场会越做越大。


(三)“软硬兼施”,拒绝单纯贩卖终端,提供平台化服务

机器人商店的模式是平台化经营,不只是单纯的提供硬件贩卖终端,每个月机器都会进行软件升级迭代,不断结合用户需求,完善功能并提供不断丰富的营销方案。同时在云端,还会进行数据收集,为运营商提供相关数据,什么时候、什么地点、什么商品的销售情况都会进行详尽的记录很分析。


(四) 不断深化打造高难度技术门槛,让模仿者望尘莫及

机器人商店,本身具有一定的技术门槛,视觉定位,机械手技术,自动化技术,云存储技术,云服务器与终端之间的交互等等,在一家科技公司里聚集这多广范围的技术,并不多见。很多技术公司只是集成商,委托开发软硬件技术然后进行集成,但我们的技术全部自己开发,并不容易模仿,或者说模仿需要一定的时间窗口。更无法模仿的是经验,我们全品类销售的终端已经有8年左右的经验积累,可以说我们更懂客户需求,比如纠纷机制等这类的功能规划,这是需要慢慢积累的,接触得越多,接触的得越早,经验积累得也越多。


商业模式来看,华屹已经在海内外形成了很高的品牌影响力,客户对最先进入的企业具有一定的粘性,所以企业只要自己不断发展进步,并不介意别人的模仿。以传统自动售卖机为例,国内生产机器的厂家不下百家,但真正自主研发的产品凤毛麟角,多数以模仿国外产品为主。模仿的厂家不深刻理解设计原理,照葫芦画瓢,加上工艺水平受限,大大影响了产品质量,这就导致即使是传统贩卖机,质量非常稳定的企业也为数不多。而真正自主研发的公司在产品投入市场后仍在不断的优化和完善,这些COPY的厂家是没办法跟上的。


说到最近很火的国内无人店,有两股技术流派,RFID和机器视觉。对于现在热门的RFID技术,我们在06年国外的DVD租售机就已经应用过,这并不是什么新技术,仍面临一些技术和成本的瓶颈要突破。至于机器视觉,其对购买商品的判定准确率目前仍有待提高,亚马逊的无人便利店到现在并未正式投入商用,一是投资太大,二是还有很多技术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


二、让品牌直达消费者,面向B端客户进行服务

机器人商店模式的Slogan是“让品牌直达消费者”。现在品牌商都是依托他人的渠道,商超、电商,没有太多话语权,也无法触及到消费者。机器人商店是为B端客户服务,为B端赋能,解决B端品牌的经营痛点,降低其经营成本,帮助B端建立自己的渠道。机器人商店目的是能够让品牌直达消费者,这种直达是更精准的直达,比如说品牌想做儿童用品,可能就把机器人商店放在儿童乐园旁边,幼儿园里。如果针对病人,那就放在医院里。针对高端商务人群,就放在五星级酒店、机场。B端需求什么,我们就能够提供什么,一心一意为B端造福利,专注于为B端客户打造商业价值。在后台,我们还可以给B端客户做商业智能参考,可以推荐客户选择,比如某个商圈食品Top100是哪些,我们都可以提供给客户。


三、商业化运作,重心转移国内

目前国内机器人商店的铺设数百台,布量还不是很多。我们开拓的是一个新兴的业务,与饮料食品等传统自动售卖机不同,是实实在在的帮助B端品牌拓展新零售渠道,需要一个培育期。


初入市场时,机器人商店的定价较高,为了打造国内品牌知名度,坚持只与宝洁、联合利华等一线大牌合作,为我们提升了品牌影响力。后期,我们会逐步在市场上放量,等到市场布量足够大时,我们会进一步调整现有的经营模式。


国内市场有很严重的羊群效应,行业龙头开始涉入时,其他人都会全部投进去,引起市场大爆发。如果我们能够与这种行业龙头合作,他们有品牌资源,有供应链资源,有配送资源,有大数据,还有融资租赁服务,相比较于开便利店,机器人商店的低成本会更能吸引投资者的注意力,并且快速抢占市场。


这么大的市场蛋糕,有几个竞争对手也是非常正常的。机器人商店稳扎稳打,把自己做好就可以在市场爆发期之前做好准备,深入解决行业痛点。



附录一:参考报告

【招商零售|对话大咖】甘来:做新零售的技术赋能者

【招商零售|对话大咖】深兰科技CEO陈海波:用人工智能重新定义零售升级

【招商零售|对话大咖】超市老万:零售的“新武器时代”出现,顺势而为方可百战不殆

【招商零售|无人业态】“修炼”的至高境界—“无人”

附录二:团队介绍

许荣聪 ,武汉大学经济学硕士,厦门大学经济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双学士,曾任职于长江证券和湘财证券,逻辑推理能力强,覆盖零售行业和新兴金融行业。

微信:xurongcong888

邹恒超 ,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硕士,厦门大学金融学学士,曾任职于国金证券和民生证券,覆盖零售行业和新兴金融行业。

微信:zouhengchao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