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银保监微课堂
中国保监会保险教育公众平台,致力于为公众提供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政策法规解读、有关保险消费风险提示,开展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和消费者教育有关活动,普及保险知识、经验与技巧。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哲学园  ·  “国学”的历史背景和演变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银保监微课堂

【互动问答】关于避免销售误导的一些其他问题

银保监微课堂  · 公众号  ·  · 2018-05-03 07:00

正文

互动问答


有些消费者对于避免销售误导的其他问题还不太了解,今天晓保将就 关于这方面进行解答。 如果大家有其他问题,也可随时在后台留言咨询。

今日互动问答

某读者

如何防范将保险产品混同银行存款进行销售呢?


晓保

面对这种情况,消费者在面对销售人员时,首先要提高警惕,详细了解欲购买产品的性质,区分清楚该产品到底是银行存款还是保险。银保产品不是银行理财产品、不是银行存款,而是兼顾投资与保障功能的保险产品。其次,要认真阅读合同,尤其注意保单封面的风险提示语和保险金额、保障责任、责任免除等部分,做到心中有数。最后,在购买银保产品时,大家要亲自抄写风险提示语句。此外,根据相关监管规定,商业银行在销售保险产品时,应当对投保人进行需求分析与风险承受能力测评,根据评估结果推荐保险产品;同时,在销售保单利益不确定的保险产品时,如投保人所交保费超过一定标准时,还应在取得投保人签名确认的投保声明后方可承保。


某读者

我们该如何应对一些销售人员所说的保险产品即将停售、涨价?


晓保

在保险实务中,有些保险销售员为了尽快完成销售业绩,让消费者有紧迫感,也常常会利用保险产品即将停售、涨价等方式来诱导,从而使消费者仓促决定,没有看清细节、也没能根据需求认真选购适合自己的产品。其实,作为一种营销方法,如果信息属实,可以相对客观得告知消费者这样的信息,但故意营造这样的说法来给消费者造成压力,则是非常不可取的方式,容易为日后退保以及理赔埋下纠纷隐患。


某读者

如果遇到业务员推荐所谓的高收益保险,需要注意什么?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