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1995年以前的巴西
1822年,巴西从葡萄牙殖民地中独立,但是一直保持着君主制和奴隶制,在政治上依附于英国。在经济上,仍然以种植园经济为主。1888年,巴西废除了奴隶制,并在1889年的时候建立了共和制度。但是巴西的政治和经济上仍然掌握在大地主手中,大部分巴西民众仍然游离在政治之外。
1930年,瓦格斯(Getulio Vargas)建立了独裁政府,他虽然逐步将劳动阶级纳入政治体制中,但是他对劳动阶级严格控制,加强中央集权。在经济上,瓦格斯政府对经济进行主导,发展进口替代工业。1945年,瓦格斯政府被推翻后,巴西在政治上经历了多党制的时期。但是经济仍然是依靠出口咖啡的单一经济,经济增长缓慢,通胀问题严重。
1964年,巴西军政府开始掌权。从1964年-1985年,巴西经历了2届军政府时期。这两届军政府虽然名义上以宪法和国会展开国家的政治活动,但是残酷镇压国内的民主活动。在经济上,巴西仍然是国家主导的工业发展路线,大力发展运输业,使得巴西在20世纪80年代进入城市化程度较高。
1985年,巴西重新回归到了民主时期。1986年,巴西建立了国家选举制度,1988年通过选举选出了第一届政府。1988年巴西修订宪法,并确立了民主总统制和由参议院和众议院两院组成的国会制度,代表国家的最高权力。其中众议院有513个议席,参议院有81个议席,建立独立的司法制度。巴西建立了联邦制度,国家权力开始分散。巴西形成了26个州,一个联邦地区,5570个城市的国家架构。从1985年到1995年,由于政治转型,巴西经济开始衰退,国内通货膨胀严重。
2.2 1995-2002卡多索时代
巴西政治经济开始稳定是从卡多索1995年当选总统开始的。卡多索在1994年赢得大选的主要原因是他在1992-1994年期间担任财政部长推行的“雷亚尔计划(Real Plan)”改革计划,有效的治理了巴西严重的通胀。卡多索主政之后,在经济增长方面,卡多索推进了多项改革措施,主要包括对国有企业私有化,逐步推进巴西对外开放,加强对外贸易。在经济稳定方面,卡多索建立了浮动汇率制度,以通胀目标来制定货币政策,开始推进政府预算盈余。在收入分配方面,卡多索降低贫富差距,减缓贫困。这些措施给巴西带来了高速增长,也是巴西经济最辉煌的时代。
1997-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和俄罗斯金融危机导致巴西货币高估,政府财政赤字水平也逐步扩大,资本开始外逃,巴西雷亚尔贬值40%。虽然因为经济危机导致卡多索的支持率下降,最终导致他在2002年下台,但是卡多索为巴西经济建立了稳定的体系。
2.3 2003-2010卢拉时代
2002年,卢拉被选举为巴西第四任总统。在卢拉的第一个任期内,他对东巴西向市场经济方向转型,控制政府预算,逐步增加政府的财政盈余。在金融方面,卢拉最大的贡献是建立独立的中央银行,保证货币政策中性和稳定。在社会经济稳定方面,卢拉致力于降低贫困,延续卡多索的家庭计划(Family Grant),推进教育和医疗计划。卢拉的这些措施受到了巴西民众的欢迎,因此在2006年赢得了第二次大选。
卢拉在第二个任期内,延续了他第一个任期中经济稳定的政策。他建立了一套巴西国家经济发展计划,并致力于改善社会公共福利,上调最低工资以跟上通胀水平。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卢拉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来刺激巴西经济,2010年巴西经济增速达到7.6%,远高于2009年的0.2%。卢拉的贡献主要在于改善巴西贫困现状,巴西贫困人口从37.5%下降到20.9%,基尼系数从0.64下降到0.56。他离职时支持率依然高达87%,给国家还留下一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和蓬勃的希望。
2.4 2011-2016罗塞夫时代
罗塞夫在2010年接替卢拉出任巴西总统,她主要延续了卢拉的经济政策。但是她的任期之内,全球经济进入了衰退阶段,巴西经济并未得到进一步的改善,经济陷入滞胀状态。但是民众要求更好的政府服务,降低腐败水平。巴西国内爆发了大量的游行示威活动,反对党对罗塞夫施加了巨大的政治压力。但是罗塞夫仍然继续坚持卢拉的经济政策,尽力保持社会福利计划,鼓励投资,提升经济发展水平。2016年因为卷入了贪腐丑闻而被罢免。
2.5 2016至今 特梅尔时代
特梅尔在2006年4月出任巴西代总统,8月转为正式总统。特梅尔与罗塞夫一样,面临着巴西严重的经济衰退、政府债务赤字、失业率高企和高通胀的局面。特梅尔主张财政紧缩,平衡财政赤字问题。他进一步推动私有化进程,以此促进经济增长,这受到商业部门的欢迎。但是特梅尔上台从一开始就面临着收受竞选指控。
(二)巴西经济分析
2.1 经济结构畸形,依赖商品出口
2008年之后,巴西经济增长速度缓慢,特别是在2013年之后巴西经济出现了严重的负增长,最高衰退达到了30%,陷入了严重的衰退的状态,进入2015年之后,巴西经济才略有好转。从经济结构来看,巴西经济结构非常畸形,服务业比重高达73%。2016年4月之后,巴西通货膨胀水平得到了控制,逐步开始下行并处于稳定的状态。但是,消费支出和资本形成依然对经济增长呈现负的贡献,经济严重依赖商品服务和净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