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有方空间
呈现中国建筑现场,提供最佳建筑资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archrace  ·  结果 | ... ·  2 天前  
gooood谷德设计网  ·  西班牙Colecionador博物馆改造 ·  4 天前  
gooood谷德设计网  ·  挪威Hallandsfjell山间木屋 ·  3 天前  
建E室内设计网  ·  建E首发 | ... ·  5 天前  
Duncan艺术菌  ·  极致之旅&全球五个净化心灵的栖息地 ·  4 天前  
Duncan艺术菌  ·  极致之旅&全球五个净化心灵的栖息地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有方空间

新作|铜陵山居:回应传统,植入当代 \/ 庄子玉

有方空间  · 公众号  · 建筑设计  · 2017-10-26 10:03

正文

铜陵山居 ©苏圣亮



在现今的中国建筑实践中,传统性与当代性,处于一种交织中的并行状态。正如铜陵山居,以何种方式回应传统与植入当代,成为了建筑师需要不断去追问的一个命题。


傍晚全村一景 ©苏圣亮

鸟瞰 ©许挺

设计草图


铜陵山居,地处皖北一个偏远山村,原有建筑为一幢徽州与沿江风格融合的普通民居。地处全村最高的山顶,现状极为残破,原有屋面和墙体损毁严重。已逾十年未有人居住,四周皆为杂草和灌木覆盖。


改造前的基地


占地较小的原建筑,其东西向为三跨,南北向仅为一跨。在平面布局上,设计团队进行了如下动作——一方面,在西向增加一跨直抵旁边岩石山体,南北向部分增加一跨以形成较宽阔的起居室空间;另一方面,引入曲线的异化虚形,将建筑从原有的投影轮廓抽离出来。由于原有建筑层高过低,且屋面破损严重,设计团队选择将原有建筑加高至两层,拉伸曲线的虚形,并将前面的部分脊线压低,形成前后错落的空间连续曲面,使得传统的折面屋面和曲面融为一体。整个屋面以青瓦覆盖,形成独特的鸟瞰形态。 


概念解析图

总平面图

山坡半鸟瞰 ©苏圣亮

白天全村景色 ©苏圣亮


从东西向的四跨空间起,自东往西依次是起居室的前厅空间、结合部分残墙形成的庭院空间跟二层的玻璃观景平台、卧室空间,以及将山体和景观纳入其内的檐下空间。从南面望过去,整个建筑构成一幅传统语境下的当代拼贴画。


立面概念草图

白天正立面 ©苏圣亮

 

在南北方向上,在原有建筑的单脊面的基础上新生一脊,新脊自成一跨,其中一半并入原建筑外轮廓,另一半形成檐下外廊,在东立面上形成虚实对比。


傍晚民居景观 ©苏圣亮

看台 ©苏圣亮

 

在建筑的内部,原残损的墙体变成数段内部墙体和室内隔断,一系列新老墙体交错形成主要的起居生活空间——露台、起居室、餐厅、厨房、庭院以及卧室,自东向西一字排开,日常的生活也随之铺展开来:从南向的外部廊道进入起居室,局部挑空的首层,获得了更好的视野和公共性;起居室朝外的露台,可以远眺群山或俯瞰整个村落,而另一侧则是相对私密的餐厅与厨房;卧室与餐厅以中庭分隔,保证了私密性。


餐厅、客厅全景 ©苏圣亮

内庭院 ©苏圣亮

主卧 ©苏圣亮

铜门 ©苏圣亮

客厅 ©苏圣亮

二层透视 ©苏圣亮

二层卫生间 ©苏圣亮


作为整个平面布局核心的中庭,其南侧的原有墙体与老门都得以保留,彰显对原有记忆的尊重。在老门的一侧设计了高5米宽1.2米的铜制新门,回应铜都文脉的同时,通过极大的比例差异增强仪式感,与老门形成对比呼应。


晨光 ©苏圣亮

入口及游廊概念草图

入口 ©苏圣亮

二层走廊眺望远山 ©苏圣亮


从新的铜门进入室内,以铜框形成的餐厅空间与其相接,一侧植入铜析板的楼梯通往二楼空间;与餐厅相连的铜制厨房,整体嵌入原有墙体,使得从整理布局和鸟瞰上,能够感受到整个建筑空间的联系性和材质的连续感。而建筑的其他部分和主体结构为木材,再现了些许原址上的生活状态和文脉特质。


背立面 ©苏圣亮

 

在室内外的过渡上,整个中庭与檐下空间形成了虚实的反复转换,并和悬浮的飘板楼梯、东侧的落地玻璃一起,共同形成通透的居室空间。在南北方向上,一系列线性的高窗将双曲线屋面与墙体分离,强化了屋顶的漂浮感与当代性。此外,一系列小窗,与楼梯主卧等重要建筑构件形成视线的呼应和室内外的对景关系。


清晨正立面 ©苏圣亮

 

在室外,入口空间展开的室外景观,与曲径通幽的视觉通廊,结合建筑的曲线屋面,将远处山峦引入建筑空间框定的画境之中——建筑的西南侧设计有一山门,人们从山下拾及而上时,可以从山门的“框”中窥得建筑的入口。这一山门,与场地内的矮墙、建筑共同形成了围合的庭院。在场地的东南侧,结合原有的高大乔木设置了下沉庭院,并对其领域感加以限定,置入石材桌凳。人们从建筑北侧后门出来,可到达户外的台地和作物种植区域。


正立面一景 ©苏圣亮

院门 ©苏圣亮

 

受限于场地条件,为了快速建造异化的曲线屋面,并弱化结构构架对于保留的传统建筑的影响,整个建筑采用了现场加工钢结构的建造方式。如何在有限的技术条件下实现双生曲面屋顶的建造,成为现场需要应对的问题。平行于山墙面的方向,设计团队提取出若干“切片”式的折线以及沿屋脊方向的几根结构曲线,形成整个屋面的钢结构空间网格体系。其中沿屋脊方向的结构线尺度被放大,进一步暗示屋面的双生关系。在这个结构体系下,屋顶的曲面形态通过其表面上像素式的木挂瓦工艺,位置进行更细微的调整和优化。

 

屋檐 ©苏圣亮

屋檐一景 ©苏圣亮

施工分析图


钢结构搭建

屋顶搭建


在建造的过程中,设计团队将原有墙体的的老砖逐块标号保存,在新基础及主体钢结构施工结束后原位复建。在复建砖墙的过程中,为了将钢结构掩藏于传统建造元素,许多老砖需要被切成薄片作为外贴饰面使用;设计采用了当地其他建筑上不同型号的老砖,砌筑形成新的墙体。为了进一步彰显且其差异,设计团队将新砌筑的墙体刷上江南和徽州民居常见的白漆,并在两种砖体交接处进行了处理,使得新旧墙体和谐统一。整个建筑的立柱及屋面也均采用了其他老旧民居上回收的老料老瓦,由当地工匠使用本地传统工法砌筑而成。

 

一方面在建构方式上回应了本土的文化性,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可持续的生态理念。


首层平面

二层平面

北立面

东立面

南立面

西立面


剖面1-1

剖面2-2

剖面3-3

剖面4-4

剖面5-5



项目信息

主创建筑师:庄子玉

设计团队:戚征东,李京,赵欣,范宏宇,朱坤宇,王佳欣(实习生)

建筑顾问:吴彦祖

景观顾问:杨树根

施工团队:安徽江南文旅集团有限公司

业主单位:北京聚思传媒广告有限公司

建筑面积:160平方米

景观面积:600平方米



编辑 | 林楚杰

校对 | 李菁琳

版权声明

本文已获授权,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编辑后版本转载。

投稿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