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山东高法
新鲜的司法动态资讯 实用的审判实务参考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印象笔记  ·  低能量自救指南:如何快速提升能量? ·  2 天前  
混沌学园  ·  50块钱的烤鸭,贵不贵?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山东高法

摆渡人

山东高法  · 公众号  ·  · 2024-09-25 14:03

正文


任城

处济宁中部

太昊伏羲氏族发祥地





“任”字,左为人形,右代骨针,两形会意,指的是能够穿过丛林或冲出重围的人,蕴含担当、承担、责任之义。正如李白在《任城县厅壁记》中所赞:“青帝太昊之遗墟,白衣尚书之旧里。土俗古远,风流清高,贤良间生,掩映天下。”



在任城法院,有两个地方,间隔8公里,交辉相应,一个是家事少年微法庭,一个是法官工作室。
小村渡口

“以爱围家”家事少年微法庭,位于二十里铺于河新村,成立于2023年7月。十几平米大小的房间,布置得简洁而干净。入门便是两张大桌,呈“T”字型摆放,法官座位的背后,白墙上庄严地挂着国徽和法庭标识。

初秋的清晨,丝丝凉意,钻袖入怀。今天没有庭审,桌子上静静地摆放着几册《矛盾纠纷调解纪实本》。随手翻来,一个个表格,扣着家长里短的莘莘琐碎:“老刘打牌声儿太大,吵俺睡不着觉!”“俺媳妇和妈又撕挠了!”“说好的还钱,就500,他跑了,找不着”……这些事儿,填在空白的表格里,一句,两句,像极了生活日记,也是家事法官日复一日的工作日常,天气虽爽,越看,却越热火。

1名庭长、1名庭务主任(由村妇联主席、网格员、村委工作人员等担任),N个“调解关键人”,尽管微法庭的规模不大,处理的也都是附近村民家里的那点小纠纷、小矛盾,但正是通过一句一句的掰扯,一点一点的倾诉,把气儿撒出来,真问题露出来,法律上咋规定的,谁的问题咱找找,理儿是啥咱说说,能认,能改,这就结了,往往有时说了一上午,事儿结了,记录还没顾得上写多少。“这屋里空调真是使大劲了,咱调了一上午,总归是结了,这还哗哗出汗来!”村委老李端着茶缸子送走了两户村民,瞅着空调大发感慨。

“这点事儿不值当去法院呦,没妇联主席,没法官坐镇,你不得还和我闹腾,你看人家都在,说得在理儿不,我以后少喝点酒,你也得关心关心我,人家法官说的没错,互相关心,互相!这下踏实了不,离啥婚,是吧,走,咱回家。”老张拉着老婆去买肉,说今天解了心宽,得贺贺。

“上次老孙家的大儿和他媳妇闹架,争孩子,调解好几次来,法官和村儿里都在,一坐就是一下午。地儿不大,挺出活儿,这不没事儿啦,这两口子笑眯儿滴给他儿刚买一新书包,还给咱儿显摆来,知道不!”原来调解还能整出个“书包攀比”。

……

入户走访、现场调解,走入村里,定在庭里,“一动一静”这是微法庭能够有效化解群众在离婚、继承、教育、抚养等方面矛盾纠纷的两大妙招。

距离产生美,但离着近,就是最大优势。村民有啥问题,一步跨进来,直接问;出了微法庭门,走不多久就进了社区和学校,开展法治宣传也是方便。离开微法庭时,回望这一方小小天地,依然秋高气爽。法治,是什么?或许村民们没有办法用专业的术语来描述,但在一个个矛盾纠纷的化解后,他们走出法庭,回到家里,安安稳稳,开开心心,这,就是世间最美的场景。

此时,微法庭的空调正转得欢快,讲法,懂理儿,平心气儿——知冷暖。

社区微港

8公里外,“耿新法官工作室”,位于南苑街道水韵城社区,同样成立于2023年7月。每到周五,工作室就有些热闹,人大代表和法官一起解决来访群众的诉求,共同出谋划策。

“这房子我能分给她,我就能收回来。孝敬老人,天经地义,啪!”张大爷的巴掌印在桌子上,两子一女和社区工作人员都到了场,脸红,手也红。

这故事要从一套院子说起。2015年,张大爷的院子拆了,拆迁安置分得了三套住宅,张大爷将房子分给子女们一人一套,又分别过了户,自己则安心住在了分给小女儿的那套房子里,享天伦之乐。2022年,资金周转困难,小女儿将这套房子卖掉,又在同一小区买了个小套房,张大爷和外孙一同居住其中。然而,一次家庭矛盾后,小女儿竟然要求张大爷搬离房子,糟心事儿由此而来。

张大爷找到了“耿新法官工作室”,要求女儿返还其赠与的房屋。他认为女儿本就不应该参与分割财产,儿子才是继承人,女儿应该主动提供住房并负责给他养老。

“这几年一直都是我照顾俺爸,我哪里不孝顺?”面对父亲的指责,张大爷的女儿也是一肚子委屈:“这就是重男轻女,一不顺心,就说把房子要收回去,俺两哥的房子就从来不提。”

“咋滴,你都能赶我出去,房子我就不能收?”

表面上是房子,是寒心,是孝顺,可是到底为了什么?

日子如河水一般往前流淌:女娃得到第一条花裙子,笑着让爸妈抱;男娃夏天凉鞋卡了石头崴了脚,爸爸去敷药;夏日里一家人在院子里吃着凉面条,只有清爽;雪晴了,娃娃们闹腾着让爸爸去摘房檐儿上冰溜溜,不止拔凉……日子,还是这些日子,只不过,他老了。

聊了一个多小时,张大爷的情绪缓了下来。耿新法官找到了症结:“大爷,我先给你解决一件事——养老!”

耿新拉着人大代表和社区工作人员把三个子女围在一起,人大代表老赵声音厚实,聊的都是掏心窝子的话,讲讲这些年老爷子都在乎啥,为啥发了脾气,引着儿女们的话也都说开了,是啊,谁都有老的那一天,可是有谁希望,老的时候会像今天一样,巴掌拍红,一家人脸也通红?

耿新把法律问题也说得明白,房过户了就是他们自己的,可是这里面不全是法律问题啊,咱们要不谈谈后续方案?张大爷的女儿同意继续照顾父亲,两个儿子也承诺每月给父亲1000元赡养费。送一家人离开时,老赵提高嗓门,提醒了张大爷的三个子女:“你们住得那么近,平时多去看看老人,老爷子乐呵了,不就都乐呵了么。” 耿新说:“有问题给我打电话,我都在。”

解缆起篙

2019年4月,任城法院在全市法院中率先开设了独立建制的家事少年综合审判庭。如何进一步深化家事审判改革是初衷,家事和少年审判的融合在探索中展开。

审判庭有四个法官团队,全都是女干警。一个人的微薄力量,正如萤烛之火,虽小却能照亮一段行程,暖下身边人。更何况,在五年的默契合作中,家事少年审判庭的女干警们早已凝聚成了一个集体,温暖且强大。

2021年,任城法院联合区妇联在区民政局设立了家事司法疏导中心,进一步延伸了家事审判的服务触角。

2023年,任城法院分别在二十里铺街道于河新村、大屯村和姜辛庄三个村居设立“以爱围家”家事少年微法庭,在南苑、李营街道人大工作联络站设立了2个法官工作室。

自此,以任城法院家事少年综合审判庭为核心,3个家事少年微法庭、2个法官工作室,以及在区民政局设立的家事司法疏导中心,共同织就了一张覆盖任城区的法治服务网络。一条以促进社会和谐、家庭和睦及推动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为目标的家事少年审判之线,紧紧牵连着任城的每一个家庭,守护着万家灯火的安宁与温暖。




沈从文的小说《边城》中有一个桥段,一位老船夫,他是茶峒小溪上的摆渡人,生活单调而充实,每天风雨无阻地为过往的行人提供渡船服务,撑好手里的篙,稳下船,默默守护着小镇。

法官,又何尝不是那个摆渡人呢?他们,将身处困境、迷茫或纷争中的人们扶上船,平息心境,解决问题,安全地渡向彼岸,踏向新的生活。

驶过这一程,摆渡人一直陪着你,彼岸的你,目光越过这一路渡水,看向你的来处——“任”字,左为人形,右代骨针,两形会意,指的是能够穿过丛林或冲出重围的人……是你,也是我,是一起走过!

“祝你,一路平安!”


更多信息,长按|扫描二维码
关注 ©山东高法

作者:欧姗姗  张乐乐
来源:济宁中院
编辑:石慧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