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岁尾,朋友聚会多起来,喝酒助兴自然也少不了。法官提醒,有4种情形的劝酒行为将承担法律责任。记者了解到,许多法院都办理过多起因劝酒引发的赔偿案件。
乌鲁木齐市米东区人民法院向记者介绍了一起因醉酒死亡引发的赔偿案。据调查,一家职业培训学校负责人陈某在米东区某饭店设饭局,宴请周某、孟某等8人。周某不胜酒力,酒醉不醒,次日早晨,周某被发现因酒精中毒死亡。周某家人随后将该培训学校及参加饭局的7人全告上法庭,要求共同赔偿周某死亡赔偿金、丧葬费等共计11万余元。
法院审理认定,周某作为成年人,对酒精中毒死亡负主要责任,应承担赔偿责任的70%。组织饭局者陈某承担20%的责任,其余6名参与人共同承担剩余10%的责任,共计赔偿周某各项费用3.5万余元。
林刚和吴辉是朋友。几年前的一天,林刚在吴辉家喝酒。当时夜已深,吴辉打电话约朋友方强来接他和林刚。随后,林刚几人乘车出行,当行经一段山崖路时,林刚下车方便,不慎滑落山崖掉进水里,溺水身亡。
事发后,林刚家人要求吴辉和方强承担死亡赔偿金等共计十余万元。乌鲁木齐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后,在法官调解下,方强和吴辉与死者家属和解,共同给付死者家属赔偿款6万元。
根据《民法通则》、《侵权责任法》等法律规定,多数情况下应由发生人身损害的饮酒人自负责任。但是,如果在饮酒过程中有明显的强迫性劝酒行为,如野蛮灌酒、言语要挟、刺激对方、不喝就纠缠不休等,只要主观上存在强迫的过错,此时对于损害后果的发生,劝酒人应当承担相应的过错赔偿责任。当然,此种情况下,醉酒人自身也有一定的过错。因为这种强迫并非是暴力性的,应当减轻劝酒人的赔偿责任。
因此,如有上述强迫性劝酒行为的话,导致饮酒人伤亡的,参加聚会的人中应根据各自的过错程度,组织者、劝酒者、同饮者均要承担一定的民事赔偿责任。坐到一桌上都是兄弟,但好兄弟也应谨记勿贪杯、莫劝酒。
是否知道对方的身体状况,成为同饮人应否承担过错责任的前提。如果同饮人不了解,在劝了少量酒的情况下,诱发对方疾病,此时同饮人无需承担过错责任。但依据《民法通则》中的公平责任原则,同饮人应承担一部分赔偿责任。因为,在当事人对造成损害都无过错的,即不能适用过错责任要求致害人承担责任,但对遭受损害又得不到补偿显失公平的情况下,适用公平原则合理分担损失是最适合不过的。如果明知对方身患疾病不能饮酒,仍再三劝酒,劝酒者的过错由此加深,则需按照《侵权责任法》承担侵权过错责任。
对于那些喝多了已经丧失自我照顾能力了的人还要自行回家的情况下,我们就要在酒后尽到劝阻、照顾、护送和通知义务,如果明知其独自回去会有危险而放任该行为发生,那么在主观上存在一定的过错,应承担相应的过错赔偿责任。
我国《刑法》规定,醉酒驾驶作为危险驾驶罪被追究驾驶人刑事责任。发生这类情形,首先,我们要极力劝阻,以免发生触犯刑事责任的行为。而且阻止酒后驾驶也可避免危害行为的发生。其次,对于开车的朋友,在其属于醉酒状态时,如果未加劝阻就有可能承担由此引发的相应法律责任。因为此时共同饮酒人应对醉酒的人负有加以阻止的义务。如果已尽到劝阻义务,而醉酒人不听劝阻,同饮人则可以免责。
所以,我们举杯交欢之时,在莫劝酒的前提下,还要注意对方是否有不适合饮酒的身体疾病,关心朋友回家的路途。有时候不适合喝酒的人可以以茶代酒,照样可以谈风月、叙往事。正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以茶代酒另有一番风味。
过年酒场除了莫劝酒,如何巧妙的躲避劝酒,机智的小编在这里给你四个小妙招。
1.跟着同事一起去敬酒
与几个同事一起去敬酒,酒杯内可以少倒一些酒。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相互祝愿,其乐融融。你可以站在不那么显眼的位置,不要太高调,领导忙着和各个同事说话寒暄,很难会注意到你!
2.开始时候主动敬酒,说明自己不胜酒力
在各种敬酒仪式开始。自己也没喝多少的时候,先主动倒一杯酒,走到领导那一桌,给各位领导敬酒,并主动说明自己酒量不好,请各位领导原谅之类的,然后先干为敬。这样礼貌也到了,印象也加深了,领导也会明白你确实酒量不好,也不会继续劝酒了。
3.身体不适为借口
以身体不适为借口是最好的借口了,但要说出具体是什么病症,严重与否了?如果你结婚了,你可以以想要个宝宝为借口中,如果你是未婚的话,就要多开动脑子了,你也可以说自己今天开车确实不能喝,代驾不好找之类的。
4.劝领导注意身体,大家都少喝
拿一杯不满的酒去领导面前,劝他要注意身体,不要喝那么多,意思意思就好了。然后从他杯子里倒点酒到自己杯里,干了,这样就两全齐美了。这样既表示了对领导的尊重和关心,又可以少喝点。
小编在这里祝大家过年都能吃好喝好,还不胖!
来源:新华网山东频道综合、凤凰财经、搜狐公众平台
编辑:江昆、丁宇飞、谭丽晨(实习)、师雨佳(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