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伍戈经济笔记
伍戈,经济学博士,研究员。现任华融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曾长期供职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部门,曾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济学家。他是刘诗白经济学奖获得者,曾获中国金融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金融图书金羊奖。本平台致力于分享经济思想火花,记录研究心路历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数据宝  ·  最新筹码大幅集中股出炉 ·  20 小时前  
21世纪经济报道  ·  爆了!凌晨6点排队,3小时进不去,游客住宾馆 ... ·  3 天前  
第一财经  ·  《哪吒2》杀疯了!有望破影史纪录 ·  3 天前  
首席商业评论  ·  DeepSeek vs ChatGPT,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伍戈经济笔记

量价为何背离?(下)

伍戈经济笔记  · 公众号  · 财经  · 2025-01-22 22:10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围绕我国现阶段整体价格趋弱的现实,分析了总供给强于总需求的内核原因,以及数字技术对供需的影响。文章还介绍了机器取代人工的案例以及数字化浪潮对产出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风险提示。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关系

文章指出,我国整体价格偏弱的现实折射出总供给强于总需求的状况。除了价格这一传统因素外,还有其他因素在支配供给能力,助推了“量价”背离的特殊现象。

关键观点2: 机器取代人工的影响

文章提供了机器取代人工的案例,并指出这有助于企业提升生产效率、降低可变成本,构成了“以价换量”策略的微观基础。同时,这也体现为劳动生产率的抬升,在压低通胀的同时促进实际GDP增长。

关键观点3: 数字技术对供需的影响

文章强调了数字技术的发展对供需的影响未必对称,可能形成对众多传统领域的需求替代。机器取代人工可能通过劳动力就业、收入分配等渠道降低消费倾向,对总需求的短期扩张形成压制。

关键观点4: 数字化的趋势及影响

文章展望了未来数字化浪潮的发展趋势,并指出数字化进程在短期内可能引致产出缺口。面对供给冲击,应考虑为需求端的调整提供缓冲时间。同时,由于我国数字化进程较快,逆周期政策的超常规发力更显迫切性。


正文

核心观点:

1.无形亦有形。现阶段我国整体价格偏弱的现实,折射出总供给强于总需求的内核。其中,总需求不足已是共识,但总供给为何反而走强?除了价格这只传统“无形之手”之外,还有谁在支配供给能力,从而助推经济生活中“量价”背离的特殊现象? 

2.纵观当前诸多业态,机器取代人工的案例俯拾皆是。这有助于企业提升生产效率、降低可变成本,从而构成“以价换量”策略的微观基础。宏观上,则体现为劳动生产率的抬升,在压低通胀的同时,也促进实际GDP增长。国际经验对此也有印证。

3.值得重视的是,数字技术的发展对供需的影响未必是对称,可能形成对众多传统领域的需求替代。尤其是机器取代人工,可能通过劳动力就业、收入分配等渠道降低消费倾向,以至于在提升总供给能力的同时,对总需求的短期扩张形成压制。

4.展望未来,数字化浪潮大势所趋,但短期易于引致产出缺口。面对如此供给冲击,合意的均衡路径或应考虑为需求端的调整提供缓冲时间。鉴于我国数字化进程较快,叠加地产调整等引致的价格压力,逆周期政策的超常规发力或更显迫切性。


正文:

现阶段我国整体价格趋弱的现实,折射出总供给强于总需求的内核。其中,总需求不足已是共识,但总供给为何反而走强?除了价格这只传统的“无形之手”之外,还有谁在支配供给能力,从而助推经济生活中“量价”背离的特殊现象? 


一、谁在支配供给能力?

纵观当前诸多业态,机器取代人工的案例俯拾皆是。这有助于企业提升生产效率、降低可变成本,从而构成“以价换量”策略的微观基础。宏观上,则体现为劳动生产率抬升,在压低通胀的同时,也促进实际GDP增长。国际经验对此也有印证。


图1. 劳动生产率压低价格

来源:WIND,笔者测算

注:样本时间为本世纪初以来至今。价格为PPI同比剔除原材料价格影响。劳动生产率为同比增速,中国数据基于工业增加值、就业人员数量及平均工作时间推算。


二、供给也会影响需求?

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对供需的影响未必是对称,可能形成对众多传统领域的需求替代。诸多文献表明,近年技术替代非熟练劳动者的弹性显著抬升,而机器取代人工,可能通过劳动力就业、收入分配等渠道降低消费倾向。从而,在提升总供给能力的同时,对总需求的短期扩张形成压制。


图2. 机器对人工的替代

来源:世界经济论坛,笔者测算


三、量价背离的“无形”之手?

近年来,我国以数字化为代表的技术发展迅速。若横向对比,我国数字化程度已达发达经济体行列,显著领先可比经济发展阶段的其它经济体;纵向对比,我国数字化跃升幅度亦快于其它主要经济体。


图3. 我国数字化进程显著更快

来源:Portulans Institute,笔者测算

注:排名依据NRI(网络就绪指数),靠前表征数字化程度更高。


数字化浪潮大势所趋,但短期易于引致产出缺口。面对如此供给冲击,合意的均衡路径或应考虑为需求端的调整提供缓冲时间。鉴于我国数字化进程较快,叠加地产调整等引致的价格压力,逆周期政策的超常规发力或更显迫切性。


图4. 价格趋缓的非传统因素

来源:WIND,笔者测算

注:数字化以全国移动互联网用户占总人口比重表征;传统因素包括M2、产出缺口、油价等。

风险提示:预期非线性变化。


【作者】
伍戈博士,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曾长期供职央行货币政策部门,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担任经济学家。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获得者,获浦山政策研究奖、刘诗白经济学奖,远见杯经济预测冠军。
曹海巍、俞涛、高童:长江证券研究员。

【近期研究】
1.量价为何背离?(上)2025年1月14日
2.新年经济,预期差异会在哪?2025年1月5日
3.经济加减法2024年12月25日
4.“以价换量”到何时?2024年12月15日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