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环球物理
环球物理,以物理学习为主题,以传播物理文化为己任。专业于物理,致力于物理!以激发学习者学习物理的兴趣为目标,分享物理的智慧,学会用物理思维去思考问题,为大家展现一个有趣,丰富多彩的,神奇的物理世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爱否科技  ·  OPPO Find N5 ... ·  2 天前  
爱否科技  ·  华为海外旗舰发布会定档 2 月 18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环球物理

【物理爱情】物理学家的浪漫爱情(七夕篇)

环球物理  · 公众号  ·  · 2024-08-10 21:30

正文

农历七月初七

AI在七夕

Love on the Qixi Festival

物 理 爱 情

七夕节——中国情人节。在这个特别的日子,我们聊一聊物理学家和他们的爱情。



01

薛定谔




薛定谔的爱情故事颇为传奇,此处略去两千字……(传说情人无数,生子不计)。据说网传还有“薛定谔把妹大法”……

"薛定谔的猫"是由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于1935年提出的有关猫生死叠加的著名理想实验。实验是这样的:在一个盒子里有一只猫,以及少量放射性物质。之后,有50%的概率放射性物质将会衰变并释放出毒气杀死这只猫,同时有50%的概率放射性物质不会衰变而猫将活下来。

薛定谔的爱情——网络流行语,不确定的爱情也可以叫备胎的爱情奋斗史、舔狗的爱情、鱼塘之恋。

02

笛卡尔


笛卡尔 (René Descartes),17 世纪著名的法国哲学家,曾经提出 “我思故我在” 的哲学观点,有着 “现代哲学之父” 的称号。笛卡尔对数学的贡献也是功不可没,中学时大家学到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就被称为“笛卡尔坐标系。

传闻, 笛卡尔曾流落到瑞典, 邂逅美丽的瑞典公主克里斯蒂娜 (Christina)。笛卡尔发现克里斯蒂娜公主聪明伶俐,便做起了公主的数学老师, 于是两人完全沉浸在了数学的世界中。国王知道了这件事后,认为笛卡尔配不上自己的女儿,不但强行拆散他们,还没收了之后笛卡尔写给公主的所有信件。后来,笛卡尔染上黑死病,在临死前给公主寄去了最后一封信,信中只有一行字: r=a(1-sinθ)

自然,国王和大臣们都看不懂这是什么意思,只好交还给公主。公主在纸上建立了极坐标系,用笔在上面描下方程的点,终于解开了这行字的秘密—— 这就是美丽的心形线

03

费曼



理查德·菲利普斯· 费曼 (英文:Richard Phillips Feynman,1918年5月11日—1988年2月15日),美籍犹太裔物理学家,加州理工学院物理学教授,196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理查德·费曼和 艾琳·格林鲍姆 从高中开始相恋,在理查德离开家乡去上大学的时候,两人互相倾诉,彼此眷恋。约会六年以后,他们正式订婚。


结婚前,艾琳被诊断为结核病,但费曼拒绝撕毁婚约。在理查德获得博士学位后不久,他设法让普林斯顿大学附近的一所慈善医院同意接收艾琳。他在轿车里摆了一张床,让艾琳躺在上面,带她去医院。1942年6月29日, 在去医院的路上,一位治安官员主持了他们的结婚仪式 。尽管这时理查德已经在忙于 曼哈顿计划 的研究工作,他还是尽心竭力地照顾艾琳。从他们结婚那天直到艾琳去世,她一直在医院里卧床休养。


费曼在自己的书里是这么写的“看着她无可避免的走向死亡,当艾琳去世的时候,我没有任何悲伤的感觉,我觉得这对于艾琳来说是漫长和痛苦的解脱,而我自己早已麻木。很久以后的一天,我突然在街道上看见了商场橱窗里头的一套女装,下意识的想到,如果艾琳穿上该有多好看啊......然后巨大的悲伤突然无可抑制的袭来,我终于失声痛哭。”




1945年7月16日清晨,一处秘密试验基地,费曼和同事正神情紧张地守候在那里。5时29分45秒,一道强光穿透了黑暗,然后,光灭了一会儿,接下来,一片由烟雾和爆炸碎片构成的黑云冲天而起,渐渐地形成了 蘑菇云 ……


“亲爱的,现在我可以告诉你这个秘密了……” 费曼喃喃自语道,这时,他才意识到,艾琳已不在人世,泪水夺眶而出。


半个月后,在 日本的广岛和长崎 ,再一次升起了蘑菇云, 第二次世界大战 也随之结束。但费曼并没有兴奋,相反却陷入了深深的忧郁。为了摆脱这可怕的忧郁,他开始学会欣赏音乐,甚至还学会了绘画。这一切,都是艾琳对他的“要求”。



04

麦克斯韦


伟大的 法拉第 发现了隐藏在世界背后的秘密,那就是 ,可是法拉第幼年失学,只能提出场的概念,却不能写出数学表达式。这个时候法拉第看到了一篇论文《论法拉第的力线》,作者就是 麦克斯韦 ,法拉第欣喜若狂,立刻就去找这个年轻人,可是麦克斯韦却失踪了。


麦克斯韦干嘛去了呢,娶老婆去了?



其实是麦克斯韦的父亲病重,他床前尽孝去了,可是他的孝心并没有感动上帝,这位慈祥的老人还是去了天堂,不过,麦克斯韦也不是完全没有收获,他家乡的马里沙尔学院给他发来了聘书。


其实,对于麦克斯韦来说,马里沙尔学院只是个小学校,他完全有机会获得更好学校的聘书,不过,麦克斯韦这样的君子也不好拒绝人家的好意,于是就来到了学院,可是没想到的是却交了 桃花运



院长的女儿凯瑟琳·玛丽·迪尤尔女士聪明美丽 ,仍待字闺中,只是年龄有点大了,比麦克斯韦大了七岁。


麦克斯韦此时风华正茂,初露头角,无论谁都觉得这不是一门好姻缘,可是麦克斯韦却对姑娘 一见钟情 ,立刻发动了情书攻势, 不要再说理工男不懂爱情了啊,人家麦克斯韦的情诗写的可是文采斐然,很快麦克斯韦就俘获了姑娘的芳心,两人喜结连理。这就是英国版的神雕侠侣。


然后就是夫妻双双把家还,法拉第终于等到了麦克斯韦,一个物理学的新时代到来了。


05

赫兹



海因里希・鲁道夫・赫兹 (1857~1894),德国物理学家,于1887年首先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并于1888年发表了论文。他对电磁学有很大的贡献,故 频率的国际单位 制单位赫兹以他的名字命名。

看到大神麦克斯韦这么成功,赫兹也想步前辈的后尘,于是他也来到了一家小学院,不过赫兹可不是来找老婆的,人家是为了做实验,当时他已经接到了著名的基尔大学的副教授职位,不过是理论物理的,赫兹并不想教授理论物理,他想做实验,于是他就来到了卡尔斯鲁厄技术学院。


不知道当年麦克斯韦的老丈人有没有为女儿当月下老的意思,但多尔教授肯定有这个愿望。看到 才华横溢的赫兹 ,他的同事多尔教授心动不已,没事就邀请赫兹到家里坐坐,这样一来,顺便介绍一下自己漂亮的女儿 伊丽莎白 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赫兹对姑娘也是一见钟情,顺利的落入了老丈人的甜蜜陷阱。

结婚之后, 赫兹就做出来了著名的电磁波实验,证明了麦克斯韦的理论,一战成名


06

J.J.汤姆孙



Joseph John Thomson, 约瑟夫·约翰·汤姆逊 ,1856-1940,英国物理学家,电子的发现者。因通过气体电传导性的研究,测出电子的电荷与质量的比值,190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汤姆孙成天就琢磨着应该先立业再成家,就这么着把未婚妻熬成了老姑娘,面对未婚妻的逼婚,汤姆孙说等我获得了亚当斯物理奖再结婚吧,那样婚礼多风光,当时还没有诺贝尔奖呢。




结婚晚,要孩子就晚,36岁上才喜得贵子,这就是晚婚晚育的模范啊。不过儿子也争气,G.P.汤姆孙,英国物理学家,J.J.汤姆孙之子,1937年也获得了诺贝尔奖。

07

狄拉克



1933年,因为 “发现了在原子理论里很有用的新形式” (即量子力学的基本方程——薛定谔方程和狄拉克方程),狄拉克和埃尔温·薛定谔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要是说科学界谁最不爱说话,肯定是卡文迪许,别说说话,就连论文也懒得写,要不是麦克斯韦整理了他的笔记,估计没有人知道他的贡献,他没有结婚,就不说他了啊。


排第二的呢,不用说就是狄拉克。除了讲课之外,他难得说一个字,和同事更是难得交流, 甚至他的同事们定义了"一个小时说一个字"为一个"狄拉克"单位。


传说海森堡和狄拉克同船前往日本,船上有很多年轻姑娘,海森堡热情地和姑娘们跳舞,狄拉克则纳闷地问海森堡为什么喜欢跳舞,海森堡回答:"当有很多好女孩时,跳舞是一件快乐的事。",这让狄拉克更加糊涂,等了一会儿,狄拉克问道:"海森堡,为何你在一开始就知道她们是好女孩呢?"


这样的人就活该注孤生啊,可是他居然结婚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