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价值发现者
分享理财经验
追求低风险下的高收益
什么是理想的投资?
简单说来,就是“低买高卖”。
那么怎样才能“低买高卖”呢?
在股票投资里,我们可以通过基本面、趋势、政策分析市场投资价值、研判未来走向。但这些角度都很主观、不可量化。
大量数据分析和投资实践都表明,
最简单有效的判断市场投资价值的依据,就是看估值水平。而提到衡量估值水平高低的指标,就得说说我们经常用到的估值温度计。
目前
我们在使用的有两个温度计:
1、集思录
A股温度计
(可在集思录官网查看https://www.jisilu.cn)
;
2、我们自主研发的
牛熊温度计
,包括
A股牛熊温度计和全球股市温度计
(
可在“价值发现者”公众号菜单栏查看)
。
由于这两个温度计我们常交叉使用,导致
部分小伙伴
被
搞糊涂了。另外,还有很多小伙伴
对于估值温度计的本质原理也不是
很清楚。
今天,我们来具体和大家聊聊这两个温度计,以及他们的差异。
一、什么是A股温度计?
集思
录是以A股所有
股票的PB(市净率)中值作为全市场的估值。
中值就是中位数,把所有A股股票的市净率PB值按从小到大排序,比如现在3200只股票,就取排名第1600的股票PB值,作为A股PB中值。
这样做的好处是:所有股票,无论盘子大小,对整个市场估值水平的影响是一样的,避免了估值水平主要取决于大盘股的问题。
但直接使用市净率PB绝对值,横向比较历史不同时间估值水平还是不太方便。
比如你知道2005年6月市净率为2.1倍,2007年8月市净率5.8倍,2020年3月2.3倍,虽然知道了相对的大小,但是相对大小的具体程度并不清楚。
解决的方法很简单:使用基于PB中值的相对值,
即当前PB中值位于历史上PB中值的百分位
,就是估
值温度计。
举个例子:现在是2005年7月,PB中值=1.8倍,那么当天的PB估值温度计=当天的PB中值位于1994年1月-2005年7月的历史百分位=11%;
同样,如果现在是2015年5月末(股灾即将发生),PB中值=6.73倍,那么当天的PB估值温度计=当天的PB中值占1994年1月-2015年5月的历史百分位=100%。
目前,集思录的A股温度计是32.03度:
数据来源:集思录
二、什么是牛熊温度计?
我们自主研发的A股牛熊温度计,是把中证全指的估值水平百分比化。中证全指包括了几乎所有股票,该指数按照市值加权,即市值越大的公司占比越大:
所以这个指数,本质上还是大个头公司说了算。但是相比上证指数,可以看到大盘股的权重已经大幅下降。
目前市场上绝大部分指数,都是按照市值大小来确定权重比例。我们用中证全指估值水平来代表市场的估值水平,是有道理的。
牛熊温度计最新值45.67度:
三、两个温度计有什么不同?
1、集思录温度计用是用中位数代表市场,我们牛熊温度计是按照市值为权重加权平均。简单理解就是:集思录温度计不受任何个股市值大小影响,人人都有同等话语权;我们的牛熊温度计是:大公司影响力更大,对市场总体估值影响也更大。
2、集思录温度计用的是市净率,牛熊温度计
综合
参考了PB(市净率)和PE(市盈率),权重为80%:20%。
所以,这两个估值温度计都主要使用的是市净率。因为市盈率波动很
大,
受净利润波动影响大。而每股净资产相比每股净利润波动要小很多。
有小伙伴说为什么不是50%:50%或者干脆100%市净率? 那是因为我们认为市净率的稳定性更好,所以以市净率为主。但是市盈率也有一定参考价值,所以还是保留20%的比例。
四、到底用哪个温度计更好?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先来看一下两个温度计的过往表现:
集思录温度计:
较好的把握住了历次底部和顶部机会。但是在2001-2005年温度计效果较差,在40多°就见底,顶部多次触及100°。
A股牛熊温度计:
非常好的提示了2005、2014年两次历史底部,但是2008年底部提示效果较差,显示当时温度超20°。
综合来看,考虑到集思录的温度计覆盖时间周期更长,顶、底部验证次数更多。
所以,
我们在股票类资产的仓位管理上,可以集思录温度计为主,自主研发的温度计为辅。
进取型投资者股票资产仓位=1-估值温度%。
当然,没有完美的指标,集思录温度计与我们的牛熊温度计搭配使用,效果更佳。
对了,我们还有一个非常高大上的全球估值温度计,能反应全球主要股市总体估值水平
具体情况,大家可以扫码了解。
码字不易,点击右下角“在看”,让你的朋友见识一下你的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