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腾讯道学
普及道学、弘传道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墨香中华  ·  这组小林漫画,把人笑坏了! ·  22 小时前  
古典文献学微刊  ·  资讯丨“东亚汉籍研究的新面向”博士生论坛征文启事 ·  3 天前  
古典文献学微刊  ·  新书 | 《刘盼遂年谱》出版 ·  3 天前  
葡萄酒商业观察  ·  全球首发单一年份黄酒,「慢宋」开启国际化新里程 ·  2 天前  
葡萄酒商业观察  ·  全球首发单一年份黄酒,「慢宋」开启国际化新里程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腾讯道学

常言道:“天理难容”,请问天理讲的究竟是什么理?

腾讯道学  · 公众号  · 传统文化  · 2017-05-06 12:46

正文


而自然界中存在的一切行为都是复杂的,往往均是善中带恶、恶中有善,单纯的善恶二分法并不足以解释说明全世界。

若不懂得保阴护阳,只是一味地去积愚善或灭一切恶,并不能换来功行圆满的果报。


文/清虚道人



万物太和(资料图)



01

“天理”的含义

《道德经》中有一句广为传诵的话,“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句话既阐明了道教信仰的主旨,同时又点出了人类社会秩序存在的根源,即是以天道自然来构建人间的社会秩序和文明体系。《庄子·天运篇》中也曾提到:“夫至乐者,先应之以人事,顺之以天理,行之以五德,应之以自然,然后调理四时,太和万物。”这同样是在强调人事应该顺应天理,才可至万物太和。


在道教的修炼体系中,遵循“天道”的法则是个人修炼成仙的基本前提。但因为世人多是存在私欲的,很多时候无法做到顺自然,所以总是会做出违背自然天道的事情。在面对一些恶人恶事时,老百姓总是会发出“天理难容”的感叹。元曲中有一折戏叫《朱砂担》,其第四折的标题便是“才见得冤冤相报,方信道天理难容。”那么,此处所言“天理”,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呢?


天理,或者称为天道,顾名思义就是天之道、天之理,是具有永恒普遍意义的自然法则的运行方式。中国人对于“天”的信仰,可上溯到远古时期。天,在中华文化中有三重不同的含义:第一是指自然界之天,是有形有相的实体;第二是指以天为代表的虚空自然,可以以阴阳的法则来调和万事万物的生老病死和祸福吉凶;第三是指人类社会道德的最高准则。所谓“苍天有眼”,则是结合了第二和第三重含义来理解的。如某人做出了非道德之事,触犯了人类社会所形成的基本道德公约,必定会遭受道德的谴责和法律的惩罚。《老子想尔注》中提到:“道设生以赏善,设死以威恶。行善,道随之;行恶,害随之也。”此即是善恶皆有报应的普世价值观。


万物得以有序运行的基础,就是阴阳消长的过程(资料图)

02

善恶如何评判

只不过在现实中,善恶报应有时候并不会表现得那么明显。中国古典悲剧《窦娥冤》中有一段唱词,写道:“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那么,苍天又是以什么样的标准和手段来对人间的善恶是非进行评判呢?


《太平经》有云:“善者自兴,恶者自病,吉凶之事,皆出于身。”是说一个人的所作所为其实都是善恶的种子,今日所做之事必定是明日果报的根源。道教在看待此问题的时候,着重强调要把善恶报应的关系放到宗法体系中去认知。“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这便是儒、道两家均强调的“承负”之说。道教讲的是‘承负’,着重强调祖先积德行善,则可荫及子孙;若先人屡屡犯过作恶,后人将无辜蒙受灾祸。


在“承负”说的理论架构下,人们为善、为恶不仅仅是和以后的某种报应相关联,而是将善恶报应放在和身边万事万物相关联的完整体系中去认知。老子讲“天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这是“承负”的根本理论依据,也正是天道运行的基本法则。天道,是道家推行的一种效法于自然万物的思想体系,其核心观念是“一气化三清”。这既是道家的神学观,同时也包含着道家的宇宙生成论。在道家的认知中,天地间的一切——包括人类在内——都是阴阳运化产生的。神仙对人世间的掌控,不会体现于直接参与人类的日常行为中,而是通过阴阳的协调与运化,使万物实现自生自灭、天生天杀的自然之道。


万物得以有序运行的基础,就是阴阳消长的过程。阴阳共同构成了物质的整体,所谓“孤阳不长,孤阴不生”,万物皆是阴阳的结合体,或阴或阳的单方面增长或消亡,都是不符合道的运行法则的。放到人间社会中,此方法同样适用。善恶是和阴阳相对应的,只有平衡阴与阳、善与恶的关系,整个社会才能向着稳定有序的方向发展。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的更迭,必定都逃离不了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阴阳互相制衡的永恒法则。

自身的阴阳失衡导致自食其果(资料图)


凡是天理难容的事情,其首先必定违背了人伦道理,更违反了阴阳平衡的自然法则,所以一定会受到某种惩罚。这种惩罚不单是来自于外界的力量,更是因为自身的阴阳失衡而导致了自食其果。所以百姓在讲“天理难容”时,其实已经在无形中秉持了朴素的道家真精神了。


再回归到《窦娥冤》中的那句千古一问,其实并不是天道不会对恶事做出干涉,而是天道的调和方式并不一定会表现为人们所期待的结果。民间还有一句俗话叫“不是不报,时候未到”,道家也有“速报”和“迟报”的说法。《太上感应篇》中提到“取非义之财者,譬如漏脯救饥,鸩酒止渴,非不暂饱,死亦及之。夫心起于善,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或心起于恶,恶虽未为,而凶神已随之”,强调的是善恶的累积终至于果报,所以才会得出“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凶人语恶、视恶、行恶,一日有三恶,三年天必降之祸”的结论。此观点也正是道教“承负”之说的核心特征。

从阴阳回归到混沌的质朴(资料图)


而自然界中存在的一切行为都是复杂的,往往均是善中带恶、恶中有善,单纯的善恶二分法并不足以解释说明全世界。若不懂得保阴护阳,只是一味地去积愚善或灭一切恶,并不能换来功行圆满的果报。天理容不下的是不仅邪恶,更是对阴阳平衡的破坏。唯有复归于朴,从阴阳回归到混沌的质朴,调阴阳二气为一个整体,这才是道家追求的最终理想境界。(编辑:若木)


声明

1.本文为腾讯道学独家稿件,文/清虚道人,腾讯道学专栏作者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2.文章作者观点与立场,不代表腾讯媒体的观点与立场。

3.喜欢该类内容欢迎上微信关注“腾讯道学”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