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耳帝
乖巧的品味分裂者,精彩有趣的音乐推荐,犀利独到的音乐评论。新浪微博:@耳帝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康石石  ·  我在金匠找到了自己! ·  16 小时前  
康石石  ·  设计毕业证保值的院校,是港理 ·  昨天  
康石石  ·  25年国家级A类竞赛变化一览!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耳帝

在这场移民小红书的浪潮中,我发现了十位宝藏音乐人

耳帝  · 公众号  ·  · 2025-01-27 21:00

正文


最近这一波 TikTok Refugee 热潮,可以说是小红书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事件了,在中国网友与美国网友的直接对话中,其中最引人注入的一个领域,就是音乐了吧,来了一批令人大开耳界的“音乐博主”。小红书也趁势而为,在昨晚做了一场“地球音乐会”,二十组中外音乐人,开启了长达六小时的音乐会直播。

为何小红书能承接住这批新晋国外音乐博主,不久前我在另一篇文章《我在小红书开账号的这一年》中写过,以我个人运营账号的经验与体会,在如今几大社交媒体平台中,小红书用户的音乐品位相对最好,审美更多元化,也更加潮流化,首先就给这些国外音乐人提供了传播与欣赏的土壤;二是我认为小红书用户以及评论区氛围最能够给予国外音乐人“正反馈”,这点你在评论区中就可以见识到,人有了正反馈,就越有动力与激情去创造新内容,如果换成了其他以抬杠挑刺为评论区主调的平台还真不好说。

刷了很多天的小红书音乐博主,我有几个体会:

1、国外音乐爱好者的器乐普及程度非常高,我刷到的纯器乐演奏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这跟中国短视频音乐区的组成不太一样,国内还是唱歌占大多数,而国外的即使是唱歌,也必然同时演奏吉他,单纯唱歌的很少,这点跟我在 reddit(可理解为国外的豆瓣+贴吧+虎扑)上看到的状况一致, reddit 上有各种兴趣小组,那里的吉他小组有两百七十万成员,而唱歌小组是一百三十万成员,说明在国外喜欢弹吉他的人是单纯喜欢唱歌的两倍。器乐展示中,有的人甚至会不止一两种乐器,吉他键盘贝斯可以全上,纯器乐的博主中,西塔琴、竖琴、萨克斯、长笛、小提琴、手碟我都有刷到,甚至还刷到有玩模块合成器的,可谓是琳琅满目、应有尽有。

2、音乐曲风种类繁多,流行并不是压倒的占比,R&B、Soul、爵士、古典、乡村、电子全都有,在小红书我刷到最多的竟然是爵士音乐人,各种爵士钢琴手、爵士歌手、爵士吉他手、萨克斯手、小号手,要知道爵士乐在中国属于非常不主流的音乐,崔健说过,爵士乐的教育是一个国家音乐教育的未来。从这点来看可窥见一斑。

3、表演有生命力与表达热情,且与当下的生活场景与日常心声紧密关联在一起,很多国外音乐博主,他们唱歌与演奏都不是空洞的技巧,而是表达的一部分,是当下的心声流露,比如说很多都是即兴创作,来表达来到小红书的快乐和兴奋,点赞粉丝多了之后,再即兴创作对中国网友的感谢,这其实是普通人唱歌的本质,主要在于对自我与生活的表达。


我最近一共关注了几十位音乐人,推荐十位我觉得最值得关注的吧。当然也因为智能推送与信息茧房,可能还有很多优秀的我没有刷到,大家可以在评论区补充。


1、内布拉斯加州的美国民间音乐/民谣乐队 The Wildwoods

他们的音乐非常好听,是由吉他手、小提琴手兼主唱以及贝斯手三位成员组成,吉他弹得波光粼粼,和声唱得翩跹飞舞,旋律充满着民间音乐的清醇质朴与自然气息的芬芳馥郁,非常治愈。他们的音乐主要属于 Americana music,可称之为美国风情音乐吧,涵盖了乡村、蓝草、民谣、布鲁斯、灵魂乐等。在小红书里,他们也用自己的风格翻唱了披头士、酷玩等经典音乐,也是别有韵味,同时视频也配合音乐意境拍得非常唯美,视听结合是一种美的享受,推荐大家关注。


2、爵士/新灵魂吉他手Tony Williams

这位与爵士大师级鼓手 Tony Williams 同名的吉他手,不得不说,风格非常契合小红书的氛围格调,虽然是一位灵魂/新灵魂吉他手,但是调性与风格却有着卧室音乐的惬意、Smooth Soul 的丝滑微醺、 Sophisti-Pop 的优雅小资,以及City-pop的浪漫律动,完全就是为某种场景——想象身处在夜景迷人的城市云顶酒吧,喝着一些名为绯红涧谷、金盏爵士、紫罗兰之舞、丝绒柠檬、醉瓶湖畔等鸡尾酒,然后听着这样的音乐,令人深陷其中,心醉神迷。


3、美国R&B歌手 Emmanuel Zamar

这位歌手的小红书自我简介为另类R&B艺术家,但其实我认为他的R&B一点也不另类,而是非常主流化的R&B,也是最符合中国听众心目中慵懒惬意、迷醉微醺的那一类R&B,也是如今的短视频、流媒体很盛行的那种带有卧室流行风的网红R&B。我最早刷到 Emmanuel Zamar 是他用萨克斯演奏 Laufey 的〈From The Star〉,点进主页后发现是位嗓音很好听的R&B歌手,看他发布在小红书上的视频还有日常爵士吉他即兴练习,这些练习比他的创作更“深”,看来是有着不俗的音乐素养与功底的音乐人,但创作确实是往普适审美的方向靠拢,难怪能被小红书用户喜欢,喜欢听主流R&B音乐的可以关注他。


4、演奏热门流行歌的吉他手 Aiden Kroll

这位吉他手演奏的作品全是大热流行歌,The Weeknd、Joji、Sabrina Carpenter、Ariana Grande等等,虽然走的不是艺术化路线,但是他的音乐感觉相当好,很懂得一首歌在什么地方需要怎样的掀动、上升、加花、爆发与烘托,演奏出来是普罗大众都能感受到的热情与悦耳,非常适合对吉他没有太多认识的人,感受吉他演绎流行歌的魅力,他的吉他弹奏手法感觉受到 John Mayer 的影响很大,我去看了他的 Tiktok 有一百多万粉丝,而最新发布的一些视频还优先发布了小红书,这份诚意值得关注。


5、电子、嘻哈、爵士、灵魂 Beatmaker/音乐人 Les Lockheart

这位 Beatmaker 的音乐可谓完美诠释什么是“vibe”,他的小红书视频都是用键盘或者 Ableton Live 控制器演绎自己的beat,风格基调是惝恍迷离、神迷意夺那派,零碎拍子律动配上的氛围营造,简直可以作为睡觉时的催眠音乐甚至白噪音,听下来有 Lofi Hip Hop、Jazz Hip-Hop、Neo-soul、Drum&Bass、Electronic 等等,他的Beat如果用来说唱想必是相当有格调,有眼光的从业者完全可以关注合作起来。


6、中伊混血古典曲作者/钢琴演奏者 Joshua Kyan Aalampour

从 Joshua 的弹琴手法与姿态来看,感觉像是一位“野路子”,因为野路子往往比学院派,更有那股煽动起普罗大众疯狂的激情与生命力,他弹琴的模样也很有大众印象中古典天才的神经质气质,你只要随便点开他的一个视频就能感受到,Joshua 的小红书演奏了很多经典古典曲子以及自己的作品,我感觉他尤其喜欢创作华尔兹,他身上带有一股古典化的戏剧气质,天马行空,必定是活在自我世界里的人,去查了他的资料,发现不仅是一位自学成才的“前野路子”,还是一位伯克利学院派,于是他身上集合了精致与粗粝、系统与即兴、结构与破坏,迸发出了野火般的即兴浪潮,强烈推荐大家关注。


7、爵士钢琴演奏者 Brett Cline Music

Brett Cline 是一位偏传统风格的爵士音乐人,他的小红书演奏了很多诸如〈Take the 'A' Train〉〈All Of Me〉〈Take Five〉这样的爵士标准曲,他很擅长即兴演奏,而且很有诚意的是,他的每个视频都配有中文,来介绍这些爵士音乐的背景、特点、演奏心境,以及告诉大家即兴的美妙之处,他形容自己的风格为“诚实、感性、多变”。我很好奇他的音乐背景,去外网查了之后,才知道他是一个有长达三十年爵士乐演奏生涯的从业者,一直是在爵士酒吧与俱乐部中演出,并不出名,他的Tiktok、油管的粉丝都没有他的小红书多,我脑海中构建出了一幅在美国默默无名的音乐人,突然有天在东方国度得到了更多共鸣与掌声的音乐电影,也是这次 TikTok Refugee 浪潮里具有人文关怀与浪漫情怀的一幕景观。


8、德国石人摇滚/硬摇滚乐队 Plainride

我是被小红书上他们一个名为《百合花》的视频给惊艳到了,一点开恰好是音乐的最激烈处,飞扬蓬勃,口琴如一泻狂流,极具冲击力,很少听到口琴在摇滚乐中爆发出如此饱满又纵裂式的能量,我很好奇这样一支德国摇滚乐队是通过何种契机来到小红书的,我特意去听了他们的专辑,疾驰的节奏裹挟着粗粝的吉他连复段,澎湃的声势营造出一个个巨型漩涡将人席卷其中,这样的音乐让我好奇在唱些什么内容,结果搜索到的更是令我意外,有艾伦金斯堡的垮掉诗篇,有阿多诺的文化批判,有资本论,有圣经启示录与腓尼基万神殿,令我不明觉厉。如果他们有一天会来中国巡演,我一定会去现场感受。


9、爵士/古典钢琴演奏者 Marcus Lolo

这位可能是推荐的这十个里面粉丝最少的音乐博主,但却是最有音乐深度与音乐性的,我觉得他可能会成为新一代的爵士音乐家,他更像是前文中那位 Brett Cline 的更年轻化、更多元化、也更精深化的版本,他虽然还很年轻,但他有着扎实的爵士乐、古典乐与海地根源音乐的素养,他的弹奏既爵士又古典,同时又有一股海地民间音乐的热烈风情,更具有高度的现代融合性,在他的小红书主页里,我看到他演奏冷爵士、经典爵士标准曲、非洲古巴爵士、拉丁爵士等等,而看他居住的地点是爵士乐历史名城布法罗,那可想而知,他一定是身处在一个浓郁且深厚的爵士乐从业者的环境中,有一个视频和他合作的爵士女歌手,随口一唱也是功力深厚,不知他是否会在布法罗,告诉身边的那些爵士音乐家们,在中国还有大量欣赏他们的爵士听众。


10、流行创作人Hayd

Hayd 可能是小红书上粉丝最多的国外音乐人之一,他与上述的那些音乐移民不同的是,他是早于这次的 TikTok Refugee 浪潮就已在小红书下寨安营,因为他的两首歌〈Head In The Clouds〉与〈Closure〉在中国都非常火,而他与昨晚同样参加了「地球村音乐会」的德美混血的音乐人 Chris James 的情况相似,这两位都属于移民小红书的“先行者”, Chris James 的那首〈Not Angry〉也是中国热歌,一位非常擅长写轻松惬意、俗称很“阳间”的流行旋律,一位很擅长搭建空灵梦幻、如处星空云端的治愈空间,是算法所推动的机缘让他们早先就连接到了自己的东方听众。


就像〈Not Angry〉这首歌在中国火的时候,Chris James 并不知情,整日沉浸在创作与自我世界中的他,当时不知道什么是Tiktok与抖音,对短视频的算法狂欢一无所知,更不会预料到自己的歌竟然在中国会有受众与粉丝,这让人想起上世纪《寻找小糖人》的那个故事,但却在这个社交网络时代的数字浪潮中改写了故事走向,有一天他在自己油管的歌曲评论区里看到大量的中文留言,惊讶之后便连接起了自己与中国的这份机缘,他很快便来到了中国开启巡演,且被中国粉丝的热情所震惊,这足以说明中国演出市场的潜力,也是这次 TikTok Refugee 浪潮中小红书能吸引到外国音乐人入驻的一个原因。Chris James 与中国的机缘确如这场「地球村音乐会」的Slogan——“有音乐,无距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康石石  ·  我在金匠找到了自己!
16 小时前
康石石  ·  25年国家级A类竞赛变化一览!
2 天前
肌肉男训练营  ·  训练时关节作响是什么鬼?
8 年前
中国生物产业信息平台  ·  脐带血未来应用范围将会扩大
7 年前
程序员的那些事  ·  坦然面对,应对开发疲劳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