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ETF智选
以基本面为基石,以技术面为锋刃,为10万+投资者精选优质ETF。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超级数学建模  ·  不到4折!KAYANO ... ·  9 小时前  
超级数学建模  ·  春夏回购王!去年卖到断货的男女T恤,又又又升 ... ·  9 小时前  
超级数学建模  ·  限时领 | ... ·  昨天  
FM1007福建交通广播  ·  北京一男子独自登山失联8天后遗体被找到,事发 ... ·  15 小时前  
FM1007福建交通广播  ·  北京一男子独自登山失联8天后遗体被找到,事发 ... ·  15 小时前  
山西省应急管理厅  ·  山西部署开河期黄河防凌工作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ETF智选

医药已经狗都不看了

ETF智选  · 公众号  ·  · 2024-08-15 20:31

正文

看到一个段子:

2022年:基金经理问医药研究员,医药为什么异动?

2023年:基金经理放弃问 医药研究员,医药为什么异动?

2024年:医药研究员问基金经理,医药为什么异动?

是段子,也是行业现状。

过去三年多,带量采购、医保谈判、老美搞事,医药遭受的暴击一个接一个。行业不好,加上降本增笑,很多医药研究员也待不住了,尝试转型,跑去看有色、AI。

之前有色趴了七八年,有色研究员批量转型,或者被辞退。终于在某券商研究所开掉了全部有色研究员后,顺周期板块大涨。

那么,医药是否也要否极泰来了呢?

同样的医药,不同的模式

首先,我们要知道,中美的医药生意模式是不一样的。

老美是没有全民医保的,企业或者个人,需要去买商业保险。也就是说, 这是一个to C为主的生意,你不买有的是人买。

美国看病的费用,也是高的离谱。叫一次救护车,费用几千起步,救命的药在美国的价格,可能是其他国家价格的10倍。

而我们的医药行业,是to G的生意,医药企业最大的买方是医保局。 加上产品同质化,属于 你不卖有的是人卖。这一点,在集采的杀价中, 大家已经见识过了。

对于我们来说是很舒服的,看病有一部分可以报销。一些高价药,进医保后会便宜很多。

但对药企来说,就多了变数。药企除了要有上市公司的“盈利性”,还要兼顾社会责任。

这个是长期商业模式的差异,从当下来说, 之前开会,发文里有这样一句话:推进能源、铁路、电信、水利、公用事业等行业自然垄断环节独立运营和竞争性环节市场化改革。

这意味着,公用事业等,要逐步结束价格战了,想办法赚钱了。

收入端涨价的背面,是支出端依然要控价,而医保是最大的支出项之一。

所以现在的医药行业,未来收入、现金流,还是有着非常大的不确定性。

此前,院长多次发文,提示医药行业的风险,发文至今,医药行业又跌去了30%。。。

现在医药的 价格确实不贵了,相对最高点,已经跌去70%多。但问题在于,目前也没有一个新的增长点,可以逆转趋势,整体依然是不温不火的局面。

有了事件刺激了,跳那么几下。熄火了,又各回各家。

降息预期下的博弈

现在这情况,院长对于医药的参与,更倾向于去交易降息的预期。

美国7月的CPI和PPI数据都出来了。

CPI同比上升2.9%, 2021年3月以来首次重回“2字头”,低于预期的3%。 PPI是同比增长2.2%,同样低于市场预期。

这两数据出来,意味着现在美国经济已经降温,9月降息的概率,达到90%以上。

而降息周期下,创新药是很受益的。

创新药投入大,周期长,前期肯定是非常烧钱的,这个可以参照港股那些创新药公司,比的不是赚钱,是谁亏的比去年少。

那如果降息了,创新药公司拿钱的成本就低了,能吸引更多钱进来,让企业更快发展。

国内的创新药企业,融美刀的没那么多,弹性相对没那么大。

可以重点关注的,一个是 纳指生物科技ETF ,跟踪纳指生科指数,全球买创新药龙头。

2019年8月到2020年3月,美联储五次降息,之后指数暴涨,一年半干了60%的涨幅;

2021年9月,美联储开始加息,半年多就跌去了30%,今年也没能创新高,在美股的大涨中格外落寞。

而一旦降息开启,很可能就是另一番景象了。

目前ETF几乎没什么溢价,低位的时候关注下,这不比那些涨到高位的,溢价高的香吗?

另一个是 港股创新药ETF

产品跟踪的 中证香港创新药指数,相比A股的创新药指数,覆盖了更多稀缺标的。当然,这并不重要,盯牢降息就好。

这个是过往走势,可以看到, 同样的, 指数在降息期间大涨,干翻倍了,之后加息期间被打回原形。

靠着降息预期增加的buff, 今天港股下跌的背景下,ETF 还是大涨1个多点。

对比之下,A股创新药指数就有点拉了,只涨了0.54%,没跑过大盘。

整体盘面看,今天 成交额5915亿,放量1140亿,总算回了点人气。 但目前 还是看不清后续,大家不要急。

风险提示:


无论是股票ETF/LOF基金,都是属于较高预期风险和预期收益的证券投资基金品种,其预期收益及预期风险水平高于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


基金资产投资于科创板和创业板股票,会面临因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基金资产投资于港股或海外市场,除以上风险外,还会面临汇率风险,提请投资者注意。


板块/基金短期涨跌幅列示、个股短期业绩仅作为文章分析观点之辅助材料,仅供参考,不构成对基金业绩的预测或保证。


以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或承诺。在投资相关基金产品前,请您务必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提前做好风险测评,并根据您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与自身实际情况相匹配的基金产品。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