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老钱日日谈
一个对钱很有执行力的公司人。也可作为普通青年奋斗指南。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安徽交通广播  ·  “春捂”到底该“捂”哪儿?“捂”好这3处很关键 ·  6 小时前  
荔浦市融媒体中心  ·  每天走多少步不伤膝?“最佳步数”出炉:既得到 ... ·  昨天  
荔浦市融媒体中心  ·  每天走多少步不伤膝?“最佳步数”出炉:既得到 ... ·  昨天  
融媒吴江  ·  正大量上市,两男子吃进急诊!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老钱日日谈

全网翘首期盼一个数据

老钱日日谈  · 公众号  ·  · 2021-04-29 20:59

正文

本来计划月初就公布的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放了鸽子,千呼万唤不出来,于是大家都按捺不住了,纷纷讨论猜测,包括前阵子的那篇 网红央行工作论文 ,虽不代表央妈观点,也说明央行内部已经开始讨论造人国事。

统计局见状,今天提前给舆论通了气:
大家别慌,据了解,2020年我国人口继续保持增长,具体数据还是等等七普公告。


中国目前的人口结构问题很好理解,就是上图中间的结构向右侧演进。

打个比方,我们将全国人口分为三组:
  • 年轻组 0~21岁
  • 工作组 21~60岁
  • 老年组 60以上

三组的生产、消费、投资、储蓄行为各有不同。

现在的机构性问题是:年轻组在快速通缩,工作组缓慢通缩,老年组快速通胀。

毫无疑问,人口是长期指标,它产生的影响也是长期作用。

我们讨论人口时,需要记得这是在研究长期问题,不能因此就对短期的经济增长感到悲观。

但我确实对少子化的长期趋势感到悲观——2019年新生人口1465万,2020年因为疫情,中性看到1200万,但1000万大关早晚会失守。

关于人口问题,我再说几个最近的新感想:

社会的中坚力量一定是在工作组这群人身上。

最后一批70后+80后整代人+第一批90后的总人数约等于90后和00后两代人之和。

世界终将是年轻人的。但在这之前,有很长一段时间里, 世界是属于80后的 。这个群体的好恶、品味会是时代最强大的力量,远大于Z世代。无他,就是人多!

少子化是世界普遍问题,但东亚三国 (中日韩) 的严重程度要远大于欧美。

究其原因,东亚最大的特点就是人口聚集程度远高于欧美,导致人均居住面积不够大。

欧美人少地多,平均居住面积更大一些,总和生育率降到1.5左右,再谨慎吸纳一些移民,也能勉强维持。

但中日韩的总和生育率肯定要降到1以下,所以问题更严重。

关于生育意愿问题,我前几天也想到一个很形象的比喻——

你可以把人口想象成一个个水池:

适婚池→婚恋池→已婚池→生育池

水从上往下流,呈现漏斗状。

目前的适婚池主要以90后为主,这个池子的规模本来就比80后小很多。

而且适婚池里的很多水是流不到婚恋池里的。

原因很简单, 婚恋池有 门槛 ,很多人跨不进去。

这个门槛看似复杂多变,其实异常稳定;看似若隐若现,其实大家心知肚明。

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下图是深圳某地自制的相亲男女打分系统:


只有跨过门槛,才能在婚恋池里交易情感、精力、经济条件、颜值等等。

达成交易,成功撮合后,进入已婚池。还得愿意生有能力生,最后才进入生育池。

所以很多人的问题不是不想生,而是ta连对象都找不着。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