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第一人物,观察君请你喝芬达▼
来源:第一人物(dyrw888)
作者:西米
勇于创新,敢于做不一样的事儿一直是乐视战略秉承的理念之一。当大家都看到机会的时候,这件事儿做起来就没有太大的价值了。99%的人不看好的事情,才有可能成就颠覆。
—贾跃亭
创新、跨界、颠覆,做别人想不到的事情。
2017年是贾跃亭颠覆的一年,他从神坛跌落了。
前几天,乐视网发布公告称,大股东贾跃亭所有质押的乐视网股权均已达到平仓线,而且其所有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均已违约。这意味着贾跃亭已全线爆仓,传说不再。
从2004年乐视创立开始,贾跃亭一路高歌,成绩喜人。直到2014年12月,贾跃亭正式在微博上宣布打造超级汽车,转折点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2016年年末,贾跃亭说要么伟大,要么死亡。2017年年末,贾跃亭说我不能回国,我回去的话就不能再来美国了,融资就完了。
被贴上“诈骗”标签的贾跃亭困兽犹斗,把希望寄托在造车上,想戴罪立功。不过,一切都是徒劳。
◆ 负尽天下人
贾跃亭对造车的执着,让人佩服,但他却因为造车,负了所有乐视投资者。
乐视网曾经辉煌过,2015年发布的年度业绩报告显示。报告期实现营业收入130.17亿元,较2014年同期增长90.89%;归属上市公司的普通股股东净利润5.73亿元,同比增长57.41%。这是一份颇为亮丽的成绩单,也让越来越多的人相信乐视,相信贾跃亭。
但贾跃亭从2014年走上造车之路开始,他便不断消耗大众对他的信任。
2018年1月2日,贾跃亭发布关于《北京证监局责令贾跃亭回国履责通告》的回应函。贾跃亭再次对乐视体系公司债务危机引发的影响表示歉意,承诺“一定竭尽全力解决债务问题”,并已委托甘薇、贾跃民全权代理行使上市公司股东权利和履行股东责任。
其实,贾跃亭的今天,早就已经有预兆了。从乐视网2015年5月26日公布贾跃亭的减持计划后,贾跃亭及其家人的套现之路就公之于众了。
早在2014年,贾跃亭的姐姐已经开始减持套现,2014年和2015年间,贾跃亭姐弟一共套现79亿元,借给乐视网不到35亿元。
钱被套走了,贾跃亭也走了,大家慌了。
从贾跃亭出国开始,每天都有供应商食不饱寝不暖的向贾跃亭追债,从几十万到几百万的欠款,这对于现金流紧张的企业来讲,很可能让从此一蹶不振甚至悲剧上演。
套现,是贾跃亭的第一步,离开中国,是贾跃亭的第二步。
现在也有很多人好奇,一直说要造车的贾跃亭在美国,到底在干什么?
造车,贾跃亭说自己一定会在美国把车造好,带着FF回来。去年在网上有个关于贾跃亭回国的段子:“不让贾跃亭坐飞机,那他怎么回国啊!难怪他要自己造车。”戏谑的语言,虽是打趣,但更多的是投资者的无奈。
现在的贾跃亭,已经“倾家荡产”,股权爆仓,贾跃亭彻底出局。
曾有人爆料称贾跃亭在美国有5套豪宅,而现在也有消息证实,所有的房产已被抵押贷款,而所有的钱全部注入FF。
不管贾跃亭能否成功造车,他身上“骗子”的标签已经贴稳了。曾经有投资者说:“买了给孩子读书买的学区房,全部买了乐视网,现在除了无奈,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妻子和孩子。”
或者大家可以说,自己选择的投资,自己补坑。但是于投资者而言,贾跃亭就是骗子,他骗取了所有投资者的信任。
◆ 帝国陨落
乐视网创建于2004年,2010年8月在创业板上市,致力于打造基于视频产业、内容产业和智能终端的“平台+内容+终端+应用”完整生态系统,被业界称为“乐视模式”。
乐视网、乐视影业、乐视超级电视(乐视TV)、乐视云计算、乐视体育、网酒网、花儿影视、乐视投资,贾跃亭曾拥有一个商业帝国,跨界、创新、颠覆,是贾跃亭商业运作的“座右铭”。
贾跃亭曾说:“跨界创新一直是乐视的一个重要发展策略,这其中包括硬件创新,技术创新,体验创新,营销模式创新以及盈利模式创新。过去十年乐视的发展,就是基于用户不断进行跨界创新,这也是乐视生态布局的重要思想。”
几年时间,贾跃亭用最快的速度搭建了他的“生态化反”圈子,陨落的速度也同样快。
乐视体育最风光的时候,是当时只需要融资20亿元,但融资额却达到了80亿元,公司估值达到215亿元。然而,当初“雪中送炭”的建银国际,却从这份投资者名单中悄然消失。
乐视的遮羞布,从此被拉开。
由于之前融资的疯狂追逐,多家机构在签约时态度很不积极,早就该更新的工商系统股东名单,被乐视体育拖延了7个月。这时,众多几乎未曾行使股东权益的股东们才发现,乐视体育公司账上的融资,早已不翼而飞。
消失的数十亿资金,只是让“乐视危机”露出了冰山一角。2016年11月6日贾跃亭的一封公开信,让乐视资金危机见诸于世,一时间,乐视体育、乐视手机、易到、乐视网等一系列乐视系公司悉数被卷入漩涡。
都完了!全部的问题都出来了,贾跃亭束手无策。
孙宏斌曾经公开说:
“汽车你该怎么弄怎么弄,其他的该卖的卖掉,该合作合作。”
但贾跃亭当断未断,死守“乐视帝国”,错过了“卖掉”和“合作”的最佳时机,他赖以成名的七大子生态,由此开始全面溃败。
贾跃亭的“生态化反”圈子有多大,被连累的范围就有多广。从员工到供应商,从明星到散户......闭上眼,血淋淋一片。
从声势浩大、高歌猛进、资本追捧,到危机四伏、业务瓦解,贾跃亭一手打造的乐视生态体系,在短短三年时间里便从高峰走到落幕。
◆ 垂死挣扎
贾跃亭,1973年生人,45岁的他在接下来的日子还能让大家感到惊讶吗?
2017年7月6日,贾跃亭辞去乐视网董事长,并出任乐视汽车生态全球董事长。这是他在“逃”走前给自己铺的新路,他一定还想着翻身。
证券日报曾经这样评价过贾跃亭:作为乐视的掌舵者,贾跃亭,就是一个喜欢颠覆的人。版权分销、视频第一股、盒子、超级电视……乐视几乎成了近几年网络视频行业的“弄潮儿”,不断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有消息称,贾跃亭倾尽全力打造的FF售价将超200万元,网友调侃,“正处在水深火热当中的我们,是不是要借钱拯救一下这个“梦想家”的梦想呢?”贾跃亭现在真的等不到拯救者了。
现在的贾跃亭,仍然在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但他接下来的路会越来越难走。
深陷舆论!减持乐视股份的上百亿元资金去向、国内数百亿元债务如何解决、FF究竟是噱头还是行业变革者、何时回国……种种疑问,贾跃亭想要从舆论的漩涡中挣扎出来,太难了!
没有资金!贾跃亭表示过,为了能保住“个人已经投资近10亿美元”的FF,自己暂时还不会回国。他打算在未来几年押注汽车生态。然而,他的汽车梦却面临着融资艰难的困境。
贾跃亭说过:
“为什么叫梦想呢,很多你做出来的梦,现实中根本不存在,等你讲起来,人家会认为你是在做梦。”
广大投资者,从当初追随贾跃亭的步伐,到现在满腔无奈,就像做了一场梦。大家都认为贾跃亭有罪,他有欺骗罪,但贾跃亭不认罪,他还在挣扎。
而现在,贾跃亭想要翻身也似乎是一场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