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5月14日)傍晚,多家媒体、网站都转发了一篇来自新华社的评论,标题是“资本市场,不能发生处置风险的风险”。
这篇文章是对当前资本市场危局的一次喊话,文章说:
风险必须防,乱象必须治。没有健康发展的金融市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就是一句空谈,甚至国家的金融安全也没办法保证。
当今金融市场的乱象,不是短期内被“创造”出来的,风险点之间的关联错综复杂。整治这些乱象、处置这些风险点不能过于急切,要从全局统筹考虑,不能在处置风险过程中发生新风险。
金融市场的发展离不开监管,监管可以更好为发展护航。但一阵风、运动式监管往往难以达到预期监管效果。
我相信,这篇评论说出了很多人的心里话。此前,我也在专栏中表达过类似的主张。
但问题来了:5月8日出版的央行机关报“金融时报”,也有过一段耐人寻味的发言,文章同样是谈论当前监管和资本市场的波动问题,态度比较强硬,文章说:
市场各方要充分把握好短期阵痛与长期健康发展的关系,勿以眼前的市场小幅波动而危言耸听,扰动有关方面加强监管、温和去杠杆的决心。
对此,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局局长陆磊此前表示,有效防控风险需要排除市场略有波动就是系统性风险的杯弓蛇影、草木皆兵思维。陆磊表示,金融市场牵涉多方利益,博弈结构复杂。股市、楼市、汇市、债市稍有波动,就有一些人跳出来,夸大渲染金融风险和社会稳定问题,误导网络舆论,或者给央行戴高帽,或者以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迫使监管层妥协。既要看到金融风险的危害性,也要有底气、有决心,要防范夸大渲染金融风险和社会稳定问题,防范道德风险。
由此可见,新华社的稿件和“金融时报”的稿件,观点不完全一样。那么,到底谁更权威?
一般人会认为,新华社是国家通讯社,当然更权威。但事实上,新华社稿件分为很多等级,只有熟悉这个体系的人才能分辨出来。最低一档的稿件只在新华网上刊登,有些甚至是网友在新华论坛里发的,被编辑选在页面上,这类稿件当然不权威。
有些稿件,即便有类似“新华社X月X日电”的电头,还有记者的署名,但也很有可能只在新华网发布,而不在新华社电稿库发布,这种稿件的权威性也大打折扣。只有那些通过电稿库发布,特别是通过“省党报系统”(二路报)发布的,才是最正式的稿件。
今天这篇新华社评论,有“新华社北京5月14日电”的电头,有“新华社记者许晟”的署名,是一篇比较正式的稿件。由于我已经看不到新华社电稿系统,所以无法判断其重要性。事实上,很多时候新华社的财经观点,未必一定是高层的想法。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在当前情况下,“一行三会”面临巨大的舆论压力,这舆论不仅仅来自普通投资者,还有精英阶层。但至于会不会影响政策,甚至逆转政策,还有待观察。
5月12日(上周五)央行突然一改往日做派,向市场投放了4590亿的中期借贷便利(MLF)资金。5月全月,有两笔MLF到期,其中5月3日到期2300亿元,5月16日到期1795亿元。也就是说,央行在5月12日的这次资金投放,有提前的“嫌疑”。
这意味着央行开始呵护市场了吗?其实未必。因为5月14日(星期日)是“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揭幕,周五是开幕前最后一个交易日,而5月15日(星期一)论坛还没有结束。所以,央行的资金投放有维稳的含义。央行的真正态度,需要到论坛结束之后才知道。
所以,即便是明天(5月15日)央行继续通过逆回购释放资金,也不能说明太多问题。至少到5月8日的时候,股市的跌幅都被央行看做“小波动”。
对于吃瓜群众来说,现在很难说到了股市可以抄底的时候,没准从下周二开始,A股会继续下跌。当然,这需要看“一行三会”接下来会怎么做。
原创不易,如果喜欢天天说钱的文章,请读者朋友们帮忙点赞,你们的支持是作者最大的动力,谢谢!
【版权声明:本文为刘晓博原创作品,公众号转载此文时,需要在正文前署名,并同时转载文后的二维码,否则视作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