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视觉志
你陪着我的时候,我没羡慕过任何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本草纲目学  ·  关于公众号进行账号迁移的说明 ·  3 天前  
视觉志  ·  七言|真正的友谊总是预见对方的需要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视觉志

黑悟空爆火35天后,最惊艳的彩蛋来了

视觉志  · 公众号  · 自媒体  · 2024-09-25 20:02

正文


近日,国产3A大作《黑神话:悟空》不仅带火了山西古建筑,也让陕北说书深入人心。


玩家扮演的天命人身中箭镞躺在黄沙上奄奄一息,无头的灵吉菩萨挥手搭救玩家绝处逢生,并献给玩家一曲荡气回肠的《黄风起兮》。


“黄凤岭,八百里,曾是关外富饶地。一朝鼠患凭空起,乌烟瘴气渺人迹......”


      图源:《黑神话:悟空》  


 这段酣畅淋漓的陕北说书迅速走红网络,无数网友听了直呼“过瘾”。


“漫天黄沙、枯藤老树,再配上陕北说书,听得人头皮发麻,太有感觉了!”


“好听得出奇,让人意犹未尽......”


      图源:《黑神话:悟空》 


仅在b站,这段独具特色的中式“RAP”的播放量就超过五百万。


无数翻唱、鬼畜、整活的二创视频紧随其后。


图源:bilibili


《黑神话:悟空》让陕北说书彻彻底底地出圈了。


如果没有这款游戏,很多人可能一辈子也不会接触说书。


谁能想到,正是这样的“冷门艺术”,却能抓住千千万万网友的心,令国内国外玩家为之惊叹折服。


陕北说书,凭什么?




陕北说书是黄土高原土生土长的民间曲艺,因其在陕西北部榆林市、延安市两地广泛流传,故称“陕北说书”,当地人称“说书”。


游戏中,陕北说书的表演者是“无头无眼”的菩萨,而现实中早期的说书艺人也都是盲人,两者暗暗契合。


陕北说书只靠师傅的口传心授,而且只传授盲人。


直到1978年延安曲艺馆成立,陕北说书开始正式招收明眼人、健全人、女性艺人,说书人身份才不受限制。


图源:西安音乐学院官网


陕北说书表演形式简单,一人,一琴而已,生动有趣的唱词,引人入胜的故事,足以让你坐下来被“硬控”个把小时。


听陕北说书能有多爽?


说书人把“爽文”唱给你听,几乎没有悲剧情节。


既有勇敢追爱的“大女主”,有逆袭成功的“龙傲天”,还有“生活琐事、家长里短”。


远古神话、历史传奇,还有生活故事,华夏上下五千年历史融入唱词中,被口耳相传至今。


陕北说书名剧


陕北说书有多古老?


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我们现在看到的陕北说书,大约成形于明清时期。


最早是一种盲人行乞谋生的手段,大多数陕北说书艺人都是盲人。


虽是盲人,但在现在看来,他们是不折不扣的艺术家。


图源:视觉中国


它是中国最古老的说唱艺术,盲说书人常常怀抱琵琶或者三弦,做场说唱,一唱就是一两个小时。


对表演者的唱功、体力和记忆力是极大的考验。



陕北说书分为坐场书和走场书。


坐场书就是“独角戏”,说书人手上弹琴、口中唱词、脚上打节奏,它形式简单灵活,最能显示说书人的艺术造诣。


一个人就是一部大戏,一张口就是一部史诗。


图源:bilibili视频陕北说书《刮大风》


走场书是二人或多人组合表演的形式。


这种形式将“主唱”从伴奏乐器中解放出来,加入生动形象的表演。


使说唱规模宏大,音乐丰富,场面更显热闹,是目前陕北说书的主要表演形式。


图源:小红书


陕北说书现存传统曲目约200部,绝大多数都是篇目恢弘的大戏,有的作品甚至能连说数十场,可上演一两个月。


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陕北说书本身也是一份难得的史料,它保留了众多古老的词汇、语音和史料中从未提及的神话传说。


如今陕北说书在黄土高原上已经传唱300多年了,可以说它是属于中国的《荷马史诗》。


孕育说书文化的陕北,可谓是中国文化的宝藏地带,陕北文化出圈不是第一次了。


从张艺谋的电影到路遥的小说,从剪纸再到迎接外宾的安塞腰鼓,陕北文化一直活跃在大众视野,是陕西省乃至全中国的文化先锋。


安塞腰鼓 图源:视觉中国


这样一片饱经风霜、沧桑凄凉的黄土地所蕴含的文化创造力,究竟从何而来?



这是一片怎样的土地?


虽然都在陕西,但陕北文化和关中地区的三秦文化完全不同。


陕西,分为陕北、关中和陕南三部分。


这三个地区地理环境、风土人情迥然不同,陕西就像一个被捏合起来的“散装”大省。



十三朝古都、八百里秦川,那是属于关中的荣耀;深山、密林、大熊猫,那是陕南特色;而黄土高坡、信天游才是陕北的代名词。


与关中平原不同,黄土高原是陕北的主体,深厚的黄土层经过流水的切割和侵蚀,形成了一种支离破碎、沟壑纵横的地形地貌。


黄土高原航拍 图源:视觉中国


陕北有着粗犷、古拙的自然环境,游牧民族的足迹曾踏遍这里的山野,革命者曾在这里奏响了胜利之歌。


这里地处我国农牧区的分界线,自古都是中原政权抵御西北少数民族的屏障。


陕北靖边丹霞地貌 图源:视觉中国


各部族先后在这里走上历史舞台,华言夏语回响,戎风狄习播散,胡汉交流融合。


战争就像一个巨大的搅拌机,剧烈地搅拌着艰难生存的各族人民。


在这片赤黄色的土地上,遗留下无数游牧民族生活与征战器物。


战国金怪兽出土于陕西榆林市神木县纳林高免村北一座匈奴墓葬中,墓葬距今约2000年 


陕北人的血液里流淌着汉人、匈奴人、羌人、氐人、鲜卑人、卢水胡人、柔然人的热血,综合各民族的智慧与创造力,将华夏民族的体质与文化发展到全新的阶段。


在西北地区你会看到无数战争的烙印,绵延不绝的战争,在陕北塑造了一群和关中平原完全不同的人,它们有着独特的方言和文化。



除了陕北说书,陕北其他艺术都能体现陕北人遥遥领先的思想和精神状态。


首先是陕北民歌,它大气、厚重、古朴、凝练的特点,被誉为“镌刻在黄土高原上的史诗”。


陕北民歌主要分为号子、信天游和小调。


信天游是人们最耳熟能详的陕北民歌,也是陕北民歌的代表。


对于陕北人来说,什么是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那当然是:羊肚子手巾三道道蓝,见面面容易拉话话难。


陕北地区多风沙,男子在田野劳作,常戴着羊肚子手巾,羊肚子手巾上三道平行的蓝线距离很近但不相交,比喻有情人招手相望,但是难以走进对方内心,渴望而不可及。



这句话也是最有名的信天游。此外,陕北民歌淳朴直白,有爱大声唱出来。


陕北民歌的情话土味却很实在。



即便害羞说不出口,那也可以说:



陕北民歌情感真挚、大胆,乍一听令人面红耳赤,却丝毫不显猥琐,有的只是原始生命绽放出的纯粹与热烈。


当然,也有唱给打工人的歌,精神状态可谓遥遥领先:



除了陕北除了有说书民歌这类歌唱艺术,还有秧歌、腰鼓这类舞蹈艺术,剪纸、农民画这类绘画艺术。



到此,陕北文化也只是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而已,直到一个人的出现,让陕北文化登上历史的舞台,甚至影响中国的历史。



1936~1948年中国的抗战革命时期,陕北延安成为了中共中央所在地。


延安宝塔山 图源:视觉中国


毛泽东在抗战革命最关键的时期,提出了他对文化艺术的一系列高瞻远瞩的见解。


首先,革命事业需要文艺



其次,回答了文艺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



最后,他认为不能拒绝旧形式的文艺,但它们需要改造后为人民服务



这样的改造赋予了陕北说书以及其他陕北艺术新的生命力。


破除迷信,宣扬共产主义思想成为陕北文化的使命,陕北说书、民歌、秧歌舞等成为革命文学家手中抨击封建黑暗旧思想的武器。


陕北涌现了无数“鲁迅”,成为文化阵地上的革命战士。


说书艺人韩起祥就是那个时代的一位“鲁迅”,他以说书为武器,创作《刘巧团员》《翻身记》等新书。


电影《三弦战士韩起祥》剧照 图源:榆林日报


长期以来,陕北都是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农村文化生活贫乏,赌博、吸毒、迷信之风盛行,封建思想根深蒂固。


在延安时期,党用先进的思想,改造了陕北旧文化,将民主和科学注入陕北文化中。


村民崇拜的巫神变成了劳动英雄;人们学会了科学灭蝗,所以蝗神庙没了香火;枪会、佛会变成了农会、工会;灶王牌变成了农家历......


你可以说陕北说书土,但它绝不迂腐,也绝不愚昧。


《黑神话:悟空》中陕北说书的出圈,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陕北文化深厚的历史底蕴本就可以跨越时间的沧桑,穿越千百年而魅力不减。


近年来,随着国产游戏的兴起,中国传统文化也搭乘网络游戏的快帆,对全世界实现了一波文化输出。


从《原神》的璃月港到《崩坏:星穹铁道》的罗浮仙舟,无不是游戏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优秀案例,也让无数外国人对中国文化充满向往。


图源:小红书墨寒菌


《黑神话:悟空》也同样需要向外国展现中华文化的天命人。


游戏中陕北说书的演唱者熊竹英就是一位力求革新的艺人。


《黑神话:悟空》并不是他的第一次尝试,他曾在2017年的动漫短片《玄门之众生无相》,将陕北说书与国产动漫融合。由此开辟了陕北说书的创新之路。


熊竹英 图源:微信公众号


他认为:创新和融合才是唯一法门。只有将传统艺术与现代流行元素结合,让陕北说书与现代文化不断碰撞,才能激发出陕北说书的光彩,让说书在纷繁复杂的新媒体中找到自己独一无二的位置。


然而陕北说书也需要迎合时代,不断调整口味。


比如要规范语言,向普通话靠拢,咬字按普通话发音,但也不要失去陕北特色,保证人人听得懂,这样陕北说书才可能走出陕北。


曾经一群人围坐在说书人身边“满村争听蔡中郎”的场景必然会越来越少,但它永远不会消亡,因为陕北说书拥有老百姓最熟悉、最亲切的音乐和语言。


榆林市横山区的说书艺人 图源:大美陕西网


一门艺术,不论以什么形式呈现,只有活在大众心中,才能永葆青春活力。



25 / Sep / 2024

监制:视觉志

编辑:古月户

设计:陈琛


点击阅读原文可以来微博找小视玩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