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这里是韩焱精选。
今天,我要请你收听的是华为云首席技术布道师徐毅老师的一段分享。
这段内容讲的是,怎么判断一个创意是不是真的有价值?
在工作当中,有时候我们很难辨别,自己提出的一个新创意,是在“自嗨”,还是真的有足够的价值。
徐毅老师在这段内容里,提出了一个非常有效的检验方法,那就是构建“傆型”。这里的“傆”是“原来”的“原”,加上一个单人旁,它指的是在制造产品原型之前,要先去验证创意的可行性,判断自己的创意究竟有没有价值,市场潜力有多大,等等。
“傆型”这个概念出自《把产品一次做对》这本书,它的英文是“pretotype”,前缀“pre”,强调的意思是“预先”。而我们熟悉的产品原型,英文是“prototype”, 前缀“pro”,强调的意思是“专业”。
在我为你挑选的这段内容里,徐老师介绍了4个战术,可以帮你更好地构建“傆型”。具体是哪4个战术呢?一起来听听看吧。
∆
点击即可免费收听音频
最近我在读这样一本书,我觉得作者很好地诠释了什么是产品思维,这本书叫作《把产品一次做对》(
The Right It
),我正是这本书的译者。我觉得这个书名其实真的挺难翻译的,因为“It”的内涵其实非常多,它不止是代表正确的产品、服务,或者一个具体的功能、物件,它似乎可以代表世间万物所有正确的东西。
作者提出了一个词“傆型”(pretotype),其中前缀pre是指“预先的”,在产品都没有之前我们先去验证创意的可行性,大家可能会觉得有点奇怪,都还没有产品,我如何去验证它?作者给了很多的建议。
第一个傆型是土耳其机器人原型。曾经有个下国际象棋的机器人非常厉害,国际级水准,有些人怀疑它肯定不是个机器人,里面估计坐着一位国际象棋大师,伪装成一个机器人。
对我们来讲是一样的,作者讲了一个故事,他说自己想搞一个干洗机服务。那么,与其快速造出这样一个机器,要投入资金、投入人力、投入研发,不如先做一个假的“框”放在那里,用户只需投个币,然后过一段时间洗好的衣服就会被折好送出来。
其实这个门是个幌子,背后其实是一个人在那里用机器洗完然后送出来。但是,他可以通过这种方法检验有多少人会来用这个东西,而不只是感兴趣。如果大家只是在看热闹而没有人用,那就没有意义,因为这表示用户不觉得你的产品能帮他解决问题。
还有我想提到一个youtube傆型。它是世界上第一个网盘,叫作Dropbox公司。他最开始的时候,是在网上放了一段视频,演示网盘的概念,大家觉得:哇!好快呀!这里放进去,那边我到了一个地方就可以把它下载下来。
其实这是骗你的,人家就拍了一个视频展示了一下,没有真正的这么一个服务。可是视频的点击量一下就达到几百万,全市场就爆了。消费者就想:哇!我太想要这个东西了。然后他们就觉得值得干,投钱、投人,干出来就成功了。
那我们怎么去检验,怎么样用一种量化的方式去衡量?一位管理大师说过:“你无法度量,你就无法去改进。”所以我们需要有一些度量的工具,我们怎么去度量目标群体、目标市场愿意投入的切身利益?
作者给出了一个叫切身利益卡尺,可以去测量。就是我去度量愿意投入多少?他愿意投入一些时间,愿意发一个邮件,愿意掏一笔定金,甚至愿意一起参与,来共同策划等等,那他的投入程度是不同的,意味着成功的可能性也是不同的。所有这些都是可以检验的,大家是不是真的想要参与这件事情?是不是真的认可这个东西?
当然,作者还给出了四个具体的战术,告诉你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
欢迎转发金句卡至朋友圈
第一个是:全球化策划,本地化测试。
通俗一点来讲,我觉得可以叫高瞻远瞩。好像现在人们比较喜欢提“终局思维”这个词,就是说我们要从全局来思考问题,想一想未来会是什么样子,也就是愿景思考,我认为这是全球化策划的内涵。当然,有了一个大的愿景之后,我们还要脚踏实地去解决具体问题,这就是本地化测试。也就是说我们可以走出去一步,看一下结果如何,然后再决定是否走下一步。
第二个是:现在测试远比以后测试好。
如果一个项目终归要失败,那么我投入10元钱就失败了肯定比我投了1万元后才发现失败要更好。这样一来,我就可以把节省下来的精力投入到其他真正能创造我的价值、让我有一个更好的人生的地方中。
第三个是,我们要不断地琢磨更便宜、更便宜、更便宜,或者叫追求更低成本。
但是这里主要是说我们要更快速、更便宜地验证自己的想法,用更小的投入,绞尽脑汁去突破。
我以前学习过约束理论,说的是:如果我们要去改进一件事情,你的目标是改进10%,你想出来的方法可能是常规的方法。但是约束理论的主张就非常有意思,它说:“如果改进目标是“你现在的收入数字是你未来的利润数字”这是不是听起来很吓人?要实现这样的改进,你必须创造性地思考,去寻找突破性的解决方案。”
所以,不要说我们只能这样去干,我们必须投入那么多的营销预算。我们要去判断有没有其他更便宜、更快速、更简单的办法。当然这也要求我们回到问题的本质,就是你的“创意核心”是什么?你要验证的假设是什么?我们要提出一个市场参与假说(Market Engagement Hypothesis,MEH),也就是认为做到了什么,我们就能成功,然后去验证这个逻辑。
最后一个:不要轻易放弃。
假设你尚未取得成功,千万不要轻易就放弃了。很复杂的事情,你觉得一把就能搞定,那是不太可能的。你要多试一下,不同的方向去试一下。然后呢,如果完全没搞定,可能你的思路错了,完全翻过来想,还有没有办法去解决?到了最后实在不行再谈放弃。总之就是不要轻易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