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从朋友圈有3天可见的设置后,
“朋友圈”
就变成了一种
得寸进尺的玄学
。
距离「朋友圈3天可见」的设置开发使用,已经过去一年了。如今依然有人,为此愤愤不平。一提起来就有说不完的愤怒,讲不完的故事。
而重点矫情的内容,不过是又伤害了谁的玻璃心,打翻了谁的象牙塔:
“朋友圈仅开放3天,就是不拿我当朋友”
。
每天被“朋友圈3天可见”挡在门外的人,比当年“QQ空间仅对好友开放”拒之门外的人不知道少了多少倍。
QQ与微信的区别在于,
QQ空间
光明正大的将人疏之千里,空间开放要求也精准有力。仅对个人开放、仅对分组开放,单独屏蔽某人,仅主人可见、回答问题可见... ...添加好友时,被添加人拥有「拒绝」按钮和权利,能结结实实的给人当头一棒。
而
微信朋友圈
相对更加温和,把「拒绝」按钮取消,取消「仅主人可见」的封闭性。将朋友圈开放权限也增加了更温和的选项:仅3天可见、仅半年可见、全部。
相对QQ空间来说,微信的产生就是为了能把交际变得更加温和,共享生活更开放。
被屏蔽空间不可见的人,只会悻悻离开,而仅开放3天的朋友圈,却被喷的狗血淋头。
“朋友圈3天可见”的人,有没有自闭症我不知道。但“3天可见”绝对不是什么了不起的问题,
而那些骂“朋友圈3天可见”的人,就是
矫情的自讨没趣
。
1.你怎么看待朋友圈“3天可见”的人?
每一位纠结「3天可见」的人,都会提出一个命理性问题:
“你的朋友圈3天可见,我们还有必要加好友吗?”
这句话,请拿去问老板。
(别欺负老实人,也不是说老板不老实...别喷我,你当我凑字了吧)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朋友圈3天可见?你怎么看?
如果我的朋友圈有这样的人,我真的是想删掉他的。陌生人都可以查看十张朋友圈,那我还干嘛要加你?
有的时候如果说,我碰巧想给一个人找照片的时候,一打开发现是一条灰线,因为他三天没有发东西,就很尴尬啊,那你要朋友圈干嘛?
而且最重要的是,一般都是平时超级爱发朋友圈的人才会设置3天可见,根本不是那种常年不发的人,你平时那么爱发你还憋着,难道不难受吗?
只给三天可见还有一种可能,就是那个人要装神秘你知道吧,因为大部分人的生活是很平淡的,一个新认识你,或者新加你的人,如果看到你平淡的生活... ...
这个时候就有一个好方法,你让他三天可见,就让他对你产生无限的幻想,就觉得这个人可能很精彩,你知道吧。
还有人认为:
这样的人的话,就非常不适合交朋友,防着我的感觉。
好像没有把我当作真的那种好朋友一样,人与人之间少了点真诚那种感觉。
关于“3天可见”这件事情,每一位路人都能脑补出来各种原因,说出来还头头是道。
但是,你觉得有没有一种可能,那个人什么都没有考虑,只是简简单单的认为:
三天前的朋友圈配不上现在的我,恍然回首自己能当场犯尴尬癌。
然而每一条朋友圈都是:删之可惜,留之无味。只有设置3天可见,等它一条条隐藏消逝。
或者,3天可见的这些人,就是QQ空间设置仅主人可见的人。
朋友圈的你,是真实的你吗?
【未设置3天可见的路人】我有一个号是真实的自己,有一个号全是假的我。我是一个极度保重隐私的人,我老觉得私生活不能给别人看到。
【未设置3天可见的路人】
朋友圈就像现在的marketing一样,就像广告一样,他没有必要展现完全的自己。
——图片来自“拜托啦学妹”
如果每个人都把朋友圈当作广告营销一样,当然不会设置3天可见。这让蝉主想起东野圭吾的一句话:
你看到的只是别人想让你看到的
。
如果看到的都是被精心安排过的广告,那为什么还要有执念于别人的朋友圈呢?
2.朋友圈3天可见,你的朋友1天也不想看
朋友圈刚被开发出来的时候,发朋友圈成为了一场潮流。
病毒式存在于我们身边,每个人就像感染了一种新的传染病。
吃饭、睡觉、玩晒朋友圈,喝水、上班、看电影也要晒朋友圈。就像以小时为单位的日记,60分钟一次,一次9张图。
而每天收到朋友最多的评论:
能不能不要刷屏了、少发点、怎么又在刷屏?
真的朋友真的一条都不想看见,睁眼闭眼都能感受到你傻乎乎的样子,朋友圈还是你阴魂不散,朋友们真的累了。点赞狂魔,有时候都会绕过你。
无聊的时候多刷一会朋友圈,倒退一个星期恨不得都是那几个人的消息。终于3天可见解救了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