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30年代,苏联在开启了雄心勃勃的大舰队计划。但是苏联薄弱的造舰工业让这个计划实行起来磕磕绊绊。这时,引进外国先进的舰艇设计与建造技术就成了现实选择。
这样的引进工作中,驱逐领舰是一个重要领域。最初,苏联人看上了法国空想级驱逐舰。但是高卢人的漫天要价让苏联人不得不放弃。考虑到之前和意大利在舰船合作的良好记录,苏联再度决定从意大利引进驱逐领舰技术。
1935年,意大利奥兰多造船厂和苏联政府签订了建造“高速侦察舰”并转让技术的合同。该型舰被苏联称为20I型驱逐领舰(I是俄语Импротный,进口型的缩写)。1937年,该型驱逐领舰首舰开工,以乌兹别克苏维埃共和国首都命名为“塔什干”号。这就是《战舰世界》中S系九级驱逐舰“塔什干”号的原型。
《战舰世界》中的“塔什干”号
“塔什干”号以意大利罗马领袖级轻巡洋舰为设计蓝本。该舰标准排水量为2810吨,采用了13万马力的主机。这种功率远大于一般驱逐领舰的主机让“塔什干”号在试航时达到了43.5节的惊人速度。“塔什干”号计划回国后舾装苏制舰载武器,但她的火控系统却是意大利伽利略公司生产的光学设备和指挥仪。这些仪器的技术水平明显高于苏联当时国产的同类设备。
在意大利船厂完工,正在试航的“塔什干”号,靠近舰艏的舰名隐约可见,舰载武器均未安装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世纪30年代后期,苏联和意大利法西斯政府关系开始恶化。20I型驱逐领舰随之仅建成一艘,后续舰建造计划取消。由于西班牙的佛朗哥政权封锁了直布罗陀海峡,“塔什干”号无法北上,因此“塔什干”号于1941年被迫直接加入了黑海舰队。在为其配备的双联装B-2LM型130毫米舰炮到位之前,“塔什干”号曾经短暂装备过老旧的单装B-13型130米舰炮。“塔什干”号一直保留了出厂时的意式蓝色涂装,和一般红海军舰艇的暗灰色涂装区别明显。因此塞瓦斯托波尔市民和黑海舰队水兵给“塔什干”号起了个“蓝色巡洋舰”的雅号。
安装B-13型单装130毫米舰炮的“塔什干”号
卫国战争爆发以后,“塔什干”号在黑海非常活跃,完成了很多次护航和撤离任务。著名的塞瓦斯托波尔保卫战中,“塔什干”号将大量的伤员难民,以及文物长卷油画《塞瓦斯托波尔保卫战1854-1855》成功撤离到新罗西斯克。
最终安装了B-2LM型双联装炮塔的“塔什干”号
1942年7月1日,“塔什干”号的舰长和政委被授予红旗勋章。然而就在第二天,早已是纳粹眼中钉肉中刺的“塔什干”号遭到德国轰炸机的报复性轰炸,被炸沉在港口内。随后两年间,德国人密集的空袭让“塔什干”号无法打捞。直到1944年,“塔什干”号严重破坏的舰体才被打捞出水,并送往尼古拉耶夫解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