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规划#
合肥高铁“朋友圈”越来越大 !
2014年11月12日10时21分,高铁G7227次停靠1号站台,成为合肥南站首趟进站高铁。“10年前,我开着第一趟高铁进入合肥南站。”回想那天,合肥机务段指导司机韩军心中仍会澎湃如昨。彼时,合肥南站日开行列车仅7对。
2024年12月26日,沪苏湖高铁开通运营,合肥可以不走南京,转由芜湖、宣城、湖州抵达上海。合肥新增途经沪苏湖的列车达到16趟,再添一条新的入沪高铁通道。2025年1月5日调图后,合肥南站图定高铁更是达到了246.5对,合肥高铁“朋友圈”越来越大。
按照《规划》,合肥市将保障上海-重庆-成都高铁、合肥-新沂高铁、合肥-信阳等高铁合肥段建设空间。
优化铁路枢纽布局,支持合肥站、合肥南站、合肥西站三大客运枢纽建设和提升;保障肥东站、肥西站、合肥北城站、新桥机场站、水家湖站、巢湖站、巢湖东站、庐江西站等建设空间,构建互联互通的铁路客运枢纽体系。
合京通道、合郑通道、合武通道、合港通道、合福通道、合杭通道、合沪通道,加上在建的合青通道、合雄通道、沿江通道,合肥正加快推进高铁网络由“米字型”向“时钟型”演变。未来,随着规划的合康通道、合温通道建设实施,合肥“时钟型”高铁大枢纽格局有望再进一步。届时,从合肥出发,高铁可以直达更多的地方。
2024年,合肥“海陆空”物流通道全方位出击,拿下亮眼的“成绩单”。其中,中欧班列(合肥)发运量再创新高,全年累计发运909列,较2023年同期增长4.72%,构建起合肥与欧亚大陆经贸往来的坚实桥梁。
在支撑铁路物流发展方面,《规划》保障合肥北站扩建工程及陆港货运枢纽建设空间,预留合肥货运东绕线、合肥国际港务区货运枢纽建设空间。
2014年11月12日10时21分,高铁G7227次停靠1号站台,成为合肥南站首趟进站高铁。“10年前,我开着第一趟高铁进入合肥南站。”回想那天,合肥机务段指导司机韩军心中仍会澎湃如昨。彼时,合肥南站日开行列车仅7对。
2024年12月26日,沪苏湖高铁开通运营,合肥可以不走南京,转由芜湖、宣城、湖州抵达上海。合肥新增途经沪苏湖的列车达到16趟,再添一条新的入沪高铁通道。2025年1月5日调图后,合肥南站图定高铁更是达到了246.5对,合肥高铁“朋友圈”越来越大。
按照《规划》,合肥市将保障上海-重庆-成都高铁、合肥-新沂高铁、合肥-信阳等高铁合肥段建设空间。
优化铁路枢纽布局,支持合肥站、合肥南站、合肥西站三大客运枢纽建设和提升;保障肥东站、肥西站、合肥北城站、新桥机场站、水家湖站、巢湖站、巢湖东站、庐江西站等建设空间,构建互联互通的铁路客运枢纽体系。
合京通道、合郑通道、合武通道、合港通道、合福通道、合杭通道、合沪通道,加上在建的合青通道、合雄通道、沿江通道,合肥正加快推进高铁网络由“米字型”向“时钟型”演变。未来,随着规划的合康通道、合温通道建设实施,合肥“时钟型”高铁大枢纽格局有望再进一步。届时,从合肥出发,高铁可以直达更多的地方。
2024年,合肥“海陆空”物流通道全方位出击,拿下亮眼的“成绩单”。其中,中欧班列(合肥)发运量再创新高,全年累计发运909列,较2023年同期增长4.72%,构建起合肥与欧亚大陆经贸往来的坚实桥梁。
在支撑铁路物流发展方面,《规划》保障合肥北站扩建工程及陆港货运枢纽建设空间,预留合肥货运东绕线、合肥国际港务区货运枢纽建设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