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使君碑》,全称《禅静寺刹前铭敬使君之碑》。
东魏正书碑刻。
兴和二年(540)立于长社。
碑文长达二千五百余字,可谓洋洋大观,且无漫漶,刻工极为精严,颇能传达原书笔意。
《敬史君碑》与《张黑女墓志》有相契合处,清人所著的《金石萃编》有所记载。该碑刻,书法婉雅朴厚,古气磅礴,上承魏体之精华,下开唐楷之先声,堪为欧褚前驱,是书法艺术由魏碑向唐楷转型的过渡时期的代表作品,对后面的唐楷的形成影响极大。
《敬史君碑》刻于东魏兴和二年(公元五四〇年),乾隆初年出土,置于河南长葛县陉山书院。清代以降,书家多以其用笔趋圆,如杨守敬《学书迩言·评碑》(谢承仁主编《杨守敬集》第八册,湖北人民出版社,1988)称其:“变方为圆暗用篆意,而流美无对。”《激素飞清阁评碑记》云:“六朝人正书多隶体,此独有篆意,古厚精劲,不肯作一姿媚之笔,自是老成典型。”又以其启隋唐之风,如王昶《金石萃编》卷三十录沈青崖跋《敬史君碑》云:“自晋趋唐,为欧、褚前驱。居然古气磅礴。”康长素《广艺舟双楫》卷三《取隋第十一》论隋《龙藏寺碑》曰:“隋碑渐失古意,体多闿爽,绝少虚和高穆之风,一线之延,惟有《龙藏》。《龙藏》统合分隶,并《吊比干文》、《郑文公》、《敬使君》、《刘懿》、《李仲璇》诸派,荟萃为一。”
1973年,此碑拓片应邀赴日本展出,引起日本友人的广泛赞誉。中外书法界公认此碑是魏碑中的瑰宝,是《龙门二十品》之外的“品外之品”,被认为是唐楷的前驱。
虽然对唐楷影响最大,但是因隶书过度或魏晋楷书影响,不仅有严整气息,也不乏古朴稚气,加之保留了隶意行意,显得意趣盎然。
业务联系电话:15899791715
————中国书法网微信公众平台————
关注热点,传播最及时的书画资讯;
坚守传统,打造专业书画权威平台。
投稿及广告推广合作请联系:
廖伟夫 13510562597(可加微信)
QQ:19689887
邮箱:[email protected]
往期经典
(直接点击标题可进入浏览)
书画高清资料
起居何如——米芾手札高清全集
倾仰情深——赵孟頫手札高清大图全集
起居佳胜——苏轼手札大全
虽远为慰——王羲之传本手札墨迹十三帖
极感远意——黄庭坚手札大全
名家访谈
【对话名家】補砚斋访谈录
【名家面对面】系列专访之一 —— 石开先生访谈 (上)
【名家面对面】系列专访之一 —— 石开先生访谈 (下)
经典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