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情人节当天,北京迎来大雪。人都说瑞雪兆丰年,
北京的土地市场却一改2019年的“沉闷”,情人节当天揽金196.8亿元。
仅仅4天,两场土拍让北京的土地市场拿到了276.85亿元,溢价率34.24%,
规自委在土地政策上的放松也为房企提振信心,北京市场呈一片“看好”态势。
为了抗击疫情,央行释放了几万亿的流动性,几乎与当年“四万亿”看齐,疫情过后,房地产大反弹要开始了吗?保障经济增长,又要把房地产拎出来了吗?
房地产包括住宅和商业地产,其中以住宅为主,住宅和商业地产的周期具有一致性。
房地产兼具消费品属性(居住需求,包括首次置业的刚需和第二次置业的改善性需求)和金融属性(投资或投机性需求,在价格的博弈中获得价差,并且可以加杠杆)。
影响房地产周期的因素包括经济增长、收入水平、城市化进程、人口数量和结构等长期变量,也包括利率、抵押贷首付比、税收等短期变量,还包括土地政策等中期变量。
因此,房地产周期可以分为长中短周期,长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
从房地产的供需角度看,人口、金融均属需求侧因素,土地则属于供给侧因素,人口、金融、土地综合决定房地产周期。
衡量房地产周期的指标包括销量、价格、开发商资金来源、土地购置、新开工、投资、库存等,衡量房地产市场泡沫化程度的指标包括房价收入比、租金回报率、空置率等。
如此纷繁复杂的数据,从基本面看,就是看三点:房地产长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金融是杠杆,土地是供给,人才是房地产最根本的需求。房地产长效机制的根本是确立人口流动趋势,顺应经济规律,发展都市圈,然后根据人口流动趋势人地挂钩,进行土地供应,实现供求平衡。北京作为首都,是全国人口不断汇集之地,如果不供给土地,不持续的增加政策性住房,北京的房价憋不住多久;
由于商品房具有消费升级属性,且产业链条长,因此,房地产市场的销量、土地购置和新开工投资是重要的经济先行指标。
一轮完整的房地产短周期为:
政策下调利率和抵押贷首付比,居民支付能力提高,房地产销量回升,商品房去库存,供不应求,开发商资金回笼后购置土地,加快开工投资,房价上涨,商品房作为抵押物的价值上涨会放大居民、开发商和银行的贷款行为;
当房价出现泡沫化,政策上调利率和抵押贷首付比,居民支付能力下降,房地产销量回落,商品房库存增加,供过于求,开发商资金紧张,放缓购置土地和开工投资进度,房价回落,商品房作为抵押物的价值缩水会减少居民、开发商和银行的贷款行为。
在这个过程中,情绪加速器、抵押物信贷加速器等会放大房地产短周期波动。
美国经验表明住房金融政策与住房市场波动密切相关。
上一轮美国房地产泡沫开始于2001年美联储的低息政策刺激:
2001—2003年,美联储
连续13次降息,累计降息5个百分点。
至2003年6 月,基准利率降至1.00%,美联储的低息政策一直延续到2004年上半年。
在此期间过低利率刺激抵押贷款大幅增加,从而造成了房地产泡沫。
随后美联储的连续加息则刺破了美国房地产泡沫。
2004—2006年,美联储连续加息17次,累计加息
4.25
个百分点,直至
2006
年
6
月基准利率升至
5.25%;
而美国标准普尔/CS10个大中城市房价在2006年6月到达历史高点之后开始连续下跌, 说明美联储加息政策是刺破美国房产泡沫的主要原因。
中国的房地产,又转回了这个十字路口。这个情人节,有人似乎已经做了新的选择。
找到我们:
网站:http://www.bizreview.cn/
微博&推特:@商业共识(八倍信息量,实时快更新)
微信:商业共识(最值得关注的领导人精华)
头条,百家号,steemit,FB主页...同上
FB群组:
https://facebook.com/groups/342238079794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