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有养
以视频形式呈现优质育儿、父母教育内容,推荐高品质成长教育资源。助力中国新一代父母升级,由著名主持人周洲匠心出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丁香妈妈  ·  宝宝脚底爱出汗,是怎么回事? ·  昨天  
常青藤爸爸  ·  开学一忙,居然把这么重要的事儿给忘了…… ·  昨天  
科学家庭育儿  ·  「开学+换季」衣服怎么买最划算?进来抄作业~ ·  2 天前  
科学家庭育儿  ·  第一批买学习机的妈妈,已经后悔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有养

疫情重塑中国家长十大教育观念

有养  · 公众号  · 育儿  · 2020-02-27 14:00

正文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 少年商学院

ID: youthMBA


2020年的这个春节假期漫长到令人窒息,没有庆祝,只有静默。对家长朋友来说,没有人再讨论学区房与“起跑线”。所有人都回到原点,关注生命,关心健康。

我们为逝去的生命致哀,为患病的人们祈福;我们停下来复盘自己的人生——特别是过去狂奔的岁月里,那些弥足珍贵但却疏忽了的东西。 我们的观念正在潜移默化发生诸多改变,或主动或被动。

-01-
诚实教育

“如果再来一次,我还是会说。 李文亮生前这样说。

这位普通的医生忠于自己内心,从一而终。他为诚实付出了代价。当诚实成为这个世界的英雄主义,他的死亡愈显悲壮。钟南山老先生提及李文亮医生时,亦是难掩泪眼与伤心。


对李文亮最好的悼念,是将诚实的品格传递传承下去。从小给孩子种下一颗种子,告诉他,今天不仅要在学校和生活的日常诚实,未来更要视正直与诚实为第一原则,无论何时何地,不畏强权,不惧黑暗。

我们也要警醒自己,永远不要变成自己憎恶的那种人—— 一边在网上悼念或感恩着李文亮们,一边把孩子拉到一边告诉他要学会“明哲保身”。
-02-
思辨教育

当疫情风暴来到移动互联世界,和扑朔迷离的政治话语体系时,消息与数字满天飞,真假难辨,是非难分。

与其把我们可能是二手三手的消息转述给孩子,不如和孩子一起提升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与科学素养, 不盲从、不人云亦云,学会提问,勤于质疑,分清事实与观点,并追根溯源,去辨识、推演、论证你所看到的一切。


思辨教育,是中国家长必须更加重视的一道命题,它比孩子考100分或买学区房要重要100倍——尤其在复杂的世界里,很多时候它更是一种生存本领。

-03-
医学通识教育

疫情让我们和孩子深入探讨医生这个职业。

万千医生在一线奋战,且不断有牺牲。他们的底层思维简单而坚固——医学存在的理由是生命第一,说白了就是——让病人活着。他们大都有着坚定的使命感与价值观,令人敬佩。

有人说疫情让更多的家长未来不敢让孩子学医,我对这句话不以为然。 一来,想操控孩子未来的家长可能最后是双输; 二来,此类家风的家庭,本就不是学医这块料。


真正有医学志向的家庭,敢让孩子做自己,且可能恰因这个世界的不确定性,和现代医学的局限性,而更坚定自己的选择与信仰。
-04-
信息素养教育

当孩子走过来,问从早到晚都捧着手机的你——到底发生了什么而让你或悲愤或焦虑或偶尔欣慰的时候,千万不要试图用一句“你还小,不懂”来打发或搪塞他。我们的孩子都是信息社会的“原住民”,他们更有权利了解这个世界正在发生的一切。

让孩子和你一起利用电子设备,来高效查询信息——譬如每日新增确诊人数的图表;

来思辨和评价信息——譬如红十字会的行为;

来灵活使用信息——譬如为微博上或朋友圈一些求救者提供匹配的帮助信息与资源吧,孩子的表现将超出你的预期。


如果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想表达自己观点,且观点新颖大胆,甚至触及某种不可明言的禁区,亦不必视之为洪水猛兽。出于安全保护,你未必会把孩子的观点现在就传播出去。但是要谨记不能因噎废食。 创造性表达是信息素养较高的层次。
-05-
死亡教育

你如何和孩子讨论湖北成百上千人因新冠肺炎而死亡? 你如何给孩子解释“封城”和家家户户闭门而不出?若你我也不幸感染病毒且危重,现在想写封遗书给家人与孩子,你会写些什么?

死亡教育一直是中国人的禁忌。过去只有在每年清明节的时候,互联网与自媒体才会多一些讨论。但今天这种因恶性病毒而死与自然死亡又是不同的,一切都是猝不及防,就像人们常说的“不知道明天与意外哪个先来”。


所以,未来抛开禁忌,多和孩子聊聊死亡吧。 教育的本质说到底就是生命教育——培养完整的人,尊重生命,尊重个体,而死亡是生命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06-
合作力教育

没有合作,湖北独靠自身医疗系统难以收治如此多患者;没有合作,雷神山火神山医院的所谓奇迹就是天方夜谭;没有合作,瞒报自己行程与病情的人将可能导致疫情防控功亏一篑。

我们常说要提高孩子的智商(IQ)、情商(EQ)、财商(FQ)、逆商(AQ)等,在我看来,“合作商”(WeQ)被忽略了,它极为重要。世界名校录取新生时,非常重视学生的领导力与团队合作能力。但由于中国现代社会信任成本的高昂,致使许多人各自都是一条龙,但合作起来可能变成了一条虫。


然而愈是如此,我们愈要告诉孩子合作的重要性。或许我们需要多走一步,教引导孩子辨识谁是值得合作的对象,但是却一定不能阻止他迈出合作的第一步。

-07-
善良教育

我们从小被告知的“善良”,一般指的是助人为乐、尊重他人。但是到了今天,如疫情风暴的复杂世界里,我们和孩子谈善良,需要向下坚守它的底线,向上突破自我设限。

所谓向下坚守底线,正如谷歌的价值观一样, 告诉孩子,不作恶(Do not be evil),也是一种善良。 看看那些借机卖假口罩的人,看看那些为捐赠的救援物资设障的官员,让人心寒。

要让孩子认识到,以后无论在什么样的处境下,都要保持自己的操守跟底线。每个人都可以怀揣成为超级英雄的梦想,但是“改变世界”可以有多个维度,“不作恶、保持善良”也是其中的一种。


所谓向上突破自我设限,就是不要一味教孩子隐忍。中国人喜欢称赞一个人“给人留面子”“不捅破”,并把之称之为善良的一种。我们不应当把这种观念传承给孩子。

真正的善良是不冒犯别人,但也不委屈自己。 什么叫委屈自己?对某个观点明明不认同,却又点头;对某件事情明明有意见,却还要执行。委曲求全,压抑了自己,同时也没解决问题,既不利己也不利人。
-08-
亲情教育

中国人历来是内敛的,不善于表达爱的——特别是亲人之间。但是现在,从被刷屏的豆瓣上一个武汉女孩的真实日记,到许许多多新冠肺炎家庭成员的口述或媒体报道,我们更加理解了什么叫做“生死相依”。

这种时刻,没有什么东西比亲情更珍贵,没有什么力量更亲情更强大。

现在的疫情没有特效药,所谓“治愈”,大抵是自我修复。医疗的作用其实是创造条件,赢取时间,支持生命的自我修复。在这个过程中,亲情与鼓励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从今天开始,大胆表达对家人的爱吧。 大多数人这段时间都是闭门不出,是否已经太久没有和父母打过这么久的牌了,太久没有吃过这么多顿家乡饭了,太久没有和另一半及孩子如此形影不离了(其实很多人不是“太久没有”而是“第一次”)。

未来回头看,这是多么难能可贵值得珍惜的时光。
-09-
新财商教育

和不善于表达爱一样,中国人还羞于谈钱——尤其是和孩子谈钱。 很多父母把财商教育狭义地理解为“教孩子赚钱”,担心他太早沾上“铜臭味”,诸如此类。

这其实是一种误解。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