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毕凯今选
由毕凯医药为您每周跟踪PUBMED十大瘤种最新前沿进展,编译制作,每日分享推送,希望我们的一点点绵薄之力,能为临床助力,做医生的朋友,做患者的帮助!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南京日报  ·  场面惊险!黄山风景区紧急公告 ·  4 小时前  
岚山发布  ·  起猛了!一夜之间,岚山变“花海”! ·  2 天前  
岚山发布  ·  起猛了!一夜之间,岚山变“花海”! ·  2 天前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  ·  中古史荐读|童强:从士族到进士——古代艺术家 ... ·  2 天前  
史事挖掘机  ·  1979年河南教师平整土地,挖出九千年前国宝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毕凯今选

【肠言道】250205

毕凯今选  · 公众号  ·  · 2025-02-05 17:45

正文



肠言道

《西方饮食如何阻碍肠道微生物的表观遗传变化,以及与溃疡性结肠炎和结直肠癌的关系》一文,发表于2024年《Biomolecules》期刊,研究了西方饮食对肠道微生物群的影响,以及这些变化如何通过表观遗传机制促进溃疡性结肠炎(UC)和结直肠癌(CRC)的发生。研究重点在于探讨西方饮食模式中低短链脂肪酸(SCFA)的摄入如何改变肠道微生物群,并进一步通过表观遗传调控影响宿主的免疫系统和健康。


•  饮食引起的肠道微生物群变化: 西方饮食中的高脂、低纤维特征导致肠道微生物群失调,减少了有益菌群的数量,增加了促炎症细菌,进而诱发慢性炎症反应。

•  表观遗传变化: 肠道微生物的代谢产物通过影响宿主的表观遗传修饰,如甲基化和乙酰化,进而调节宿主基因的表达,这些变化可能在细胞分裂中得以传递,并持久性地影响宿主的免疫反应。

微生物群与溃疡性结肠炎及结直肠癌的关系: 研究发现,西方饮食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群,促进促炎症信号通路的激活,这一过程与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密切相关,长期的炎症反应也为结直肠癌的发生提供了条件。


西方饮食通过改变肠道微生物群的组成及其代谢产物,诱导宿主的表观遗传变化,进而加剧溃疡性结肠炎的炎症反应,并增加结直肠癌的发生风险。该研究为通过改善饮食结构、恢复肠道微生物群平衡,提供了潜在的干预策略,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Majumder A, Bano S. How the Western Diet Thwarts the Epigenetic Efforts of Gut Microbes in Ulcerative Colitis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Colorectal Cancer. Biomolecules. 2024 May 29;14(6):633. doi: 10.3390/biom14060633. PMID: 38927037; PMCID: PMC11201633.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