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最近是否有看国际新闻,主要就是关于俄美在谈判桌上分食乌,这个结果可能2年多前没有人会往这个方向去想象,但是特上台之后,基本上否定了之前的全部政策,老美依然强硬,但是强硬到另一个方向去。
这场战争要结束了,但是总有人需要买单,之前欧美哇哇资助乌克兰,现在老美居然伸手问乌要钱了。说之前的援助不是白给的,连本带利3500亿美元。而斯基说之前答应给2000亿,但是到账才700亿而已,高利贷都不至于这么翻倍来。
这钱乌方敢不给吗?很明显不敢。明明没有拿那么多,却要翻倍还债,不是说好肩并肩,支持我到底么?怎么说刹车就刹车,说还钱就还钱?
比较尴尬的是欧洲几个国家,也掏了那么多援助,到底好不好让乌方还钱呢?开口就显得不正确,不开口就自己吃哑巴亏。
上周阴间滤镜始祖BBC,破天荒地不加滤镜给中国做了一个非常正面的宣传。全片除了吹捧,就是吹捧,一句恶意的话都没有,一个阴间镜头都没有。
传统黑子彭博社,也开始唱好中国,让人措不及防
回到国内,尽管
眼前的大环
境还没有明显回暖,但是全球状况里,似乎我们还是属于利好的。
去年我们秀了几把肌肉,又东风快递精准命中,又六代机,最近有人工智能领域重大突破,在封锁顶级GPU产品的前提下,搞出了不亚于CHATGPT的DS人工智能,利空当然有,但是利好的消息可以说是接踵而来,相比低端制造业的转移,我更相信高新企业才是我们的未来,那种内卷到爆的行业,应该出去卷别人,我们尽可能地研究汽车,芯片,人工智能,生物医疗,高精制造业等这些还拥有较高利润的产业。
虽不是全面转型,但是也是迫在眉睫,生产力与人民日益渴望更高收入要匹配。
举个例子,发达国家里的佼佼者,瑞士,他们就不赚辛苦钱,全都是银行金融,高精机械,高端手表,生物制药,都是暴利中的暴利,只有高门槛的行业,才会带来高利润,才会改善社会福利,低端制造业只能长期和三哥,越南等竞争,这个阶段需要过渡,但是不能长期那样。
回到20年前,我们的低端制造很受欢迎,但是20年前的收入,你愿意接受吗?
这10年,到了我们到底是往上走,还是往下走的节骨眼上了,世界不存在一起变强的,我强你就弱,我弱你就强。
要么走上桌,要么被端上桌。
综合最近几个月发生的大事小事,我还是谨慎乐观去看待当下和未来的。
-------------------------
往期精华文章导读:
本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庞门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