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谭浩俊
谭浩俊的个人公众号——浩言俊语,发布财经评论、股市预测与分析。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谭浩俊

中国人寿业绩大幅下滑,白马还有成色吗?

谭浩俊  · 公众号  ·  · 2019-02-01 09:11

正文

【原创】


中国人寿业绩大幅下滑,

白马还有成色吗?


(非特别标注,文章皆为谭浩俊原创)


1月29日晚间,中国人寿披露了其2018年的业绩预测,其预测中称:2018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比2017年减少约161.26亿元至225.77亿元,减少约50%至70%。扣非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减少161.95亿元至226.73亿元。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严重的业绩下滑,以至于利润比2017年减少一半以上,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国人寿在股票投资上出现问题了。根据2018年半年报,中国人寿披露的权益类投资金额为4167亿元。其中,股票类投资金额为1730亿,占比达到了41.52%,基金类投资1074亿,占比25.79%,银行理财类产品投资375亿,其他权益类产品987.17亿。而2018年,股市的表现是让每一位投资者都要发疯的一年,基金几乎全军覆没。自然,中国人寿的股票投资也讨不了便宜,不可能有好的收益。因此,利润下降是必然的。


在商誉减值雷声隆隆,踩雷者络绎不绝的大背景下,又冒出中国人寿这只“黑天鹅”,对投资者来说,无疑是屋漏偏逢连日雨,没有一点招数。因为,作为股市的绩优股、白马股,中国人寿带给投资者的一直是阳光而正面的形象,是值得价值投资的榜样类公司之一。投资中国人寿,只要有耐心,绝大多数投资者都能获得满意的回报。然而,过去的2018年,中国人寿带给投资者的已经无法用“失望”来形容,而应当用“灾难”来比喻,有多少投资者能够承受得了这样的“黑天鹅”方式。



事实也是,对中国人寿来说,它不同于一般的上市公司。一般的上市公司,主要通过投资实业、研发产品、提高技术含量、拓展消费市场等形成效益。中国人寿的前端是推广保险、出售保险产品,与广大居民密切关联,后端是将保险资金投资增值。否则,一旦需要支付,就无力承受。因此,中国人寿的投资方向、投资目标、投资方式、投资标的、投资效益就显得极其重要。一旦投资不成功,或者投资出现风险,或者达不到预期收益,都有可能使保险赔付、支付等出现问题。很显然,2018年对中国人寿来说,是一次不小的打击,如果单凭这一年的投资情况,中国人寿很快就会出现支付风险。


好在这样的现象毕竟极少见,按照中国人寿以往的投资经验和效益,总体还是不错的。2018年不具普遍性,也没有必要过分焦虑。但是,对中国人寿来说,却需要认真思考和分析,尤其在投资的组合方面,要有更加科学和合理的方法,要既能实现增值,也要不存在大的风险。只有这样,保险资金才能保值增值,才能避免出现兑付风险。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