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经济研究
发布经济学研究会议信息、经济学研究前沿进展信息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  雷克萨斯承诺“销量超3万就国产”,13年后终于落实 ·  昨天  
运营研究社  ·  《小红书种草与转化实战手册》包邮送,真香! ·  2 天前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  纽约大力度“吸金”,伦敦已经买不到黄金了 ·  2 天前  
人生资本论  ·  罕见硬刚!中国退无可退,历史性开打启动 ·  2 天前  
并购优塾产业链地图  ·  【研讨会】3月14-16日,并购六条重大机遇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经济研究

王镝、章扬:企业数字化转型、策略性绿色创新与企业环境表现

经济研究  · 公众号  ·  · 2024-12-11 19:25

正文



文章标题:

企业数字化转型、策略性绿色创新与企业环境表现

作者及单位:

王镝,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北京大学公共治理研究所;章扬,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科学学院

本文引用格式:

王镝、章扬,2024:《企业数字化转型、策略性绿色创新与企业环境表现》,《经济研究》第10期。



点击文末的“阅读原文”可下载本刊自创刊以来登载的所有论文


//
选题背景和意义


在全球自然环境问题愈发严峻的背景下,如何推动绿色转型发展、改善环境表现已成为世界各国公共政策的重要目标。党的十八大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来,我国政府始终高度重视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也提出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的要求。企业作为践行绿色发展的重要支柱,面临“在不大幅降低产能的情况下减少环境污染”的挑战。另一方面,2021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提到,“要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在此背景下,企业数字化转型成为当前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重中之重。企业逐渐开始将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及大数据等数字技术应用于生产经营过程中,希望通过数字化转型优化企业管理结构、提升企业生产能力、提高企业环境表现。此外,绿色金融的发展也为企业绿色转型提供了有利条件。2024年1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要求大力发展绿色金融,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融资支持。因此,如何在数字经济背景下推动企业绿色发展,通过绿色金融促进企业绿色创新以改善企业环境表现,为绿色发展提供有利的科学支撑成为亟待研究的现实问题。
在企业绿色转型背景下,绿色金融产品的蓬勃发展为企业的绿色创新提供了巨大的资金激励。 结合绿色创新自身具备的检验难度大、检验周期长等特点,企业进行绿色创新的动机、效果等更应受到关注与监管。 尤其是2021年《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评价方案》发布后,绿色金融工作被纳入银行的考核评价体系中,银行对于发行绿色金融产品的激励显著提升。 在企业绿色创新监管仍需完善的背景下,上述方案对于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值得探究。
//
主要内容和结论


本文以2009—2022年中国A股4748家上市企业为样本,借助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包含调节效应的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环境表现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 研究发现: (1)企业数字化转型显著提升了企业的环境表现和绿色创新,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和技术实践应用对企业环境表现均起到了积极作用。 (2)在政企之间存在信息壁垒、创新监管政策滞后的背景下,企业存在策略性绿色创新行为; 企业数字化转型加强了企业实质性绿色创新行为,进而增强了企业环境表现。 (3)绿色债券带来的巨大资金激励抑制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于企业实质性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进而减弱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环境表现的促进作用。 (4)相较于非国有企业而言,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环境表现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 在较大的资金激励下,非国企更倾向于采取策略性绿色创新行为,国企更倾向于采取实质性绿色创新行为。 此外,在绿色债券资金激励下,制造业企业、非重污染行业更倾向于采取策略性绿色创新行为,非制造业企业、重污染行业则更倾向于采取实质性绿色创新行为。
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验证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环境表现和企业绿色创新的提升作用,识别了企业的实质性绿色创新和策略性绿色创新,提出了在绿色债券带来的巨大资金激励下,企业数字化转型及其部分细分领域对于企业实质性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被扭曲,从而影响了企业环境表现。本文为进一步落实企业数字化转型战略、针对性制定企业数字化转型方案和完善绿色创新监管体系提供了支撑。
//
政策启示和建议


第一,继续扶持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同时着重提升政府的数字化能力。由于企业数字化转型对资金、技术等需求较高,政府应当出台相应政策缓解企业尤其是非国有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压力,促进企业加快转型步伐。由于政企间存在信息壁垒,政府部门应积极引进和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化工具,提高其数字化能力。此外,应进一步加强数字政府建设,推进首席数据官等制度建设,建立健全数据的汇聚、治理、共享、开放、应用和信息化统筹工作机制,创新数据共享开放和开发利用模式,提高政府数据治理和数据运营能力,确保政企间的信息充分交流融合。
第二,继续推广绿色债券等绿色金融市场化融资工具,进一步扩大绿色债券的市场规模,缓解企业绿色融资压力,提升企业绿色研发能力。目前,中国发行绿色债券的综合成本优势并不明显,导致发债动力不足。同时,发债主体单一、种类匮乏、覆盖行业范围较窄等制约因素仍然存在。为此,需要继续扩大绿色债券的市场规模,尽快建立绿色债券的顶层设计规划。政府需要出台更多的激励政策,如在合适的范围内降低绿色债券利率、实施减税及免税、在绿色债券存续期内延长补贴期限、提高贴息标准等,以缓解企业绿色融资压力,降低绿色债券发行成本。此外,应推出能够满足国内外更多区域、更多领域、更多产业类型的绿色债券种类,尤其是针对绿色创新的绿色债券,可持续地推动中国企业尤其是关键战略性产业领域的企业提升绿色创新能力,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