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本刊记者 大食
在完成收购尼斯俱乐部之后,郑南雁留起了长发,衣着也更加休闲。他希望让自己看起来不那么严肃,更像一个足球领域的人,而不是一名精明的企业家。
尼斯的时间已经是晚上7点多。这座法国南部城市正沐浴在金色的夕阳中。这是4月的最后一个周末,从地中海吹来的南风,带着咸咸的湿气,弥漫着安联·里维埃拉球场内外。法甲尼斯足球俱乐部的这座主场,几个小时内陆续涌入了数万球迷。他们绝大多数是附近的居民,也是球队的忠实拥趸。
当天晚上8点,尼斯将在主场迎战巴黎圣日耳曼足球队,所有人都在等待着这场法甲焦点战。一部分球迷聚集在球场西侧的空地上,高唱尼斯队的助威歌曲。大多数人则等候在球场四周,欣赏高跷小丑和爵士乐队的表演,或者到球队专卖店购买看球道具。
一支百人队伍身着整齐的尼斯主场队服,高举尼斯队旗,穿过人群,来到球场西侧,不时有人高喊:“Issa Nissa(尼斯加油)!”很多当地球迷微笑着停下脚步,用“Issa Nissa”回应这群来自中国的球迷。他们好奇地观察、议论着这些中国人。
中国球迷团的领头者郑南雁留着长发,穿着全套尼斯红黑队服,身上还披着一块尼斯队旗。他的声音最大,每次喊完口号,都要张开身上的队旗,在人群中转一下,引人注目。他似乎已经完全融入到尼斯的球迷之中,与当地的狂热球迷没什么区别。与他一同高喊口号的尼斯球迷并不知道,这个中国球迷正是他们俱乐部的老板。
资深球迷
“是的,我首先是一名球迷!”当有机会购买尼斯队的时候,郑南雁毫不掩饰对拥有一家足球俱乐部的渴望。他是铂涛集团联席董事长,从小爱好足球。
郑南雁位于广州海珠区的办公室墙上,挂着多件球衣和足球纪念品,包括梅西的巴塞罗那队服和巴洛特利签名的尼斯球衣。
作为尼斯球迷,郑南雁数次专门飞往法国看比赛。尼斯俱乐部总经理朱利安已经陪郑南雁看过多场主场的比赛。他每次看到后者在包厢里激动得手舞足蹈,偶尔还会因为场上糟糕的情况骂几句脏话,都能明显地感觉到郑对足球的热爱。这与他见过的其他投资人不一样。
尼斯俱乐部总经理朱利安 图/本刊记者 大食
在朱利安看来,郑南雁并不是无脑狂热的球迷,他对足球也颇有研究,有自己的看法。今年2月底的一场比赛让他印象深刻。那是尼斯主场对阵蒙彼利埃队的一场比赛,中国演员刘烨被邀请为这场比赛开球。整个上半场,尼斯一直踢得比较被动,0:1落后。下半场开场不久,郑南雁告诉朱利安,主队可能会在65分钟至70分钟之间进球。68分钟的时候,勒比汉为尼斯攻入一球。之后,他又预测主队可能会在85分钟左右再进一球。勒比汉果然在这一时间为尼斯进球反超比分。
这次“神预测”让郑南雁兴奋不已。“下半场开始后,尼斯逐渐有了控球优势,虽然错过了几次进球机会,但一直在制造杀机,我觉得进球是早晚的事。时间点就完全是瞎蒙的了。”郑南雁笑称。不过,他认为在中国的足球投资者中,自己肯定是最了解足球的人之一。
一年前开始启动收购尼斯的谈判之后,郑南雁差不多每隔一个半月就会去尼斯看一场球。其他时候,只要时间凑巧,他都会在电视上观看比赛。“晚上三四点的看不了,现在熬不动夜了。”49岁的郑南雁说。
不过,如果时间往前推20年,他与大多数球迷一样,常常熬夜看球,对于足球的热情,并没有随着时间推移而消逝。
1968年,郑南雁出生于广州荔湾流花湖附近。读小学一年级的时候,他家楼下常常有小孩踢球玩。那时候,大家都很穷,没有钱买玩具,也没有其他娱乐活动,就只好玩足球。几个小孩凑钱买一个最便宜的足球,在职工宿舍楼之间的空地上,搬几块石头作球门,便踢了起来。“这就是穷人的游戏,不过我们都很喜欢。”郑南雁介绍,在学校里,同龄的男孩子课余也大多踢足球。学校的操场坑坑洼洼,还有石头,但每个人都踢得兴起。大家也没有足球鞋,除了少数人穿回力运动鞋,大部分人都是穿着解放鞋甚至凉鞋跑去踢球。足球是他小时候唯一的娱乐,也是他日后几十年最大的爱好。
郑南雁在华南师大附中读中学,住校。那时候,学校食堂装了六七台电视机。他常常和一群同学围在电视机前,看足球比赛。当时比赛直播不发达,更多时候,他们只能看比赛录像和进球集锦。
1982年世界杯预选赛,电视开始有一些直播。每个比赛日,郑南雁都会跑到食堂去看球。最关键的几场比赛,学校在操场安排了公放。中国队与沙特队比赛时,郑南雁和同学敲着水桶和饭碗跑到操场去助威。那时候,操场上放着一台二十多英寸的黑白电视,几百人围着,距离远的同学基本看不清画面,只听到前面的人欢呼,才知道大概发生了什么。
郑南雁成绩不错,后来进入中山大学计算机系学习。每天除了写代码,便是踢球和看球。毕业之后,他在广东省经贸委计算中心工作了两年,1993年创办劳业电脑软件公司,主要开发酒店管理软件。后来又加入携程。2005年,他创办7天连锁酒店,任首席执行官,成为彻底的企业家。工作越来越忙,他看球的频率减少了,但依然会抽空看电视转播的比赛,甚至踢球。
“足球比赛是人类社会不同族群之间一场文明的战争。而且全民都可以参与。比赛赢了,你有足够的荷尔蒙释放,让自己开心;输了,下次再扳回来。”郑南雁介绍,足球也能带动周边消费,是越来越有前景的行业。这也是他决心收购尼斯俱乐部的原因之一。
足球投资人
在完成收购尼斯俱乐部之后,郑南雁留起了长发,衣着也更加休闲。他希望让自己看起来不那么严肃,更像一个足球领域的人,而不是一名精明的企业家。像很多尼斯当地人一样,热血沸腾地支持自己的球队,他很享受这种体验。
2016年4月的一天,好友李建找到郑南雁,问他足球产业是否有前景。李建曾投资郑南雁创立的7天连锁酒店。他长期在美国,对迈阿密和纽约等地传播的体育交易信息了如指掌。
他找到郑南雁的时候,刚刚得知法国足球甲级联赛的尼斯俱乐部正在与投资者接触,便问郑南雁是否感兴趣一起收购这家足球俱乐部。
对于郑南雁来说,拥有一家足球俱乐部是作为球迷的最高体验。“我们这批男生觉得有个球队挺酷的,心理上有满足感。”实际上,从2011年开始,他已感觉到中国体育产业正在变得越来越有前景。在他眼中,那时候,跑步、马拉松如同“中产阶级广场舞”一般开始风靡全国,很多人像疯狂地加入到跑步的阵营中,不惜花费时间和金钱,一些体育装备公司得以迅速发展。而在足球领域,更加直观,越来越多的资本涌进来,市场飞速膨胀。
他开始对体育产业有一些想法,但没有合适的机会,直到李建找来。
当听到李建提供的信息之后,郑南雁觉得应该会很贵,尤其是在当时国内足球投资有些疯狂的氛围中。不过,他兴趣浓厚,立即研究尼斯俱乐部和欧洲足球产业。李建则开始跟尼斯俱乐部官员接触,并安排了一场视频会议。郑南雁第一次与尼斯俱乐部主席让·皮埃尔·里韦尔以及总经理朱利安接触,对俱乐部有了初步了解。5月初,郑南雁和李建飞往法国尼斯,了解更多细节。
对收购尼斯俱乐部产生兴趣后,郑南雁不再只是球迷,而是企业家,首先想到的是会不会亏钱。在尼斯的三天时间里,除了观看了一场尼斯主场的比赛,他们一直在开会。郑南雁多数时候都是倾听者,听让·皮埃尔介绍尼斯俱乐部队员情况、青训建设、财务情况、管理团队和球队计划。他还在法国托人打听、了解尼斯管理团队成员。
在这之前,已经有两拨投资者来到尼斯,希望收购尼斯俱乐部,他们分别来自欧洲和中东。不过,最终因为在球队未来战略上看法不一致,让·皮埃尔和朱利安拒绝了这些投资者。郑南雁在会谈时思维敏捷,支持俱乐部以青训为主的战略,并承诺收购后沿用原有管理团队,不随意干涉球队经营,长期投资。
尼斯俱乐部主席让·皮埃尔·里韦尔
这令让·皮埃尔等人感到非常满意。“在讨论很多细节的时候,会明显感觉到郑南雁对足球的热爱,与很多借助投资足球在媒体上show off(展示)自己的有钱人不同。”朱利安称,这个“爱笑”的中国企业家是他们“理想的投资人”。
“这支球队在2010年让·皮埃尔接手之后,每年基本保持盈利,少数年份亏一两百万欧元,去年赚了600万欧元,也没什么负债。而且球队队员1/3是自己培养的青训,主力平均年龄才23岁,上个赛季法甲排名第四,这个赛季目前排第三。”郑南雁认为球队这些年来一直发展健康,是个不错的投资标的。在三天的会谈结束后,他决定以个人名义收购尼斯俱乐部,并在当地聘请了律师和会计团队,确认这支球队的财务状况。
李建之后又陆续与俱乐部高层见面,协商交易价格。2016年6月10日,郑南雁联合李建及其他两名投资人正式收购尼斯俱乐部80%的股份,实际投资现金为6000万欧元。郑南雁为第一大股东。
“通过我们对尼斯俱乐部的了解,我觉得郑南雁收购这支球队,与一些放卫星式去海外投资球队的人不同,无论是球队规模还是交易资金,都是理性的。”虎扑体育创始人程航在拜访完尼斯俱乐部之后向《南方人物周刊》介绍。红杉资本董事总经理孙谦评论道,郑南雁这次投资比较有纪律性,并没有盲目选择规模大、知名度高的球队。
虽然有球迷情结,不过郑南雁真正下定决心收购尼斯俱乐部,是因为看到了足球投资巨大的商业价值,在他看来,“它是一个不差的投资工具。”在过去十年,欧美顶级联赛体育俱乐部一直在升值,大多翻了数倍,除了极少数战绩特别差的球队。“从投资角度来说,可选择的标的物不多,而且需求在增加,这样的资产肯定会增长。”郑南雁称,他拥有一家海外足球俱乐部,也可以汲取经验,以后国内体育有了机会,还可以回国投资。
“如果喜欢,但亏了,那就当作一个消费,至少当时玩了。如果不会亏,那它是有价值的。”喜欢的东西本身就有价值,在他看来是最好不过的事情。
前往欧洲
投资尼斯俱乐部的举动,让郑南雁在体育圈声名渐起。不过,他并不太喜欢凑圈子。在入主尼斯俱乐部后,他很少与外界讨论这起收购,只是与同在广州的陈雁升有过交流。
2016年初,陈雁升控制的星辉互动收购了西甲球队西班牙人俱乐部56.2%的股份。这是中国企业第一次控股欧洲五大联赛俱乐部。
在这之后,大量的中国企业家前往欧洲。对于欧洲足球而言,中国投资人逐渐成为焦点,越来越多的欧洲顶级联赛俱乐部被中国人收购。到2016年6月至8月,这种投资风潮到达前所未有的高峰,几乎每个星期都会有中资企业投资海外足球俱乐部的消息出现。此前,投资足球在国内市场早已成为热潮。
据统计,在这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先后有11家海外足球俱乐部被中国投资者收购,它们大多为欧洲五大联赛俱乐部。自2014年意大利利帕维亚俱乐部被上海的一家企业收购后,已有超过18家海外足球俱乐部被中资企业收入囊中。其中,苏宁体育以2.7亿欧元收购国际米兰68.5%的股份,中欧体育基金以7.4亿欧元收购AC米兰99.93%的股份更是轰动全球。米兰城的两家俱乐部是全球知名的强队,在中国拥有大量的拥趸。
2017年4月30日,法甲第35轮,尼斯3-1战胜巴黎圣日耳曼,意大利球星巴洛特利(右一) 在比赛中射门得分
“在这波风潮之前的2016年4月份,我们就开始接触尼斯俱乐部,交易完成后,陆续有十来家俱乐部宣布收购消息。一堆事件凑起来变成了一种趋势。”郑南雁认为,这次资金投资海外的风潮,并非是足球产业已经发展到某个阶段的结果,而是国内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必然出现的现象。“这次海外投资风潮中,国人不只是投资足球,也购买了文化、娱乐、IT等其他产业资产。洛克希德、波音不卖,不然早被中国企业入股了。”
程航认为,从长远来看,那些带有投机性的投资者将会被淘汰,最终留下的必将是好的投资者,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与改革开放以来的其他产业的发展没有区别,只要控制好风险和短期内的交易价格、运作方式,“中国体育产业最终是往好的方向发展。”孙谦则认为,最近几年的投资海外足球风潮也会对后续投资者产生一些不好的影响,毕竟投资足球俱乐部是一件高技术含量的事情,经营管理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不过,大量资本赴海外投资足球,也被一些人评论为“资产转移”之举。
2017年3月20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7年年会”上,央行副行长、国家外汇局局长潘功胜称,2016年中国企业在海外收购了很多足球俱乐部,有一些是“在直接投资的包装下转移资产”。
“可能一些企业担心人民币超发,通货膨胀,所以跑到国外投资。毕竟,大家是逐利的。”郑南雁认为,过去两年的投资海外足球热潮,跟体育无关。只是因为体育影响力大,俱乐部本身就是IP,所以投资足球成为风潮。他称,自己创立的公司在美国上市,资产原本就在国外,与一些企业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