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张是之
笔耕不辍,这里将分享我关于经济学、教育、成长等方面的思考。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Excel之家ExcelHome  ·  这几个Excel公式,高效又实用 ·  17 小时前  
Excel之家ExcelHome  ·  几个常用Excel公式,简单高效又实用 ·  昨天  
Excel之家ExcelHome  ·  TRIMRANGE,自动修剪引用范围 ·  2 天前  
Excel之家ExcelHome  ·  COUNTIF函数的11个典型用法 ·  3 天前  
Excel之家ExcelHome  ·  WPS接入DeepSeek,无需配置,完全免费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张是之

老凤谴责大资本卖菜?知识分子能多少学点经济学吗?

张是之  · 公众号  ·  · 2020-12-07 23:43

正文

文丨邓新华

本文转自公众号 只给少数人看
前一段时间流传一个说法,说是拼多多、美团、阿里等进军卖菜业务,便宜,还送货上门,这会使得卖菜的小商贩失业,生活悲惨。很多人用市场经济的观念对此进行了反驳。例如,火车取代马车夫,马车夫更悲惨了吗?
有这么多人反驳谬论,我本没打算写文章说。
今天看到有个叫“老凤”的《快递兴起、菜场沦落和铁路替代马车》,他觉得他找到了新角度,来谴责资本挤压卖菜小贩。
我读过一些“老凤”的文章。不谈到经济问题的时候,他的观点还是不错的。但是他的这篇文章,让我必须再次重复一句话:
知识分子不懂经济学,又爱评点经济问题,是可怕的!
“老凤”的新观点,就是通胀、印钞。
他说:
在一个发法币的时代,你跟我说市场竞争,太可耻了!你干活挣钱的速度,赶得上发货币的速度吗?看看20年前的工资,看看20年后的房价,干活是怎么都追不上资本上涨速度的。这算啥竞争,我问你?
资本哪里来的,是他们自己挣的?不是,是印钞机印的,然后携印钞机之力冲垮小商贩的生计,你跟我说这是市场的力量,我呸!
“老凤”批评通货膨胀、谴责干活挣钱的速度赶不上发货币的速度,这我都同意。而且,说到写批评通胀的文章,估计没多少人有我写得多。
但他把两件事情搞混了。
大资本进军卖菜业,你看到的是,卖菜小商贩失业了。
但,你作为消费者,你买菜节省了钱,那你就有更多的钱花在其他方面,那些方面会创造新的就业。
例如,原来你每周买菜花100元,现在每周花70元,那30元,你就可以多雇家政。你那100元,仍然是创造100元的就业机会。
其中的70元钱,大资本雇人分菜、送菜,另外30元钱,你给家政阿姨。卖菜小商贩,一部分去分菜、送菜,一部分去做家政或其他之类的,怎么会失业?可能有失业的个例,但绝不会普遍。
当然,有人会说,你买菜节省下来的钱,可能不会多雇家政,而是存起来。
是的,你可以把那30元存起来,但别人就会去银行把那30元贷出来投资或消费,同样还是会创造100元的工作岗位。
实际上,由于网络产品标准化,你买菜的效率提高,你不仅节省了钱,还节省了时间、精力。用这个时间、精力,你可以多干其他的事,例如多写几段代码,多挣点钱。你多挣钱,就能多购买,让你每周创造的就业岗位大于100元。
并且,你比原来享受到更标准化的菜、肉产品,你还多享受了家政服务。
你看,由于大资本进军卖菜业,社会就业岗位增多了,你也享受到更多商品、服务了,同时你也有了更多时间为其他人服务,这是不是多赢?当然,大资本不是活雷锋,它们也要赚到自己的那份钱,才干这事,这正是商业的力量。
懂得以上的道理,就不难明白,大资本进军卖菜业,其实是帮助大家降低通胀的损失的。
通胀很糟糕,但如果没有大资本进军卖菜业,帮你降低菜价,那会更糟糕。
当然,还有一点你要明白,通胀是凯恩斯主义等错误观念的产物,和大资本没有关系。通胀扭曲生产结构,大资本也是受害的。
这里就不展开讲了。
“老凤”还说:
而且,这些大资本到地方之后,往往还能获得当地的扶持,税收上的,资金上的,政策上的。这些是市场的力量?搞笑吧你!小商贩交税补贴他们来干死自己,这世界还有更荒谬的“市场竞争”吗?
“老凤”又想反了。大资本获得税收优惠,小商贩转当分菜、送菜、家政等工作人员,不再需要交营业税费,这实际上是变相的减税,这也是降低人们的损失的。
像“老凤”这样的知识分子,把通胀和大资本进军卖菜产业混在一起批判,他自己可能觉得对通胀的谴责角度新颖、力度大,但其实,他把消解通胀的因素,也当成了通胀来谴责。
这样的社会观念,会使得人们抗拒技术进步、商业进步,会呼吁来对技术、商业的管制,从而使得人们更难抵抗通胀。
这些简单的道理,其实不需要懂太多经济学,就能明白。
但是你得对经济问题有点认真对待的精神,不能让人文情怀信马由缰。
我不是批评人文情怀。人文情怀很好,但要用逻辑武装起来。
例如,“老凤”说:
想象一下,小业主全部消失,大家就坐家里等外卖,是不是人更加原子,更加散沙?
看起来有道理,有情怀,但不知他想过没有,如果按照他这逻辑,人们为了维系小业主的存在,就不要通过网络买菜来节省钱、减少通胀损失了?
“老凤”究竟是要人们在通胀中多损失一点,还是少损失一点?
更重要的是,“老凤”想过没有,“大家坐家里等外卖”确实是让街头的人们更原子化了,但是,程序员多了时间写代码、知识分子多了时间写评论,人们是不是更容易在网络上联合起来了?这是不是降低了原子化程度?技术进步、商业进步,当然是降低了人们合作的成本。经济学上,叫降低了交易费用。
“老凤”难道还以为,联合必须发生在街头?
(“老凤”举的铁路对一战的影响等等历史例子,本文快2000字了,没篇幅反驳了。)

题图: Edvard Munch,Red House and Spruces

上一篇: 一份关于通货膨胀和货币问题的索引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Excel之家ExcelHome  ·  这几个Excel公式,高效又实用
17 小时前
Excel之家ExcelHome  ·  几个常用Excel公式,简单高效又实用
昨天
Excel之家ExcelHome  ·  TRIMRANGE,自动修剪引用范围
2 天前
Excel之家ExcelHome  ·  COUNTIF函数的11个典型用法
3 天前
Excel之家ExcelHome  ·  WPS接入DeepSeek,无需配置,完全免费
4 天前
射手座网  ·  射手座今日运势2016年12月24日
8 年前
毒舌电影  ·  中国电影第一才女,这30年全是她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