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于 CIM 的高危人群(总评分 ≥ 3 分,其中第9~12条风险因素特指中性粒细胞减少相关风险)以及须接受足剂量或剂量密集方案的根治性或辅助性化疗的患者,推荐在接受抗肿瘤治疗后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进行预防(证据等级:中,强推荐)。
2.对于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治疗,需根据既往预防性应用 G-CSF 的情况进行分类处理(证据等级:高,强推荐)。具体而言,对于未接受 G-CSF 预防的患者,若存在感染相关并发症风险因素,可考虑使用 rhG-CSF(5 g/kg,1 次/d皮下注射,持续用药,直至中性粒细胞计数从最低点恢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治疗,否则无需给予治疗;对于已预防性应用 rhG-CSF 的患者,应继续应用 rhG-CSF 治疗;对于已预防性应用PEGhG-CSF 的患者,通常不需额外给予 rhG-CSF 治疗,如中性粒细胞计数 < 0.5 x 109 的持续时间 ≥ 3 天,可考虑使用 rhG-CSF 治疗。
3.建议 CIM 的高危人群(总评分 ≥ 3 分,其中第 9~12 条风险因素特指血小板减少相关风险)在接受抗肿瘤治疗后预防性使用促血小板生成药物(证据等级:低,弱推荐)。
4.对于发生肿瘤治疗相关血小板减少的患者,应根据血小板计数情况使用血小板输注、血小板生成素(TPO)、重组人白介素-11(rhlL-11)或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TPO-RA)进行治疗(证据等级:高,强推荐)。
5.不建议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进行肿瘤治疗相关贫血的预防(证据等级:高,强推荐)。
6.推荐输血或 EPO 用于肿瘤治疗相关贫血的治疗(证据等级:高,强推荐)。
7.接受抗肿瘤治疗的患者可考虑将中药汤剂、中成药、针灸疗法或推拿疗法作为辅助治疗(证据等级:低,弱推荐)。
8.根据肿瘤患者出院前的风险评估结果,针对不同危险分层的患者制定个性化的随访(证据等级:低,强推荐)。具体而言,高危人群建议隔日复查 1 次血常规;中危人群建议每周复查 2 次血常规;低危人群建议每周复查 1 次血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