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孤独的女领导人,没有丈夫,没有孩子,很少和亲人来往,“嫁给国家”的朴槿惠,最终被国家抛弃了。12月9日,总统朴槿惠正式被国会弹劾,被暂停总统职务,正式下台已成定局,只是时间问题。丑闻的核心,是她卷入“闺蜜”崔顺实名下基金会与数大企业之间的贪腐。
朴槿惠在当天召开的国务委员恳谈会上表露了自己的心声,“现在知道泣血是什么意思了”,“感觉撕心裂肺地疼”。
然而,这类丑闻不是朴槿惠独有,几乎成了韩国“国情”。自从韩国民主化以来,历任总统都卷入贪腐收场:昔日的民主斗士金泳三、金大中本身清廉,但儿子都因为受贿入狱,瓜田李下,始终难以洗清;继任者卢武铉人称“草根总统”,卸任后被调查受贿,期间跳崖自杀;再下一任李明博的兄长也因贪腐入狱,要向国民道歉。
这些现象背后的结构性原因,恐怕和韩国的“财阀经济”(chaebol)息息相关;而财阀的诞生,则与韩国经济腾飞密不可分。
一切要从朴槿惠的父亲朴正熙总统谈起:他1961年政变夺权时,南韩经济水平低于北韩,百废待兴,他就大力扶植和利用家族企业,通过国有金融机构,为这些财团提供低息贷款、税务补贴,又以国家名义为其担保,使这些企业能从国外获得大量贷款和投资。
结果财阀控制了韩国经济命脉,通过纺织、重化工、电子制造等出口导向产业,令南韩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被称为“汉江奇迹”,近年发展势头更直逼日本。
然而与此同时,财阀全赖政府政策支持,就形成了和政府官员、或官员家属的共同利益网。它们起家之初,几乎一律有从事灰色事业的经验,朴正熙很能通过财阀家族的弱点,予以控制,但现在已经尾大不掉,政府反过来受企业摆布。这问题并不隐蔽,每任总统都说要改革,但成效始终有限。
韩国社会长久以来的儒家文化,也是政商界利益输送蔓延的另一背景。今天的韩国,可能是世上最受儒家文化影响的国家,社会阶级意识鲜明,“下位者”对“上位者”提出的要求很难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