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和甲方唱完歌,2163,甲方和老板熟,说给2000整,我给了钱就送甲方上车,让她开发票。回来以后第二天她给我说KTV老板最多只便宜63,开始是因为甲方在,所以口头上给了个面子,但是实际让她又给了100,现在让我把一百报销给她……
我说转账记录有吗?她说给的现金。我说你怎么昨天不说这个事?她说昨天忘了。我……算了算了……”
这样的小事不止一次,且大多都有明显破绽,但答主碍于情面,加上没有证据,也懒得计较,于是从未点破。
多和这位女同事接触后,答主知道,和她沾上钱就头疼,后来一起出差时,答主就让司机大哥管钱,所有开支司机一个人给,回去以后答主统一报销。
“最开始是住宿,标准是300以内,少了不退多了自己补。我和司机一间,她一间。我们住220的,她就一定要选个380的,按照她的话说,公司的补助,不用就是浪费了……弄的老子每天出门还要到另一个酒店接她……
接下来是吃饭,因为餐补和住宿补助不一样,我们三个人的餐补就是360一天,没用完自己拿着,吃多了自己贴。此女经常起床晚了不吃早饭,完了以后给我说,早饭是老子和司机两个人吃的,所以她不能和我们AA……虽然很无语,但想了想她说的也有道理,于是每天给她120块钱让她自己去吃,问题暂时解决了。”
为什么说是暂时解决?因为到了后面几天,答主和女同事要分开办事,车跟着答主,结果最极品的一件事发生了:
由于要开长途,答主让司机买了点饮料饼干在车上。最后答主和女同事分开时,女同事跟他和司机算账,比如红牛她没喝、牛奶她只喝了几盒,她应该拿走多少……
答主烦不胜烦,直接告诉她,零食算自己请的,不用她AA,并且让她想拿走多少就拿走多少,拿完把车钥匙交给酒店前台即可。
第二天一早,心情大好的答主和司机出发时,准备去后备箱拿瓶水,结果下车一看,整个后备箱都被女同事搬空了……
还有一些日常薅羊毛行为,什么公司报销和客户吃饭的钱,她就天天请客户吃饭,只去自己喜欢的餐厅,点自己爱吃的东西等等,这些都是家常便饭的事。
贪小便宜到这种地步真的……和这种人同事感觉要被气吐血。
也有人觉得,答主的女同事曾经或现在正在经历贫穷,因此留下了一些不体面的恶习,我们应该予以理解。
这个观点也并非全无道理,不管是从前还是现在,她一定是经历过贫穷。
一个人物质匮乏得久了,即便后来生活条件变好,也会因为思维格局受限而延续之前的行为。
前两年就有一个这样的新闻,说某女在超市自助结账时,利用规则漏洞,买了一堆商品,只付第一件商品的钱,就堂而皇之把其他没付款的东西,都装进背包里带走。
2个月时间里,她以同样的方式行窃50余次。盗窃商品75件,案值达1000多元。
警方将其拘留后得知,此女根本就不缺钱,也不是因为迫于生计才屡次偷东西。
相反,她在一家大型汽车公司担任行政管理工作,有着体面的工作和完美的家庭。
除了人性骨子里的贪婪,归根结底还是受穷时的那种思维没改变。
经济学家塞德希尔•穆来纳森提出过一个概念——“稀缺”,定义如下:
稀缺是一种心态,当它俘获我们注意力时,就会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影响我们的决策和行为方式。
比如你很缺钱,你就会特别在意“减少开支”这件事,于是万事节省。
你会要求自己少买衣服、少花销,能走路绝不坐车,有朋友在绝不主动买单,你会为自己省了几块钱而沾沾自喜,觉得自己真会过日子,也会因为贪了别人的便宜而觉得自己很聪明。
然而,当你的生活被太多琐碎的事填满,内心被各种鸡毛蒜皮的算计占据时,你的思维带宽就会变窄,导致缺乏洞察力和前瞻性,执行力和控制力也遭到削弱。
你没有时间思考更长远的事,因此也不可能意识到,你占的所有便宜,最后都会变成深坑。
看过一个故事,说一个主管跟下属小姑娘出差,晚上在酒店吃自助。
临走的时候,小姑娘大模大样地往包里塞了两盒酸奶。主管当时觉得有点不适,但也没在意。
后来又有一次,主管看到小姑娘在公司抱了一包A4纸回家,心里就有点失望了。
留心观察一段时间后,主管发现,小姑娘特别爱占小便宜,后来就不敢把太重要的工作交给她,尤其是比较容易有猫腻的工作。
虽然拿点公司的东西不算什么,但这会影响别人对你的判断,让人觉得你这个人境界不高、品行不端、不能信任。
一旦重要的人对你产生这种看法,负作用就不好估量了。
穷人缺钱,看起来是因为资源不够,实际上最要命的是稀缺心态。
有个女同事,职位和薪水一般,家境也一般,却时不时地请人吃饭唱歌,晚情也经常在被邀的行列里。
次数多了,晚情就忍不住替她担心,于是提醒她:“女人,你的工资够用吗?”
女同事笑得没心没肺:“当然够用啦,我最大的愿望就是盼望领导给我升职加薪。”
晚情说,很多同事一边愉快地让她请客,一边又在背后说她笨,但更多的人还是会记得她的好,所以她的人缘一直不错。
后来,公司新成立了一个部门,需要聘用一个人际交往能力和协调能力极强的负责人。
原本公司打算外招,又怕空降来的人不熟悉各部门的运营,于是决定从内部选拔一位年轻人重点培养。
女同事抓住了这次机会,认真准备竞聘。当时这个岗位还有一项民意调查,综合评估后,她最后真的当选了。
这也是为什么有人能够冲破阶层固化,从5%的穷人中突围而出的原因。
面对太多等待去做的事情,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将时间表排得尽可能紧凑,以便将所有事情都安排进去,但这样做就意味着丢掉余闲。
时间表排得很满,如果因交通堵塞而耽误在路上,就会将所有安排全盘打乱。
同样,收入再低也不能全部花光,而要拿出一小部分用于储蓄,久而久之你就拥有一笔存款,不至于陷入“稀缺心态”。
印度克延比都菜市场,生活着一群很穷的小商贩。每天清晨,他们会向富人借1000卢比,然后去进货,卖完可收回1100卢比。
到了晚上,他们再还给富人1050卢布。也就是说,他们一天的收入是50卢比。
如果小贩不把这50卢比全部花掉,每天省下5卢比用于第二天进货。在复利效应的作用下,他们只需要50天,就不用再去借这1000卢比的本钱了。
他们的判断力和认知能力因为过于关注眼前的问题而大大降低,从而没有多余带宽来考虑投资和长远发展事宜。
每个人身边都有这样的人:生性精明,斤斤计较,交往不吃一点亏,看似比别人聪明。
但仔细留意就会发现,这些人的成就大多不怎么样,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都处于中下水平,人际关系也很紧张,因为爱占便宜这一点,阻断了他们无数升迁的机会。
眼里盯着蝇头小利的人,总是想尽办法钻空子。却不曾想,所有命运馈赠的礼物,都暗中标好了价格。
作者:飞白,本文首发于精读微信公号(ID:jingdu999)。人力资源管理经授权发布,转载请联系作者。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疑问可联系处理。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人力君,加★星标★
ps:因为公众号改版,很多朋友反映,看不到人力君的文章了。如果方便,请给公众号“人力资源管理”设个星标吧。这样,以后你们就能继续看到我的文章,更能随时参加我们的福利赠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