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旅项目在规模整体开发、产业链完善
运营主体协作,运营模式双赢
盈利模式复杂,复兴乡村文化
体现的
“综合开发”
的特征
因此,每一个操盘手都有很多面临的问题:
开发期:体系模型与项目定位阶段
如何从土地到资金实现农镇的整体统筹?
如何搭建开发周期及产品线策略?
如何通过前期规划配套开发持续经营?
如何做好整体的空间规划及功能布局?
如何选择特色产业规划与融合发展?
运营期:产业提升与落地运营
如何以农业基础打造文旅产业,提升土地价值?
如何用六级产业化的思维找到产品爆点?
如何通过点状开发带动区域农旅升级?
如何打造农创品牌形成差异化运营?
如何让新老村民构建乡村新型社群?
如何利用自然教育,活动体验带动农业?
2018年 12月21-23日
3天课程 . 6位导师 . 5类农旅项目
课程价值
-
了解农旅项目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
熟悉农旅项目的整体统筹与开发策略;
-
掌握不同阶段的资产路径及运营要点;
-
熟悉农旅项目的规划理念和设计要点;
-
了解农旅产业提升的商业模式及运营流程;
-
洞悉乡村社群的打造及人才培养;
3天集中授课
6位农旅项目一线操盘手与地产重磅专家
主题授课1:
农镇项目顶层设计及盈利模式
老师介绍:
蓝城农业作为蓝城战略板块,谷老师是蓝城农业主要负责人,7年蓝城农业实际操盘手经验,从产业发展的前瞻性,行业谋划的系统性到项目执行的规律性方面,是最早对农庄形态研究及农镇要素进行分析。
授课摘要:
以农业为核心的农旅小镇及田园综合体,从一个生产基地到产业链系再到战略转型是一套全新的顶层设计架构。谷老师在往期课程中从体系布局纵观综合开发的全流程,解析蓝城农业背后逻辑及发展模式,实现“科技+服务”的闭环模式。本次课程,谷老师从国家顶层规划、土地、产业政策以及小镇建设内容等问题进行深度授课,重点讲授农旅项目体系模型的关键思考维度。
授课大纲:
一、农业的机遇与挑战
1.传统农业面临转型改造与升级
2.农村人口空心化与食品安全问题
3.供给侧改革与农业科技提升
4.消费观念的发展趋势
5.乡村振兴战略的大环境与大趋势
二、以产业特色划分的各种农旅小镇类型
三、农旅小镇五大核心思考维度
1.在地农民与新居民的关系
2.国家土地政策解读及四项基本原则
3.城市开放边界与生态保护边界的规划原则
4.生态环保问题
5.运营多样性及盈利模式
四、农旅项目的公司组织架构
五、农旅项目的四个再造实践
六、蓝城农业的产业链布局
主题授课2:农
旅
项目产业定位及规划要点
老师介绍
:
汪老师在蓝城农业长期从事农业战略发展规划、农业园区/产业发展规划、农业产业投资分析等工作。曾主持规划了几十个农业综合体项目,对于农业产业项目的整体布局、空间规划及产业导入具有系统的产业设计思路,对于项目后期的运营提供系统的前期支持。
授课摘要
:
此次课程汪老师将从主持的几十个规划设计项目中提取要点,从农旅小镇的战略设计和系统设计两个层面出发,围绕农旅项目的规划布局、产业筛选、产业体系构建、产品体系设计等方向进行深度授课,同时也会重点复盘部分项目在规划中的痛点。
授课大纲:
一、两个基本观点,“农”为核心,策划先行
二、顶层设计的方法和四大重点
三、农旅项目的总体定位及选址要点
总体定位、功能定位、市场与客群定位
四、农旅项目的空间规划及功能布局
产业布局、功能布局
五、农旅项目的产业融合及多业态组合
农业+文,旅,养,居产业链拓展;
六、农旅项目的产品体系及活动策划
七、农旅项目的启动策略
八、项目规划中要避免的几个“坑”
教学案例:四季樱园田园综合体、涪翁万和田园综合体
主题授课3:农旅项目的农创品牌及场景营造
老师介绍:
程老师自2006
年从资深广告人转型创办「掌生谷
粒」粮食品牌,借
由温厚的包装、深
刻的文案为产品说故事,一步一步为在地农产品创价,
为台湾农业经济贡献一己之力。
简单朴实的整体美学
设计,自2011 年起陆续荣获香港亚洲最具影响力设计大奖、德国红点设计
、日本
Good Design Award
等奖项。
授课摘要:
程老师对新型态的农产品产销模式有独到理解。程老师擅长用情感与态度来塑造品牌形象,用文化的角度挖掘农产品的本质与溢价,以及
在
创业创意中如何开拓新领域新市场的创造力。
在本次课程中,程老师将围绕农创品牌的价值,农创设计的力量以及场景营销进行分享。
授课大纲:
一、
农创品牌发展背景及价值
1.台湾农创的发展
2.农创品牌对农业价值的提升
二、用“文化”讲好品牌故事
1.消费理念的转变与客群定位
2.品牌文化挖掘与运营定位
3.品牌文字和视觉表达方式
三、文化创意与感官体验的场景营造
原创设计的力量,线上线下融合
四、农创品牌的营销与落地传播
农旅结合,品牌展览,小众社群
五、创新的农业产销模式
价值共鸣,差异化营销,创造溢价
教学案例:掌生谷粒
主题授课4:农旅项目产业提升及运营管理
老师介绍:
姜老师曾在德国深造计算机专业及企业管理,跨界转型到有机农业领域8年,并且将IT创新技术引入大农业,改造了传统农业的同时也带动了乡村的发展。在整个的综合体项目中,建立了云品控体系,通过IT对农业、房地产、投资、文旅等全流程管理。
授课摘要:
姜老师对于田园综合体的操盘运营有深刻的理解。在往期课程中,姜老师对操盘的一号农场从有机农业盈利模式、农业项目融资手段、有机农业与旅游产品的整合运营、会员体系构建、IT精细化管理进行了系统授课,本次课程,姜老师会在之前课程基础上围绕农旅项目的现代农业管理以及产业与运营进行深度授课。
授课大纲:
一.农旅项目短期和长期开发策略
1.前期(政府):项目申报,综合规划
2.中期(政府+企业):招商引资,小镇建设
3.后期(企业):小镇运营
二.农旅项目的投融资与财务模型
融资渠道,三农参与模型,商业模型
三.农旅项目产品链的多样性
农产品,旅游产品,住宅产品,生活服务产品
四. 以农旅为基础的产业提升
六产联动,深加工体系,食育教育,场景设计,线上社群,活动体系
五.运营阶段的平台搭建及服务体系
农业圈-旅游圈-服务圈融合;新零售模式
教学案例:一号农场
主题授课5:农旅项目社群营造及可持续发展
老师介绍:
史老师拥有20多年地产营销及乡村旅游型地产行业经验,从地产开发思维到运营思维有着深刻的理解和实操经验。史老师首创“幸福公社”模式,通过10年的坚守与探索,打造了一套成熟的商业模式,实现从住区到养老、景区、创客孵化的跨越,成为西南区域乡村综合体典范,开创了乡村振兴新模式。
授课摘要:
社群营造是经营型地产项目的关键点
。史老师在往期课程中对新老居民的社群营造和社区可持续发展有着独到见解。史
老师将围绕如何通过社群凝聚人心形成人才聚集?如何用社群形成新老村民构建乡村社
群生态圈?如何再造农民、产业、农村形成可持续发展?本次课程围绕将对乡村综合体类型的社群营造进行深度授课。
授课大纲:
一、社群营造的核心价值与长线营销
精神需求VS物理需求,解决居住VS创造幸福
二、乡村人才的空心化问题及人才再造实践
如何通过培训,就业,创业留住人才
三、乡村旅游中产业再造的实践
养老,旅游,讲堂,创业平台,乡村设计,农旅融合
四、新型邻里关系的建立与打造
生活价值链,创业型社区
五、乡村创业孵化与平台思维
创造社区价值,创造社员价值
六、城乡融合及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教学案例:幸福公社
主题授课6:
农旅项目产业导入及落地实践
老师介绍:
陈老师从事有机农业8年,其创造的“
太阳公社模式
”是
城市人与农民和谐共处的新型农业社区,这里的“最美猪圈”曾参加威尼斯双年展,并登上《纽约时报》。
授课摘要:
陈老师对有机农业发展模式以及生产、体验、消费等环节都是深刻理解。本次课程将围绕着“公社+农户”创新组织经营方式,如何转型将自然教育与农场的结合,开拓创意休闲观光、乡野文化体验和自然生态教育等多种农业内涵的实操落地。
授课大纲:
一、有机农业的产业提升
农业模式创新,消费渠道升级,城乡互动模式
二、创新业态的引流作用与营销策略
最美猪圈,国际营地,有机餐饮,农场活动
三、如何利用自然教育带动农业
1. 自然教育与农场的结合
2. 自然教育的内容设计
3. 自然教育的传播与持续性
四、在地文化挖掘与产品链的多样性
五、从农场到村落景区到国际舞台的发展
教学案例:太阳公社
蓝城农业标杆项目,
一期3600余亩的现代农业园率先亮相,走进蓝城近郊都市农园及农旅小镇
双浦原乡不仅关注农业生产,更在此基础上开发了农旅模块和农田会员认领制。自2016年开始在双浦镇流转区域内实施了生态修复,水田垦造工程,使土地资源化零为整,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通过3年时间引进大型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双浦原乡将分为“天堂田园”、“市民农园”、“循环农园”、“专家田园”、“农博公园”五大园区,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打造一个拥有完整产业链的农业综合示范、兼具休闲度假功能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强、农村景观美、农民生活富裕的杭州双浦现代农镇。
课程详细安排与更多惊喜请联系报名联系人!
主办单位:知学学院
联合主办:蓝城农业研究院
授课时间:2018年12月21-23日
授课地点:杭州
报名联系人(手机/微信)
吴倩 15210028090 / zhixue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