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上图,成为会员
超过9万人在听
每天半元钱,听吴晓波说世界万千
橙子陆陆续续上市啦!你今年吃到又肥又甜的橙子了吗?作为一枚吃货,小巴为你找到一枚好橙——肚子美福本脐橙。它的产地奉节可是当年杜甫当橙官的地方,有诗为证:园柑长成时,三寸如黄金。不多说了,文章中凡是评论上墙的十位同学,以及今天所有购买会员的同学,都将获得一盒价值79元的肚子美福本脐橙。【点击此处,成为会员】
点击上图,查看福利详情
刘士余为什么突然敲打“野蛮人”
前不久证监会主席刘士余敲打“野蛮人”的一席讲话刷爆了朋友圈,讲话中他用土豪、害人精、妖精等名词来形容当前在资本市场上频频举牌的那些人,并指责他们用来路不正的钱,从门口的野蛮人变成了行业的强盗。
刘士余的讲话当即在舆论界引起了很大的争议。而与此同时,也有人对此表示不满,例如《中国保险报》就发表了文章《险资不是妖精!稳定的资本市场必有险资做基石!》予以反驳。
吴老师认为,在这一热闹景象的背后可以看出:
①沪深两市在过去的半年里一直处在一个慢牛的行情中,推动股指上涨的原因,除了国家队掌握了大量筹码外,杠杆收购和举牌也不容忽视,因此这一段时间的指数上涨,可以被认为是机构操作的结果。
②过去一个多月里,全国各大城市对楼市的严控,导致民间游资有可能从房地产市场转入到股票市场,这使得股市又进入到了敏感期。
一向谨慎的证监会为何突然发火?刘士余的讲话反映了证监会怎样的心态?
本期音频,吴老师和我们分析了此番讲话背后的深意。
@佳JIA:我觉得重重喊话效果甚微,作为进步的国家当然应该选择用先进的制度和管理思想,隔靴搔痒只能是吓唬小孩,恶意做空,杠杆收购等面对利益诱惑岂是喊喊就能制止的呢?
@PorterWang:市场太复杂,而且无时无刻都在发生变化,想要完全监管显然是不可能的,这就像一场军备竞赛,只能一起成长。作为监管机构的主席,无疑压力是巨大的,但是他这仅仅是情绪的宣泄吗?我觉得应该是新的游戏规则已经出台,那些钻空子的要小心了。
越是免费的午餐越昂贵
过去十多年来互联网公司对传统制造业、服务业进行颠覆的一种根本性模式,就是首先改变消费者的行为,进而摧毁原有行业的运转模式,从而建立新的游戏规则。
例如滴滴打车通过免费、低价,利用消费者愿意占小便宜的心理,彻底改变了出租行业原来的游戏规则。
吴老师举了个例子,他有个家住闵行的朋友,每周往返于上海和南京之间,以前都是打出租车去往虹桥车站,滴滴的出现大大方便了他的生活,然而最近当他发现滴滴打车费用上涨后,发现再在马路上打车时,已经很难了。
但是随着滴滴与Uber合并,很多人质疑它们构成了垄断,从而有可能操纵出租车行业的价格。
这样的担忧并不无道理。中国在2008年颁布《反垄断法》以来,遭到制裁的公司并不多。如果大型企业、资本以及行政机构形成一种结盟力量的话,消费者权益、市场的公正公平性将很难得到保证。
如何判断一家企业是否构成垄断?吴老师认为标准很简单,那就是在这个行业中消费者有没有失去选择的权利。
本期音频,吴老师和我们一起分享了他对垄断与反垄断的一些想法。
@Peter:洛克菲洛说,他的石油公司垄断,却将石油价格降低了上千倍。也许垄断不是那么可怕,可怕的是国家主导的垄断,因为这样的垄断限制了竞争者的进入。
@思源:我判断垄断就一点,看它对自身行业的定价议价权达到什么程度,如果它可以随意定价那就是垄断。
哪座城市最具有资本竞争力
12月9日,A股上市公司突破 3000家,这无疑十分具有纪念意义,标志着中国经济全面进入资本时代。
那么这些上市公司分布如何?哪座城市拥有的数量最多?
数据显示,这些公司分布在274座城市中,北上深遥遥领先,占据了四分之一。其中北京以278家位居第一,其次是上海231家,深圳220家。
此外浙江以317家上市公司高居全国第二。其中杭州有95家,绍兴45家,台州36家,嘉兴28家。
这一现象表明,浙江省是中国民营企业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是市场意识和资本意识最为活跃的地区。
经济总量越大,并不意味着上市公司就一定越多。
例如天津和重庆,这两年GDP增长迅速,分别位列第五、六位。然而它们上市公司数量都只有42家,只有苏州的一半。
这表明,天津和重庆的经济发展是靠政府基础设施和大项目的投入拉动的,而这两个地方的民营经济都相对不太活跃。
所以吴老师认为,中国的上市公司是政府意志与市场意志的混合物,一个区域上市公司的数量和它的行业特征,代表了这个地方的经济特色和它的未来。
本期音频,听吴老师讲讲各个城市上市公司的情况,以及它与城市经济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
@解决温饱:我所在的陕西陕北地区还没有一家真正意义上的上市公司,经常会听到政府领导着力打造本市、本县首家上市企业,但整个地方经济政府计划和主导色彩太重,市场观念和资本非常淡薄,所以一个地方上市公司多寡完全能看出来该地市场经济的活跃程度和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
@J.sen:也许上市公司的指标比GDP更能衡量一个地区的经济未来,特别是在如今的转型期,弯道超车的时候到了。
到底有没有“中等收入陷阱”这档事?
2006年,世界银行提出中等收入陷阱,指的是当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世界中等水平后,由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导致新的增长动力不足,最终出现经济停滞徘徊的一种状态。
到底存不存在中等收入陷阱?学界存在两种不同意见。
一种意见认为这一概念确实存在,应予以重视,并出现在各种报告和文章中。例如,前不久北京大学发展研究中心在其公布的《中国经济增长报告2016》中就提到如何穿越中等收入陷阱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挑战。
而与此同时,也有人认为并不存在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经济学人》就曾发表文章表示质疑。
支持中等收入陷阱理论的人通常认为,中等收入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往往低于富裕国家和贫穷国家,而《经济学人》通过数据反驳了这一说法,指出人均收入在13000-14000美元间的国家在下一个10年间的平均增长率基本为2.9%,快于其他任何收入水平国家的平均值。
吴老师是如何看待中等收入陷阱的?中国到底有没有必要警惕这一陷阱?
本期音频,通过分析这一概念,吴老师给出了自己的解答。
@Z丫头:我认为无论对于国家、企业还是个人来说都可能存在中等收入陷阱。原因在于:低收入时起点低,体制、模式、技能稍作改善都会取得较高的增长率。可增长到一定程度,你所面临的是体制、模式、科技、资源均卓越的高收入对手,如果不能独辟蹊径、以创新获得转型,就无法突破,此时旧体制、旧模式等与进一步发展之间的矛盾将成为你的陷阱。
@彭涛:去图书馆查了一下有关中等收入陷阱的书籍,中等收入陷阱具有很多特征,包括经济增长回落或乏力、民主乱象、贫富分化、腐败滋生、过度城市化、就业困难、社会公共服务短缺、社会动荡、信仰缺失、金融体系脆弱。对比当今的中国,确实有些特征符合,但这些特征又不仅仅是中等收入的陷阱,中等收入陷阱或许只是一个名词,国家发展到任何一个阶段都有与之相应的矛盾与困境,中国的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解决问题,走出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
算法时代,你可能已掉入信息陷阱
如今,我们已进入算法时代。面对互联网上各种各样的信息,我们很可能已陷入了以下两种效应而不自知。
一种是回音壁效应,即一个人在互联网上发表了一个观点,往往会选择自己喜欢和认同的那个观点,和它形成呼应。久而久之,他就好像生活在一个具有回音壁的房间一样。
一种是茧房效应,即一个人在获取信息时习惯性地被自己的兴趣所引导,从而将自己的生活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而那些他不熟悉或不喜欢的信息,就会被屏蔽在信息茧房之外。
在算法时代,这两种效应得到强化,所造成的结果是,人们将失去与陌生世界接触的可能,从而掉入信息陷阱。
如何应对这两种效应?算法时代我们怎样谨防掉入信息陷阱?
本期音频,听吴老师讲讲如何面对算法时代的信息危机。
@小烨:资讯平台的核心立足点还是碎片化时间对于目前客群的珍贵性,广度的新闻与感兴趣的新闻,永远还是一个融合性的方式。依靠算法的持续进步就能洞察清楚个人多方面的需求依然较难。
@夏洛星:是的我已经开始厌烦这种算法推送了。前段时间对长跑感兴趣,微博关注了几个跑步达人,感觉能学到很多干货,可过了没两天就出现问题了,微博首页和热门推荐的资讯几乎都与跑步有关,简单的刷新已经刷不到什么其他领域的信息了。现在下载新的app打开后第一个界面就是调查你的性别和喜好,果断选择跳过,不想被困在“回音壁”或是“茧房”中。
▷福利领取攻略:小巴会在周一通过“小纸条”给成功购买会员的同学推送兑换码,大家可凭兑换码免费领取福利。P.S.小纸条在会员中心个人头像的右侧,随时关注~
点击下方按钮,成为会员
▼
如果你有好的福利想和大家分享,请戳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