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一季度末,现在外汇市场对很多存量逻辑逐渐脱敏,对懂王新一轮关税倒是尤为敏感。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即将到来(4.2)的新一轮关税。
根据近期海外媒体(WSJ、彭博等)报道,新一轮关税措施主要有几块:
1)对15-20个国家征收“对等关税”,这些国家可能包括主要的对美顺差国;
2)懂王政府会对每个国家设计差异化的关税税率,方案将在4月2日公布,但不会立即实施,可能会有个过渡期;
3)部分关键行业(如汽车、制药、半导体等)可能有针对性关税;
新一轮“对等关税”会带来哪些影响?
尽管懂王团队一直鼓吹“对等关税”有助于推动美国贸易平衡,但其实这根本不现实。
从宏观角度看,美国长期贸易逆差的本质是“消费率>投资率”,对别国征税无益改善贸易逆差。
第一轮关税(2018-2019)证明了这一点,这一轮也不会例外。
根据美国税收基金会(Tax Foundation)的测算,2025年美国平均关税率将上升至8.4%,若“对等关税”落地,美国平均关税率很可能升至10%以上。这是什么概念?历史对标要一直追溯到上世纪一战至二战时期。
这显然将带来显著的通胀风险。
许多研究指出,关税带来的通胀效应本质上是对穷人征税(参考《
懂王叫嚣全场
》)。此外,被制裁的国家一定会贸易反制,这会加剧美元国际信用收缩、资金流向实物资产。No Tax is Fee。
巨大的不确定性笼罩下,国际资金的流向已经很清晰。
美国银行(BOA)的Global Fund Manager Survey显示,3月美股遭遇历史级减配潮——基金经理的美股持仓大减40%,创近五年最大单月降幅。资金疯狂流向欧洲和新兴市场,不少资金转向实物资产(黄金、商品等)。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许多国际投行(如BOA等)认为关税是一种“谈判工具”,这种思潮在华尔街普遍存在。
在这种背景下,4月2日的新一轮关税就比较重要
——如果豁免条款和过渡期比较宽松,那么美股情绪就有缓和、修复的空间;反之,如果关税力度猛烈,那么可能还会有一波激烈的Risk off。
以上更多是短期的、技术层面的探讨。从长期看,美股的趋势已经走坏了,2025年还是要更多拥抱实物资产(如黄金、白银等)。
总结今天的分享:
1、从宏观角度看,美国长期贸易逆差的本质是“消费率>投资率”,对别国征税无益改善贸易逆差。
2、新一轮关税即将来临,这可能加剧美国经济的滞胀风险。巨大不确定性笼罩下,资金的流向很清晰(美股→非美、股票→实物)。
3、短期看,需要关注4.2新一轮关税的情况。中期看,窃以为美股的趋势已经走坏了,2025还是要更多拥抱实物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