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讨论了现代人在面临时代巨变时的生活态度和工作状态,强调了存钱的重要性,以及面对压力和不确定性的心态调整。同时,也提醒人们珍惜工作,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节俭与存款的重要性
文章强调了节俭和存款的重要性,指出在面对不确定的未来时,有足够的存款可以让人在遇到麻烦时不用求人,在亲人重病时能够请最好的医生。
关键观点2: 生活态度的调整
文章指出,现代人常常在焦虑和内耗中度过,需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保持松弛有度的状态,尽力做事,尽心做人,得之坦然,失之淡然。
关键观点3: 工作的价值
文章提醒人们珍惜工作,尽管可能不喜欢上班,但工作能提供稳定的收入,是人生的安全感和掌控感的来源。同时,也提醒人们在失业时要保持冷静,降低预期,先找到一份工作以维持生活。
正文
作为普通人,我们唯一能够做的,就是抓紧每一个当下,好好存钱,拒绝内耗,耐心蛰伏。这篇文章3300字,预计9分钟读完,相信你会有收获。
作者
|
十点 小嗲
编辑
|
小眠宝
来源
|
十点读书(ID:duhaoshu)
前几天,听到一位朋友感慨,总觉得这几年的时间过得飞快且不真实。
以前一个行业的没落可能会持续个三五年、七八年的,让大家有足够的时间适应。
现在ChatGPT等人工智能的出现,直接颠覆无数人的工作和生活,很多人还来不及反应就被取代了。
以前觉得编制最是稳定,但现在这个铁饭碗也越来越不“铁”了。
前不久,人口第一大省河南精简 60% 以上事业编就是一个信号。
以前投资是获取财富的最快途径,现在投资的下场就是加速返贫……
时代的巨变让人应接不暇,我们不断被迫接受一次又一次重新洗牌。
但在面临动荡的同时,我们也要开始学会给自己的生活排个序,有些事在当下也愈显清晰且重要。
该省的钱要省,该存的钱一定要存。
一位博主发帖称,自己以前非常不理解父母的节俭,甚至是抠门的做法。
明明家里是有条件过得好一点的,但爸爸大热天出门不舍得花2块钱买瓶水,妈妈十年前的衣服还会一直穿着……
所以她暗暗发誓,自己一定不要过父母这种委屈自己的生活。
抱着这个念头,工作赚钱后,她对花钱完全没有概念,看演唱会和话剧是经常的事情,在吃上消费上更是不在乎价格。
这种消费观确实给她的内心带来极大的欢愉和松弛,但后果也很快来了。
今年年初开始,她们公司效益不好,她被拖欠半年的工资,再加上之前大手大脚,完全没有任何存款。
父母没说什么,当下就给她转了过来,还让她要照顾好自己。
博主万分羞愧,父母操持半生,到老了不但没有享受到自己的温情与回报,还要承担给她兜底的压力。
从这件事后,她开始理解了,父母对自己的节俭是为了把更好的留给下一代。
也彻底意识到,自己看似打着爱生活、爱自己的名义,实则没有任何抵御风险的能力。
说实话,在生活中,我见过很多人都热衷于用消费的方式取悦自己,以此来对抗生活中的不如意。
但这种肆无忌惮的花销,不过是仗着当下表面上的风平浪静罢了。
一旦稍有差池,父母老了,孩子病了,自己失业,就成了一只无头苍蝇。
作为成年人,我们都应该承担起自己身上的责任,重新审视自己的金钱观。
一笔存款,也许不能帮你走上人生巅峰,但它是一件付出就有回报的事情。
能让你在遇到麻烦时不用去求人,能让你在亲人重病时,直接请最好的医生而不是对着抢救室祈祷。
适度消费可以让我们唤醒对生活的热爱,但努力存钱却可以让我们在苦难面前多条路。
▲
保存图片,分享
朋友圈
否则到了30、40岁以后,真的会因为生活容错率太低,而变得卑微。
松弛有度的状态。
他看过钢琴家傅聪的书里写,他和郎朗握手,郎朗的手像是没有骨头,这是钢琴家最羡慕的手。
柔若无骨,看似软绵绵,但是只要发力,唰一下就上去了。
“‘松’这个词对所有领域都很重要,每一件事情都必须松才做得好,要是硬的,就什么都干不成。”
大多数人都还在生活、工作的种种不确定性中,苦苦挣扎。
尤其是当你一过35岁,上有老下有小,生活仿佛按下了加速键,各方面的压力纷至沓来。
人很难不被焦虑裹挟,时刻处在高度紧绷的精神状态下。
一遇到重大事件的时候,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失眠;
总是忍不住盯着别人的生活,拿着无形的鞭子在催促着自己。
但如果一个人总是常年饱受身心巨大压力,处于高度紧张的内耗状态里,反而会让自己用力过猛,偏离正常轨道。
演员张颂文在未成名前,曾一年跑了300个剧组试戏,几乎全部被拒绝。
第二年他的自尊心有点受不了,于是跑了280个剧组,但还是全军覆没。
但这三年的痛苦,常人难以想象,后来有人问他是怎么撑过来的,张颂文的回答很简单。
说到底,人终其一生追求的不过是,
尽力做事,尽心做人,得之坦然,失之淡然。
这种生活态度,不是说怠慢、不作为,而是竭尽全力地努力,然后保持一颗平常心。
就像何多苓说“松”,强调的就是一种松弛有度的状态。
人只有在放松的状态下,才能最大程度地将自己的潜能释放出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人这一生,有太多无法改变的现实,但无论怎样,都要静下心来,沉得住气,做好自己该做的事。
凡事先尽心尽力而后顺其自然,以最好的心态活好每一个当下。
▲
保存图片,分享
朋友圈
当你经历过人生的起起落落,再回头看就会发现,健康地活着,适当地忙着,平静地过着,也是一种幸福。
你可以讨厌上班,但你不能失去工作。
这几年环境不好,行业巨变,最痛苦的永远都是底层的打工人,加班、内卷、降薪……
很多人每天一踏进公司就开始疲倦、憋闷、无精打采,待着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煎熬。
偌大的图书馆里人头攒动,然而真正来看书的只有少部分人。
大部分都是失业了,不敢跟家里坦白,只能伪装成上班到图书馆投简历、改简历、偷偷接电话的中年人。
直到图书馆关门,他们也“下班”回家,每一天都这么重复着。
“我现在就在图书馆里避难,还不敢告诉家里人已经被裁员。
每天卡着上班的点出门,看到一堆人行色匆匆赶地铁、挤公交,我的内心竟然无比羡慕,原来有班能上也是一种幸福。”
凭良心说,没有人喜欢上班,每个人做梦都想摆脱难缠的领导和同事。
以前只要想工作,很快就能找到一份不错的,现在一失业,可能半年找不到下一家。
而等到失业以后你才会知道,像你我这样的普通人,不是工作需要我们,是我们离不开工作。
没有一个稳定的工作,意味着断了收入,只能眼睁睁看着银行卡的余额,一天天减少。
“我们只是打个工挣点钱的普通人,所以有很多事情都不要太在意,上班就好好工作,下班就好好休息。
有人说你好也好,说你坏也罢。时刻提醒自己,在别人眼里,你什么都不是。在家人面前,你就是半边天。”
如果你觉得当下压力大,那就耐下心慢慢打磨自己,让自己在职场上掌握主动权。
如果你已经失业许久,那就降低预期,先找一份工作活下去,然后再考虑长远的未来。
工作对我们最大的价值不是梦想,不是情怀,而是收入。
与你共勉。
但体验到惶惑之后,我们也才愈发清醒明确,其实我们大多数人毕生所求也不过是一个安稳的生活。
作为普通人,我们唯一能够做的,就是抓紧每一个当下,好好存钱,拒绝内耗,耐心蛰伏。
在可控与不可控之间寻找平衡,找回对自己、对生活的安全感和掌控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