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讨论了与税收、财政数据、家庭资产配置策略以及通胀相关的主题。文章指出全国税收同比下降,非税收入同比增长,前四大主要税种均为下降趋势,而消费税上升。作者提出了家庭资产配置的三条策略:非刚需不买房、现金为王不投实体、定投实物黄金。同时,文章还涉及了通胀、非税收入暴增、交易老手的风险厌恶型思维等话题。最后,文章强调了尊重万事万物发展规律、不改变无法改变的事情的重要性。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财政数据
本文提到了最新的财政数据,包括税收和非税收入的增长情况,以及前四大主要税种的变动。
关键观点2: 家庭资产配置策略
作者提出了三个家庭资产配置的策略:非刚需不买房、现金为王不投实体、定投实物黄金。这些策略对于中高产家庭尤为重要。
关键观点3: 通胀与非税收入暴增
非税收入的暴增与通胀有关。这种增长涉及到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费用,如道路桥费、水电燃气费等,这种收费的增加会导致通胀的加速。
关键观点4: 交易老手的风险厌恶型思维
交易老手倾向于极端的风险厌恶,因为亏损的修复远比盈利要困难得多。在家庭资产的管理上,他们更加注重稳健和长期回报。
关键观点5: 尊重万事万物的发展规律
文章强调了尊重自然和事物发展规律的重要性,不去改变无法改变的事情,这是高手的认知内核之一。
正文
6成
仓位,平铺
3个
品种的
第2个
交易日
。
策略,小程序都写了,又回到7月压弹簧的状态,只是这次比较弱力的压。不赘述,没几天就明朗了。
这份昨天新鲜出炉的数据,是来自财政部网站的,信息公开透明。已经给大家标出来重点,先静静看1分钟——
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
,这些代表着整个社会经济活力,核心发动机马力的东西,
都是下降的
。
消费税
,这种和所有人息息相关的,就像死亡一样,只要你活在这个社会上就逃不掉的税种,
只有它在上升
。
今天,当你再看到真实的数据,再次认识到现实的残酷时,我告诉你:
这几年如果做到以上3条,意味着什么!
——
首先,
在中国,还能炒股的人,证明手里至少是有闲钱的,每年至少是中等家庭收入人群。
其次,
在大A刨去重复开户的人次,真实有效股民数量只有几千万,而每天坚持看我公号的,是这个群体里的万分之一,而这万分之一里能真正做到知行合一的人,我们再打个折扣,就算1/10。
最后,我来告诉大家,就是这仅剩的1/10的读者,如果做到了我反复叨叨了4年多的这3句话,那么,意味着——
几千个中高产家庭,在这几年里,不会“被返贫”!
而这几年发生了什么,大家都经历过。不要觉得我这句话是危言耸听,往自己脸上贴金,挨个儿给大家算笔账:
如果你没做到:这几年在任何一年买了房,都将损失少百万级的家庭资产。
如果你没做到:这几年在任何一年投资了实体行业,损失的家庭资产不是可以量化的,有房的抵押周转,没房的上失信大把,还能苦撑的身心俱疲。
如果你没做到:这几年没有把一部分家庭资产,稳步定投到实物黄金,那么除了每年增长的金价让你无不后悔外,接下来各种地缘ZZ的升级,也会时常惶惶不安。
这都是家庭资产配置的策略,是以年计的。
和这些比起来,股市的一两天,一两个点,还算个屁啊!中高产家庭的返贫,是一辈子的事儿,为什么?——
中高产家庭,在经济上行周期累积的财富,一旦亏没了,在经济下行周期里,不可能再重新赚回来!
除非你活的足够久,老了脑子也不糊涂,运气还足够好,才能再熬到下一个经济上行周期里,再赚回来...
如果你先亏了50%,要回本,那么就要涨100%了!
所谓非税收入,就是什么道路桥费~水电燃气费~公共设施费等~外加罚款...
而这类所谓的“非税”,是跟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所以摊到每个人头上还是税。和死亡一样,躲不掉的。
所以,这种摊人头的收费增加了12%,这么疯狂?!这是大基数收费,是一定会向下游传导的,所以,也就一定会导致加速通胀...
-
-
-
不去改变他改变不了的事情,能做到不为无法改变的事而徒增烦恼。
而一个人,如果能做到这个程度,反过来回看,他也一定是有过丰富的人生体验,内心经历过大风大浪,并且已经有了深层的领悟,最终提炼成了自身的认知内核。
他们能从自己身上看到世人的影子,也能从他人身上,投射出自己曾经的境遇。
他们是真的能理解了,为什么有的人会在这一刻、这一步做出这一种的选择,这才是真正的同理心,而非浅薄的怜悯,或嘴上随便说出口的一句理解你...
这份同理心也只能仅此而已。因为如果他们好为人师给了建议,对方会因为认知上的不同而产生本能的抗拒,甚至就算他听进去了原样照办,也大概率会因为他的认知不足而产生结果上的偏差。
大家想想这么多年来,咱公号留言墙那些杠精们,不正是如此最真实的写照吗?同样的策略,不同的人执行,结果千差万别!
而且人的命运真的是有惯性的,就算你眼前扭转得了他一时,后面他还是会在兜兜转转的回到自己老路上。因为,只要这种人内在的运行体系不变,就没有人能改变得了他输出的那个因果。
他们是残酷的。有时候人会袖手旁观,并不是他无情,更像是一种上帝视角的悲凉和无奈。
甚至,当一个人逐渐变得凉薄时,也正是他迅速成长的开始。因为他终于明白,人只能被筛选,而不能被改变。这与他们的性格是否热情无关,只是单纯的明白,改变不了的事情上面浪费时间精力,毫无意义!
公号每篇公号文末,我都会贴一段老子在道德经里的文字: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句话里老天的仁慈,也只能是顺其自然。总之,任何人的成败好坏都只是经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