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刚播出的第8集,迎来了引爆泪点的一段情节:
老革命陈岩石亲赴省委常委会,讲了一堂特殊党课——1945年,他火线入党,申请了背炸药包炸毁敌人碉堡的共产党人“特权”。
这段情节的设置,意在告诫当下的党员领导干部:勿忘初心。
在清明节到来之际,重温战火纷飞的历史,祭奠舍生忘死的先烈,是应有之义。
吉林的小伙伴这两天就在刷屏纪念一位刚刚去世的老红军。
她叫王继川,吉林省人民政府原副秘书长兼办公厅主任,离休干部,享受省长级医疗待遇。
因病医治无效,她于2017年3月24日23时在长春逝世,享年99岁。关于她逝世的消息,刊发在了《吉林日报》的头版。
报道中,有这样一段评价:王继川同志襟怀坦白,廉洁自律,注重树立良好家风,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始终严格要求子女,保持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本色。
1918年出生于山东聊城的王继川,1938年入党。多年的地下工作中,她3次被捕,时刻做好了当烈士的准备。她曾说,相比那些为新中国作出卓越贡献的人,我根本不值得一提,很多巧合、偶然,让我躲过了生死关。
王老的两任丈夫于会川、徐守身,都是我党公安战线上的知名人物。解放后,她担任过许多重要职务,始终坚持按原则办事,公道正派。退休后,每逢春节、七一这样的重要节点,省委主要领导都会去看望他。
孙政才看望王继川
看过《人民的名义》的小伙伴,一定对陈岩石这一形象印象深刻。抗战时期,他为了能背上炸药包上火线,虚报了两岁入党。因为这两岁,和平年代,他的职务止步于省检察院常务副检察长,没有当上副部级。
可就是这位共产党人,淡泊名利,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有的官员不喜欢他,叫他老石头,可群众喜欢他,遇事喜欢找这位退休的老干部,把他那称作“第二人民检察院”。
在陈岩石看来,领导干部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官不能当一辈子,为人民服务却可以干一辈子。长安街知事APP发现,在现实生活中,有许许多多值得我们学习的“陈岩石”,刚刚去世的王继川老人,就是其中之一。
王老一生中,面临一次次的命运转折,一次次地从困境中崛起,化险为夷。三次被捕,沉着应对,机制脱险,第二次被捕时,国民党军统特务逼她交出发报机,王老心里做了“当烈士的准备”;文革时家被抄了,存款被冻结,被勒令在机关里劳动,被说成“投敌变节分子”,见不了儿子,丈夫徐守身被迫害致死,抢救时都没有打麻药,因为自己和丈夫的“问题”,牵连了孩子;父亲去世也无法去送别……人生最值得敬重的片断,并不一定是在功成名就之时,而往往是在身处逆境之际。
离开领导岗位后,很多人都会有失落感,王继川却看得开。她说:你不下来,年轻人上不去,你不能终身当领导啊!电视台来采访她,她又说:“太拔高了,我急得上火,睡不着觉”。
王继川曾经说过:“我是革命洪流中的一滴水、一粒沙,作出的贡献微不足道,我始终对党忠诚。尽管我年事已高,但是党和国家需要的时候,我还可以挺身而出!”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95岁时,老人还从参加了省直机关组织的运动会,参加“喂老虎食”项目。
她介绍自己的长寿秘诀:“每天都坚持走3000步,做10节广播体操,每天淋浴后用毛巾擦身。”同时,在饮食上注意少吃肉,多吃菜。每天早上都会吃地瓜、胡萝卜。她还自己洗衣服,不用洗衣机,坚持手洗。从1989年离休到现在,王继川老人坚持这一习惯已经20多年。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包括抗战英雄在内的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清明之际我们祭奠先人,更不能忘记那些曾经为民族独立解放、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自由幸福而奉献一生的革命先烈们。
日前,民盟中央副主席张平就率机关干部前往八宝山革命公墓,祭奠长眠于此的民盟先辈,先后向民盟中央原主席张澜、黄炎培、沈钧儒、杨明轩、史良、胡愈之等民盟老一辈领导人遗像敬献花篮,深切缅怀他们的丰功伟绩和高尚风范。
在这个怀念先烈的特殊时段,《人民的名义》中的一个片段又浮现在眼前。省委书记沙瑞金邀请陈岩石老人为省委常委会讲一堂课,陈老问“我能讲什么”,沙书记说:您就讲讲历史,讲讲传统,讲讲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