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健康温州
传递卫生和计生政务信息、解读卫生和计生惠民政策、宣传卫生和计生知识。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杭州交通918  ·  刚刚,孙杨回应禁药传言 ·  昨天  
杭州交通918  ·  多地紧急提醒:取消、限流、约满、售罄! ·  2 天前  
FM93交通之声  ·  刘亦菲,发文确认喜讯! ·  2 天前  
杭州日报  ·  刚刚,“建议岳云鹏别上春晚”冲上热搜! ·  5 天前  
钱江晚报  ·  35岁李子柒,突传喜讯!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健康温州

浙江26岁医生猝死,曾发朋友圈“还活着真好”!这些预防和急救方法一定要知道

健康温州  · 公众号  · 浙江  · 2017-06-30 16:58

正文

前天晚上,浙江邵逸夫医院,26岁的规培医生陈德灵猝死。之前他经常加班、通宵,猝死前曾连续通宵夜班。当晚,一个夜班交接班没人,同事这才发现,他已经猝死在宿舍。


据网友提供的陈医生的朋友圈截图,其中显示:“黑+白+黑,下班啦,还活着真好。”时间为2017年4月19日。


然而时隔两月,他却没能像其他任何一个普通人那样继续活着!



知情人士表示,陈医生经常通宵加班,猝死前刚值完一个夜班连白班。



今年5月,陈医生的朋友圈,发自凌晨2点23分:从27号8点到28号2点,根本停不下来,鬼知道我经历了什么,心态要爆炸了,什么??还有一台!!!就连沙发都不给睡。



再翻看他之前的朋友圈,总是在劳累的上班、值班之中,“一宿没睡”更是家常便饭!



陈医生的同事介绍,陈医生是浙江金华某医院在邵逸夫医院的规培医生,是一个很诚实的小伙,老实巴交,干活不偷懒。



太年轻了,非常痛心!


网友评论

@阿罒3罒邦:你倒是偷点懒啊


@物理老师烦发疯:从朋友圈说话的风格和配图来看,是一个开朗积极阳光的男生。如此认真负责,又如此努力,实在可惜了……


@perfect俏:医院都是无条件加班,有病人随叫随到。实在是累,关键工资还低, 学了这一行都是没办法在硬撑,医患关系那么差,病人还不理解,现在没多少学医了,身边学医的有条件的基本都改行了


@Raycorleone_:麻醉在读研究生,早上七点半进手术室,出来经常半夜十一二点了,中午吃饭休息只有半个小时,天没亮进去,天黑出来回宿舍倒头就睡,跟蹲大牢没区别。病人的生命握在手里,心理压力山大,真的身心俱疲。现在转到内科,至少能比较按时上下班,简直天堂。再过几个月又该滚回麻醉了,哎


据悉,陈医生已经是2017年第五位猝死的年轻医生。


6月10日,上虞市人民医院骨科罗斌主任值完夜班后猝死;


4月16日,南宁市中医院一名不到30岁的年轻医生猝死;


2月10日,河北省某县医院年一名仅39岁的医生“连续24小时上班”发生猝死;


1月9日,石河子市人民医院一名麻醉科医生,在值班过程中猝死。


……


如何预防?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中心主任医师马晋平教授,对大众揭秘猝死的五大原因及预防办法。


马晋平表示,很多猝死属于过劳死或者运动死,本质都是透支了身体机能的极限,多见于心肌梗死和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脑血管意外、主动脉夹层、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以及肺梗死。高危行业从业者日常生活中应少熬夜多运动、定期体检血脂血压。



心肌梗死和不稳定性心绞痛


  • 平时工作生活中有较多的烟酒应酬

  • 缺乏足够的锻炼

  • 情绪波动较大


    需要定期检查血脂,保持平衡饮食,适当参加运动,维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主动脉夹层等高血压病


  • 不规律作息

  • 高盐饮食


    需要定期体检,及早发现,并遵医嘱规范治疗。控制血压平稳也是预防主动脉夹层等高血压病并发症的重要环节。


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


  • 大量喝酒

  • 暴饮暴食

  • 进食肥腻


急性脑血管意外


  • 长期处在高度紧张的状态下

  • 经常熬夜、饮食作息不规律

  • 血压、血脂异常


    需要定期体检,检查血脂、血压水平。



肺梗死


  • 长期保持坐姿办公,久坐时腿部的静脉血液回流缓慢,淤积浓稠的血液,很容易形成深静脉血栓。


    如果长期伏案不可避免,每一个小时应站起来稍做运动,如深蹲等,这样可以帮助下肢静脉血回流,预防血栓形成。


心脏骤停有黄金4分钟之说,如果在发生的最初4分钟里,进行正确的胸外按压,将大大提高生还希望,约有一半人能被救活。


今天温小卫赶快跟大家一起好好学习

“心肺复苏”急救知识

胸外挤压和人工呼吸

关键时刻能救命!









来源:辽沈晚报(lswbwx)、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