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老子道德经
【老子道德经】弘扬中华道家文化,替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航务周刊  ·  天津港集团智能驾驶领域,有新进展! ·  4 天前  
春城晚报  ·  刚刚,集体暴涨! ·  3 天前  
云南网  ·  2025年高考时间定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老子道德经

水低为海,人低为王(精辟)

老子道德经  · 公众号  ·  · 2024-10-16 06:00

正文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即可 预约直播

点上方绿标收听主播诵读美文

古人讲:“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为人处事,不能狂妄自大。因为,天狂有雨,人狂有祸。

曾经嘲弄过的人,可能飞黄腾达;曾经看不起的人,可能扶摇直上。

水低为海,人低为王,越能放低自己的人,越动须相应!【微信公号:老子道德经】

为人狂妄,埋下祸根

老子曾对孔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为人之子,切勿以己为高。”

因一点成就而迷失自己,认为自己无所不能,也就为失败买下了伏笔。

那些狂妄自大的人,自以为有一定权势、才气,便不可一世,目中无人。

殊不知,狂妄傲慢,便是一个人衰落的开始,总把自己当珍珠的人,就会有被埋没的危险。

诗仙李白,因得唐玄宗赏识,便忘记自己的身份,要求高力士给脱靴,甚至“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最终连皇帝都无视。

自傲之人,往往都走不远。

没过多久,李白就把宫里的人得罪了个遍,最终被疏远。

古人云:“为人行事勿猖狂,祸福渊潜各自当。”

为人做事不要太过张扬,不然可能会为自己招来祸端。

曾国藩曾言:“人败不离 ‘逸’ 字,讨人嫌不离 ‘骄’ 字。”

做人,应有自知之明,量力而行,才不至于导致灭亡。

而真正的强者,从不显山露水。

低调为人,福气临门

古人云:

“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

看待问题要深远,待人接物要谦逊,为人处事要留有余地。

境界越高的人,往往越谦逊。

饱满的麦穗向来是低着头的,只有空空秕谷才会昂首向天。

北京大学流传着这样一件趣事,一位新生报道,看到一位老人,以为是保安,便请求让他看行李,自己去办手续。

结果,老人头顶烈日,等了半天,直至学生办好手续回来,才走。

后来那位学生才知道,帮他看行李的 那位衣着朴素、谦逊有礼的老人,居然是国学大师季羡林。

季羡林一生朴素谦逊,光芒万丈的名誉,他从不在乎,也从不恃才傲物,他只愿踏踏实实做学问,做普通人的生活。

《论语》曾有言:“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君子有傲骨,但没有傲气,卓尔不群却又谦恭有礼。

而一个骄傲而又锋芒毕露的人,会因无视他人而陷入泥潭。

曾国藩说:“谦卑含容是贵相”,境界越高的人,越虚怀若谷。

因为他们明白:

人不过沧海一粟,只有心怀谦逊,不断修行,才能独善其身。

谦逊,不仅是安身立命的法则,也是“君子藏器於身,待时而动”的蛰伏。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