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文章介绍了老黄埔核心区新溪旧改项目——黄埔润府的最新动态、项目特点、优缺点以及市场定位。文章指出,黄埔润府作为华润操盘的新溪旧改项目,在国庆期间开放营销中心并引起关注。其首开户型与天河润府相似,但存在商业氛围、教育配套和整体开发周期等问题。文章分析了黄埔润府的优缺点,并将其与其他周边楼盘进行了比较,指出其价格上限不会很高,特别是在首开区的销售前景不容乐观。
优点包括紧邻双地铁大沙东站、商业氛围好、华润开发的产品力在线;缺点包括教育配套不足、自配商业兑现周期长、旧城改造滞后等。
在市场中的综合价值排序不高,价格上限不会很高,特别是首开区的销售前景不容乐观。面对周边竞争对手,黄埔润府需要克服多个方面的挑战。
华润操盘的新溪旧改项目也加入了战局:在国庆期间迅速开放营销中心,现场虽只有沙盘可看,但也收割了一波流量。
项目推广名也定了,叫:
黄埔润府。
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跟天河珠吉片区的“天河润府”一个系列。也难怪,目前网上流出的项目首开户型,几乎跟天河润府高度复刻,没太多想象力。
新溪旧改是一个小盘,融资商品住宅分南北两个地块,容积率4.66、4.92,合计总建面约12.8万方,6栋商品住宅预估货量大概1000套左右,大概是河涌对面城市之光的五分之一。
01
目前首推一期临近丰乐中路地块,只有2栋住宅,为蝶形塔楼西南向布局。其中1栋31层2梯5户,2栋47层3梯5户。
值得注意的是,这两栋实际是商住楼:1-3层是裙楼商业,预计将引入肉菜市场之类业态,4层以上才是住宅,首开货量大概350套左右。
楼下就是底商,买菜自然方便。但单独两栋楼,又紧贴将扩建成双向8车道的丰乐中路,也意味着小区内部活动空间很有限,又难免有些嘈杂。
另外,首开区西南向视野景观也一般。
一路之隔是中山一附属黄埔东院,以及金隆园、丰乐小区、下沙村等老旧小区和城中村。
这种靠大路边的蚊型地块,注定了只能做刚需产品。网传三个面积段,85-87平3房、96平3房2卫,115平4房。
需要注意的是,项目售楼部设在靠近大沙东地铁站旁边的原青少宫地块,距离首开区还有300来米。
02
不必讳言,首开区在整个新溪旧改中的位置,逊色于二期。尽管首开区步行至7号线+5号线大沙东站E出入口大约400米,也算货真价实的地铁盘。
我一直强调,分析楼盘价值,也要讲究颗粒度:不仅跟周边对手盘比较,内部不同组团之间也是有鄙视链的。
整体来讲,黄埔润府的下限较高,但上限偏低,在老黄埔板块可能算不上“带头大哥”。尤其是它的一期,在片区一众的对手盘中,可能只是居中的角色。
黄埔润府在老黄埔一手、二手次新盘中的综合价值,我个人的排序是这样的:
珠江村旧改
>中建海丝城望江组团
>城市之光E/F/A南
>黄埔润府二期
>
未来方洲首开后排望江楼栋
>中央公馆
≥
富颐华庭R组团
≥中鼎书院上城
≥黄埔润府一期
>中建海丝城首期
≥黄埔新城中央公园组团
>星航TOD高层洋房
项目的优缺点都很明显。
优点在于三个:一个是紧邻双地铁大沙东站,交通便利度高;二是项目商业氛围会不错;三是华润开发,产品力应该在线。
但缺点也不容忽视。
比如,大家很看重的教育配套。相对周边几个旧改大盘,清一色的配套九年一贯制甚至完全中学(中建海丝城、未来方洲),黄埔润府仅配套一所36班小学和一所12班幼儿园,没有自配初中。
根据目前招生政策,新溪村小学地段为下沙小学,其对口初中是统筹摇号周边6所学校,其中有一半的学校不尽如人意。
初中上学不方便,且确定性相对低。这点是很大的减分项。如果折算进房价里,至少要减扣5000元/平。
又如,新溪旧改此前一直引以为傲的优点,所谓自配大型商业引入万象系商业,迟迟未落地,还跑去了双沙旧改项目中建海丝城。
当然,双沙旧改引入万象商业,也不代表新溪旧改的就黄了。
目前新溪这边对这事呢,既不否认,也不予以明确,整一个沉默以对。
但要注意,即便新溪旧改还有万象系商业,恐怕兑现周期也比较漫长。
新溪旧改项目分为两部分——旧村改造与旧城改造,目前动工的是旧村改造部分。
旧城改造部分,由于涉及主体比旧村要复杂,协调难度要更大,目前进度非常滞后,未批未拆,处于前期征询阶段。而大家关心的华润万象系商业,恰恰位于旧城改造范围。
还要注意,旧城改造部分在旧村改造外围,由多个老旧小区形成包围之势。
这意味着,旧城改造滞后,不仅影响大型商业配套兑现,还将影响旧村改造部分前期收楼住户的舒适度。
03
当然了,优缺点都是跟对手盘比较出来的,没有绝对的优势。
比如,黄埔润府的地铁优势,在老黄埔并不稀缺。同样临近大沙东站的楼盘,还有城市之光、中央公馆、君和名城等。
又如,上面讲到的旧城改造滞后问题,也就是项目整体开发周期的问题,在其他旧改大盘也同样存在,这是前期开荒业主所面临的共性问题。
这样,老黄埔各大新盘抵扣掉地铁优势和开发滞后的劣势,实际能卷的,也就
教育配套、产品交标、稀缺环境
这几样
。
对于黄埔润府来讲,教育配套又是劣势,环境因素也谈不上有多好——论就近无遮挡大尺度江景,比不上珠江村旧改和中建海丝城望江组团;论公园滨河景观,也不及中央公馆。
唯一能拼一下的是产品力和物业水平。
但产品交标的空间可大可小,开发商之间也有卷的空间。
综合下来,黄埔润府在老黄埔能够拿得出的牌,并不多。这也注定了它的价格上限不会很高。
特别是首开区,赢面很小。
我看网上有吹风说,要卖5万+。如果真开这个价,结果大概率是凉拌自己,成全他人,
给周边对手
抬轿子。
前面说了,黄埔润府一期和二期,区位差异明显。一期别说5万+凉拌,即便4万+都够呛。
目前,老黄埔核心区新盘价格基本在3.2万-4.5万/平区间,黄埔润府要想跑量,恐怕有点不太乐观。
当然,鉴于盘小就那么一点货,加上开发成本较高,又有三家央国企抬轿分担风险,倒也没必要卷价格。
熬一熬周期,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