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投资
大家谈”是点拾投资的公益内容栏目,希望通过每周日不定期的推送,让更多人看到基金经理对投资和市场的思考。“投资大家谈”栏目内容以公益类的分享为主,不带有基金产品的代码和信息,也必须来自基金经理的内容创作。
下面,我们分享来自景顺长城基金科技军团的5月思考。
一直以来,景顺长城科技军团通过持续深耕产业链,不断取得前沿、深度的投资洞见。他们也是买方基金公司中,少数提供持续观点分享的投研团队。相信这一期的5月观点,也能帮助大家理解景顺长城科技军团的投研思考。
最后,也欢迎大家持续给我们投稿!可以发送邮件到:[email protected]
张仲维:围绕国内外AI芯片发展的投资机会
最新财报显示美国云服务提供商的总资本支出持续超预期,对资本支出趋势提供了更有利的展望,台积电也预计今年服务器人工智能处理器的收入贡献将增加一倍以上,重申在未来5年其复合年增长率为50%。我们持续看好围绕国内外AI芯片发展的投资机会。此外,马斯克表示今年年底之前,机器人Optimus 能在工厂进行无限制生产,完成有用的任务,然后明年年底之前对外销售。我们持续看好围绕机器人行业发展的投资机会。
詹成:看好科技、高端制造、医药
利好的政策频出,效果会进一步体现,年报季报披露完,结构性亮点还是很多,目前位置不宜再继续悲观,市场风险偏好会逐步提升,权益资产的性价比较高,科技创新和医药依然是现阶段我们最看好的投资方向。以产业链安全可控,国产替代,产品出海为代表的科技创新方向上的相关公司有比较明确的投资机会。同时医药板块长期受益于人口老龄化,而且估值消化的比较充分,具备中长期配置价值。
董晗:看好有色、半导体、AI
新国九条的推出为市场的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未来随着上市公司提升股东回报举措的持续加码,市场风险偏好将持续回升。今年一季度地方专项债发行明显偏慢,我们对二季度的发行节奏保持关注,如果发行加快,叠加超长期国债的落地,基建投资的实物工作量有望改善带来宏观经济数据以及资本市场的回暖。结构上均衡配置估值合理,符合产业方向的成长板块以及受益经济回暖的顺周期板块。
杨锐文:看好半导体、AI、新能源智能车、医药生物
产业的突破和发展并未停滞,现时的科技成长股票难以及时反映产业的变化。我们深信只要产业在发展,这些变化迟早会体现在资本市场上,这只是时间的问题。我们对市场是乐观的,但是,我们并不会把投资建立在不确定的预测之上,不会盲目乐观和冒进,倾向于假定眼下即常态,然后在这样的常态尽可能地构建有独立成长逻辑的公司作为组合,以此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
周寒颖:看好家电、交运、电力设备、机械设备、有色、电子、医药
1. 中国经济连续三个季度经济同比改善,看好外资对中国资产再配置的重要机遇。一季度国内GDP增长5.3%,主要经济指标环比增速提升,生产供给和消费投资逐步恢复,外资投行纷纷上修对中国经济增长预期。随着国家陆续出台对汽车、家电以及工程机械等行业的以旧换新政策,当下市场的悲观情绪预计会逐渐修复。此外,中国政府实施的5项政策支持香港市场,涵盖经济发展、营商环境优化、金融市场互联互通、科技创新支持和市场开放度提升等方面,有望进一步提振香港市场,增强其吸引力。
2. 港股及A股市场成为海外资金高切低再配置的选择。考虑到美股通胀韧性、美债收率高位震荡以及美国滞涨风险,美股等海外市场进入振荡期。当前港股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充分反应市场对于房地产及内需经济的悲观预期,且相对其他新兴市场也极具吸引水平。互联网、消费、科技、医药板块部分龙头公司估值处于历史相对低位,显著低于美股龙头。公司盈利逐步恢复,多数公司股东股息加回购提升至3-5%,核心资产性价比较高,海外长线资金加仓迹象明显,港股或受益于资金短期再配置的跷跷板效应,成为了高性价比的避风港。
3. 新国九条对优化股东回报有积极意义。权益市场约15倍PE、15%增长以及3-5%股息的资产比比皆是,不再局限于传统高股息。其次,根据最新季报显示,出海企业业绩亮眼,超出市场预期。
农冰立:看好AI产业链和消费电子
年报和一季报总体显示部分制造业领域景气度比预期要好,即使在经济相对疲弱的背景下,结构性需求、供给端优化以及出口拉动等多因素驱动龙头公司的报表质量好于预期。除了仍持续保持高景气的AI之外,消费电子或有望在下半年迎来整体盈利端改善,AI对于新一代终端的体验改善也有可能带来需求端新的增量。
孟棋:看好AI、新能源、机械、医疗
从制造业的产业微观角度来看,经济的结构性有韧性,特别一些顺周期核心龙头公司业绩在一季报较为靓丽,较去年同期只是预期的复苏而基础非常不稳定明显不同,因此避险情绪有所改善,市场的结构将更加的多元化,阿尔法选股成为出发点。
张雪薇:看好算力芯片、AI应用、消费电子
ChatGPT引爆的AI产业革命将持续,从文生文到文生图,我们重点关注文生视频领域的进展,因为视频包含的内容最丰富,蕴含的市场价值也最大。算力部分,我们看好推理侧需求加速,训练可能降速,国产替代在推理侧将拥有更多机会。应用端,AI在生产力场景提供降本增效的价值,2024年将开始收费变现;在泛娱乐场景,AI提供更好的虚实交互体验,MR成为可能。此外,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可能带来半导体全球需求的共振。长期而言,全球半导体受益于电气化、智能化、数字化的趋势,需求增长将持续高于GDP。而中国半导体将成为所有高端制造产业卡脖子领域,将受益于补短板,进入国产替代2.0时代,我们看好进入深水区的标的。
郭琳:看好互联网、电子、高端制造
随着国内经济在一季度企稳回升,相关刺激政策也陆续落地,市场风险偏好有所修复,外资也逐步开始关注并增加中国资产的配置。从部分企业年报和一季报可以看到,在业绩增长、经营质量、股东回报方面均有超预期表现。经济增长从总量向结构高质量发展转型,科技成长的产业趋势仍在推进。后续我们依然看好的方向:第一,随着经济稳健复苏,互联网龙头企业的增长体现出韧性和弹性,这部分核心资产具备较强性价比,看好复苏背景下互联网龙头的修复空间;第二,随着海外国内科技巨头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突破,国内快速追赶,应用多点开花,我们认为2024年算力、应用、终端均有机会,也会拉动消费电子和半导体的需求复苏;第三,自主可控、科技自立自强会是中长期不变的发展方向,核心领域逐一突破;第四,出口数据在不同领域均有超预期表现,看好具备全球竞争力的制造业龙头企业。
曾英捷:看好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链
维持看好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链。汽车智能化产业趋势明确,消费者对智能化的粘性逐渐增强,产业发展奇点即将到来,这将酝酿贝塔性投资机会。同时,锂电和光伏经历1-2年的产业调整,细分领域格局有望开始优化,龙头企业市占率有望提升,存在中长期布局机会。风电有望实现招标和装机高增长,同样值得关注。
- en
d -
按姓名首字母排序
上下滑动阅读更多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