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作者:
Liqing Wu
、
Wenxia Huang
、
Dongyang Li
通讯作者:罗威
通讯单位:
武汉大学
尽管基于
RuO
2
的电催化剂在酸性析氧反应(
OER
)中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但以牺牲活性为代价,触发传统的吸附质析氧机制来抑制动力学上有利的晶格析氧机制(
LOM
)途径是目前最先进的策略。迄今为止,通过动力学有利的
LOM
途径向酸性
OER
转变,同时实现基于
RuO
2
的电催化剂的显著活性和稳定性的方法仍然难以捉摸。
本文报道了
RuS
0.45
O
x
催化剂在不对称
S-Ru-O
微观结构和
Ru-SO
4
局部环境的协同调节下,可以同时提高晶格氧介导的
OER
活性和酸性电解质下的稳定性。
要点
1.
本文报道了用
S
原子部分取代
RuO
2
中的
O
原子形成
S-Ru-O
局部环境的
RuS
0.45
O
x
催化剂的合成。结果表明,得到的
RuS
0.45
O
x
具有约
160 mV
的超低过电位,达到
10 mA cm-2
的电流密度,并且在
0.5 M H
2
SO
4
中,在
100 mA cm
-2
下具有
500
小时的优异催化稳定性。此外,以
RuS
0.45
O
x
为阳极催化剂的
PEMWE
在
2.0 V
下具有
4 A cm
-2
的高电流密度。
要点
2
.
衰减全反射表面增强红外吸收光谱、
x
射线光电子能谱和理论研究在内的实验结果表明,
RuS
0.45
O
x
表面的界面水结构从氢键水到自由水的动态演化。生成的连续的自由
-H
2
O
富集局部环境有利于加速缓慢的界面水解离动力学,有利于补充晶格
-
氧介导
OER
过程中产生的晶格氧空位,从而显著增强稳定性。
图
1
:
(a)
和
(b)
为
RuS
0.45
O
x
的
HAADF-STEM
图像,插入
(b)
为对应的快速
FT
模式。
(c) RuS
0.45
O
x
的
EDX
图,分别显示
Ru
(粉色)、
O
(青色)和
S
(黄色)的元素分散。
(d) RuS
0.45
O
x
和
RuO
2
的
Ru 3p XPS
光谱。
(e) RuS
0.45
O
x
的
S 2p XPS
光谱。
(f) Ru
箔、
RuO
2
和
RuS
0.45
O
x
的
Ru k
边缘
XANES
光谱。
(g) Ru
箔、
RuO
2
和
RuS
0.45
O
x
的
EXAFS
光谱。
RuS
0.45
O
x
(h)
和
RuO
2
(i)
下
Ru K-edge
的
WT
。
图
3
:操作
ATR-SEIRAS
测量
RuS
0.45
O
x
(a)
和
RuO
2
(b)
。波数
~1120 cm
-1
的振动带分配给
OO*
振动。
RuS
0.45
O
x
(c)
和
RuO
2
(d)
的
pH
依赖性
LSV
曲线。
(e) RuS
0.45
O
x
和
RuO
2
在
10 mA cm
-2
下的过电位随
pH
值的变化曲线。
(f)
添加或不添加
TMA
+
时,
RuS
0.45
O
x
和
RuO
2
在
0.5 M H
2
SO
4
电解质中的
LSV
曲线。使用
18
O
同位素标记的
dem
测量
RuS
0.45
O
x
(g)
和
RuO
2
(h)
。
参考文献:
Liqing Wu, Wenxia Huang, Dongyang Li
.
et al.
The Role of Interfacial Water in Improving the Activity and Stability of Lattice-Oxygen-Mediated Acidic Oxygen Evolution on RuO
2
.
Angew
.
(202
5
).
文献链接: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nie.202420848
以上内容,如有误读
和纰漏,敬请指
正
-
-
汪国雄Advanced Materials:富羟基KIr4O8纳米线促进质子交换膜水电解槽析氧反应!
-
施剑林/陈立松等最新EES:PtAu 合金化调节羟基和底物吸附用于甘油电氧化生成 C3 产物
-
Nat Commun:甲醇合成催化中CuZn表面气敏结构的可视化
-
复旦大学郭佳JACS:具有增强光电性能的手性共价有机骨架膜!
-
陈经广Angew:通过与乙烷反应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碳纳米管!
-
郑耿锋/韩庆/钱林平JACS:电子离域赋能——Cu═N催化提升乙醇产量!
-
何冠杰/杨学林/秦家千Angew:高可逆锌阳极钨酸锌界面层的原位超快构建!
-
支春义/杨涛/郭瑛最新Angew:高熵合金助力硝酸盐还原制氨!
-
如需转载或合作,请联系我们
1.由于微信修改了推送规则,请大家将催化进展填加为
星标
,或每次看完后点击页面下端的“
在看
”,这样可以第一时间收到我们每日的推文!
2.催化进展现有
综合群、电催化交流群、同步辐射交流群、文献交流互助群、各研究领域群等近20余个
,欢迎大家加小编微信,我们会尽快拉您进入对应的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