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释放心灵硫酸,金子不一定会发光,君不见薛之谦沉寂了那么多年,最后竟然是因为自黑写段子才迎来第二春。这就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自身有水平,有时也要想法迎合一下普罗大众的口味,否则酒香会被埋没在深巷中。同理,汽车界也有一类这样的车型,被媒体人赞好,却没有得到普罗消费者的认同,即所谓的叫好不叫座。
说起这一类型,首先浮出脑海的是观致。观致粉的忠实程度,已经不亚于比亚迪,在网上稍表露点不看好观致的言论,就会连续几版留言侍候。不过观致的粉丝水平还是高于比亚迪
的
,基本都是就事论事的辩论,不像
“迪粉儿”那样人身攻击,甚至占据爱国这样的道德高点。
在社会学上有种说法,就是声音大不代表人多,沉默往往是大多数。有兴致在汽车论坛跟帖留言的毕竟是少数人,真正拿着钱盘算着买车的,更多是躲在旁边沉默不言。
说说观致的车型
本身
,开过观致
3和观致5 SUV。
我
觉得观致
3更能代表这个品牌的水准,
诚实的说,
观致
5 SUV在设计、内饰做工等地方,不如观致3那么有大师感。给观致叫好的不仅有观致粉,还有一大票媒体人。
观致那种好,说白了是种欧洲标准的好,尤其是悬挂,毫无疑问是同级最硬,那种硬真是欧洲原版车的硬。双离合在畅通的欧洲道路并无大碍,或许还可以省点汽油回来,可是在堵车成常态的中国,不
太
流畅的双离合
则会让人开得难受。
简而言之,观致请了一班欧洲人,造了一台欧洲车,然后将这台欧洲车拿到中国来卖。在汽车这件事,还别太崇洋媚外,每个国家都有适合自己国情的车型。比如将美国的皮卡拿到中国用,车位也停不进;将日本的
K-Car拿来中国卖,连飞度车主都能取笑它又吵又颠……为什么奇瑞会如此“纵容”欧洲人在观致中的看法?其实在自主品牌中,奇瑞就是个比较“推崇”欧洲造车价值观的品牌。
奇瑞或许让人联想到的更多是
QQ,因为奇瑞往后就没有出过
如
QQ般
脍炙人口的
“街车”。可是在这段时间里,奇瑞得到媒体认可的车却不少,典型就是A3和艾瑞泽7。只不过这两台车的销量
并没那么好看
,而奇瑞最初在艾瑞泽
7上是寄予了厚望的,深信可以像吉利帝豪EC7那么畅销。
A3和艾瑞泽7的症状所在,跟观致一模一样,
我个人觉得
都是口味过于欧洲。奇瑞
A3用多连杆后悬挂,在这种小车上运用确实深得工科男喜爱,但是后悬挂侵占了本来就不多的后排空间,导致没人买单。换句话说,当时消费者想解决“刚需”,而奇瑞却在那里做“改善性需求”。或者更直白地说,很多中国人喜欢的是德系品牌,而不是德系车,君不见朗逸就卖得比高尔夫好。
在有了前车之鉴后,艾瑞泽7改善了后排空间,操控水准也很出色。可是依然很难对得上中国人的口味,座椅和悬挂都偏硬,车厢也是老欧洲车那种缺乏居家感。更关键的是,艾瑞泽7卖得比对手贵,这也间接导致懂得它内在美的人不多。
奇瑞工程师对造车其实很有追求,很早就进行正向研发、很重视极限状态下的底盘操稳性、大面积配置ESP,以及较多使用大尺寸,扁平比相对低的轮胎来提高主动安全。不过也情理之中,工科男在学校中通常追不到女孩子,除非样子出众得像《神探伽利略》里的福山雅治。
写了那么大篇幅,一直都是在聊奇瑞,以及奇瑞投资的观致。源于奇瑞这种问题在车系中有普遍性,如果问哪个品牌相对多这种怀才不遇的情况,我想到的是本田,代表车型是九代思域和上代思铂睿。
九代思域的问题在于,实在想不到有什么能作为卖点的地方。至于它的好,要开过才知道,说不上很有运动味,但亲和度高,属于那种一上手就能熟练地开快。包括CR-V和九代雅阁也有这种感觉,说不出特点,但一言以蔽之就是“好开”,不同于丰田那种开到想睡的无趣。
再说思铂睿,必须是上代车型,现款思铂睿已经
“世俗化”,开起来味同
嚼
蜡。说上代思铂睿是台换了徽标的讴歌,这个我一点都不怀疑,论开起来的愉悦程度,不一定输给
E90 3系。可是在B级车里打运动牌,至今没有谁能有好下场,包括丰田锐志、马自达阿特兹等。
因此九代思域和老款思铂睿出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大街上比例并不高,可是媒体圈中的比例非常高,两个比例极不对称。我有位同事最近还发烧得想卖掉自己的九代思域,换购一台二手的老思铂睿。至于本田和奇瑞的好车经常被埋没,这个真不奇怪,两者骨子里都是个工科男,在学校里难以成为万人迷。
且慢,先别骂,连我自己也有点自责。这篇文章本来想谈一系列叫好不叫座现象,可是变成了奇瑞和本田的专场。可是想想也正常,这种现象在这两个品牌当中真正具有普遍性。反观其它品牌,确实也有这类车型,但属于个别现象,有的品牌或者已经从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