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科学家提出的一项新假设,月球南极艾特肯盆地下方藏匿着一个非常怪异和致密的“肿块”,可能是一颗小行星的遗骸。这项假设立基于美国宇航局
GRAIL
探测器和月球勘测轨道器的观测数据。研究论文主执笔人彼得·詹姆斯表示:“想象一下,将一堆块头相当于夏威夷大岛
5
倍的金属埋到地下。我们发现的神秘结构就有如此惊人的个头。”
在月球南极艾特肯盆地(蓝色和紫色)下方,科学家发现一个神秘团块
在月球南极艾特肯盆地下方,科学家发现了一个巨型金属“肿块”,可能是一颗小行星的核心或者行星级天体块,也可能是冻结的熔岩海。这个神秘物体的面积是夏威夷大岛的
5
倍,埋藏在地下
185
多英里(约合
300
公里)。由于处在月球暗面,这个陨坑并不可见。不过,中国的月球车正对这一区域进行勘测。
艾肯特盆地,月球上最大且最古老的盆地
在没有空气和遍布陨坑的月球暗面地下,科学家发现了这个惊天秘密。没有人知道它究竟是什么。研究人员能够给出的最准确的描述就是“质量巨大”。神秘物体藏在被称之为“艾特肯盆地”的陨坑下几十英里,陨坑宽
1550
英里(约合
2500
公里)。由于处在月球暗面,我们无法看到这个陨坑。科学家表示这个神秘物体可能是一颗巨型金属小行星的核心或者炙热岩浆海缓慢冻结的产物。
研究论文主执笔人、贝勒大学地质学家彼得·詹姆斯在一份新闻稿中表示:“想象一下,将一堆块头相当于夏威夷大岛
5
倍的金属埋到地下。我们发现的神秘结构就有如此惊人的个头。”在刊登于《地球物理研究快报》的论文中,研究小组阐述了他们的发现。
GRAIL
探测器艺术概念图,一前一后环绕月球飞行
科学家尚无法确定它究竟是什么,从哪里来,但他们知道它拥有惊人的引力,将艾特肯盆地向下拖拽了超过半英里(半英里约合
0.8
公里)。艾特肯盆地据信是月球形成后大约
5
亿年遭受一次猛烈撞击的产物。它是太阳系内最古老、面积最大且保存最完好的陨坑之一。
40
亿年前,究竟是何种天体撞击了月球,现在仍是一个不解之谜。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一次的撞击异常猛烈,不仅穿透了月壳,甚至还将月幔物质抛射到月表。
出于这些原因,地质学家希望对将艾特肯盆地进行细致勘测,以获取月球形成和构成的线索。最近,中国的嫦娥四号登陆月球冯卡门撞击坑,对艾特肯盆地的部分区域进行勘测。
中国的嫦娥四号任务月球车
在将美国宇航局
GRAIL
(重力回溯及内部结构实验室的英文首字母缩写)探测器和月球勘测轨道器的观测数据结合后,詹姆斯和同事发现了艾特肯盆地下方的神秘结构。月球勘测轨道器一直对月表进行成像,绘制高分辨率的地表高程地图。
GRAIL
任务由两颗飞船执行——
GRAILA
和
GRAIL B
——一前一后环绕月球飞行,探测月球引力场强度的变化。科学家能够从引力场强度的大幅波动中获取线索,了解月球的核心;微小的波动则有助于揭示未发现的矿床、小行星撞击区和地下地貌。
月球勘测轨道器艺术概念图
詹姆斯表示:“在结合月球勘测轨道器获取的数据后,我们发现艾特肯盆地地下数百公里处隐藏着一个拥有惊人质量的结构。一种解释是,这是撞击月球的小行星的金属。换句话说,造就这个盆地的小行星仍嵌在月幔中。”
如果这个神秘物体是金属小行星核心,钻进月球内部后并不会原地不动。电脑模拟结果显示,小行星核心四散开来。研究人员认为这种移动让这个金属团块在月壳下方大约
186
英里(约合
300
公里)处漂浮着。另一种解释是,小行星撞击后,月壳内的一个巨大的富金属岩浆海凝固成了致密的厚板。
翻译:牛树军
编辑:Velvet
在微信搜索漫步宇宙【qqtaikong】并
关注
,然后
1、回复“
英仙座
”可以看到2018年8月英仙座流星雨合集,近百颗流星与你一期一会。
2、回复“
日偏食
”可以看到2018年8月日偏食全程实录
3、回复“
火星大冲
”可以看到15年一遇的2018年火星大冲实录【2018年7月】
4、回复“
月全食
”可以看到本世纪最长血月月食实录【2018年7月】
你可能还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