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曾有朋友炫耀说,两个手机微信全都加满了人;
另一个朋友在问过我们有多少微信好友时,颇为自得地说:我有将近两千哦。
天哪!当时我想,这么多人啊?!
谁成想,一年后我的微信里也人满为患,其中有很多是从来没发过消息,从来没有互动,甚至想不起名字的“朋友”。
大都是参加活动的时候,某个会议的间歇,各种聚会上加的好友,有些真的成了朋友,有些则是交换了微信,仅止于此。
如今交换微信就像是当年交换名片一样。社交场合见到了,互相交换一下就扔在了角落里,渐渐落了灰,再也想不起来对方是谁……
扔掉?
心里总是有点顾忌:万一是个重要人物呢?万一有什么事儿要找对方呢?!还是留着吧……
渐渐地,办公室抽屉里有厚厚一摞的名片,从未丢过却也从没找过任何一个;就如同微信好友里很多人,从未有过联络,却总以为哪天会有什么联络呢,这真是一种复杂又微妙的情绪。
周末,我花费了两个小时,删了很多很多人——从未发过消息的,朋友圈彼此关闭且没说过话的,名字根本想不起来的,在某些场合认识但从未给有过任何交集的……真不知道我们留着对方是要到什么时候“用”呢?
像是给人际关系来了一次断舍离,很爽,很舒服,心里腾出一些地方,把那些有温度有互动值得留下的人留下,就好了。
每个人的微信好友列表里,都有不止一个鸡肋好友吧?
就像是微博上的僵尸粉,他们只是一个头像,一个名字,假装存在着而已。从不说话,从不评论,从不点zan。
你不知道他们是否在窥视你的朋友圈,也不清楚他们存在的意义,只是不知道为什么,你总是没有删掉他。从来不发消息,从他的朋友圈里也没学到什么有用的东西……
这样的“好友”,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我问过自己后,决定着手清理——就像是家里过一段时间要深度大扫除,衣服每次换季都要扔掉一部分上身率很低的。
内心和物质的断舍离,同样重要。
那些不用的东西总是占据着空间,不如清理了;那些糟心的事嘈杂的情绪,总是扰乱我们,不如断掉了。相似的,人际关系上也该断舍离一下。
真的很厌恶的人,三观不相投的人,以及“鸡肋”般的微信好友,不如就离开了吧,分别了吧,断掉了吧,彼此都没有损失,免得还要花费时间和经历去虚伪地应付,还要斟酌哪句话怎么说,真诚打了折扣,友情又从何谈起呢?
不如给自己清理出更多空间和心情,对值得的人更好一点。
记得有一个知名的设计师曾说过,你家里最值钱的,是你地板裸露地方。
给自己生活的空间留一点空间,给自己的内心留一点缝隙,不要总是被挤得满满当当,喘不过气,这才是高品质的生活。
同样,不要为那些鸡肋的关系所累,不要被复杂的人际绑缚,我们能够活得自在啊。
曾有个微信上的“好友”很有趣,每次在我发跟热点事件的文章时就很不忿地质问:你一个作家,整天关心着这些娱乐圈的事件……然后巴拉巴拉批评我一通。
一次两次,我告诉自己“要大度”,毕竟,人和人的视角不同,他没办法完全理解我,我也不能因此就误解他。
直到我又推了一篇关于何洁的文章,他又发了一通评论,最后说“我要拉黑你”,我看到之后,秒删了他。
一则是,我们对彼此都没有任何益处,相看两厌;二则是,他根本不看文章就大放厥词我真的很不喜欢,那篇文章探讨的是婚姻问题,但是他却只能看到“明星”两个字,这种人连普通读者都算不上,还能算朋友?
好吧,就当我是小气吧。
不过朋友圈里,真的不想留这种处处以嘲讽批评为乐的人啊,这是一种恶趣味啊,就算没有实质性伤害,看着心里也挺烦。
多花些时间和能让你快乐的人在一起,少一些时间和那些让你感到有压力的人相处。
加措的这句话,我深以为然。
我们活得每一天都希望是快乐的,幸福的,有意义的,留一个负能量慢慢的人来碍自己的眼,何必呢?
二十多岁的时候,总觉得认识多一些的人特别重要。
要给自己积累人脉,积攒关系——毕竟这是个人情社会,不知道什么时候,你可能就要用到哪些人,这也没错。
只不过,那些真正对你有用且能帮助到你的人,不可能是微博上的僵尸粉,或者微信里没有温度的朋友们,他们从未跟你有过任何交集,又何谈交情呢?!
人情冷暖,靠的是我们的真诚付出。
两个相对无言的账号之间,又有什么情义可谈呢?
想跟一个人交往,就得大大方方去打个招呼;跟一个人三观很合,就去告诉他:嗨,我很喜欢你,在默默关注你。
而若是那些你总是以为“有用”才留下来却从未有过任何交流的人,呵呵,不如现在就删了吧,因为等到要用他的那天,他一定会问你一句:请问,你是谁?
这就尴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