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金融行业网
金融行业网(jrhycom)——融哥倾力打造的金融第一公号,涵盖财经、银行、保险、证券、股市、基金、信托、理财投资、资产管理、财富管理、P2P网贷、互联网金融和投融资等各类讯息和服务。头条资讯、深度观察、解读八卦,圈子探秘,尽在金融行业网。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金点睛  ·  中金 • REITs | ... ·  7 小时前  
牛散赵哥  ·  A股:超级红包!2月份5大攻略! ·  19 小时前  
牛散赵哥  ·  A股:超级红包!2月份5大攻略! ·  19 小时前  
两只黑马  ·  大涨啊!明天,这么干! ·  20 小时前  
两只黑马  ·  大涨啊!明天,这么干! ·  20 小时前  
望京博格投基  ·  2025投资主线:股息率超过8%的红利指数与 ... ·  昨天  
望京博格投基  ·  2025投资主线:股息率超过8%的红利指数与 ... ·  昨天  
供应链金融  ·  奖项申报已开启! |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金融行业网

有些人被收割,你是拦不住的

金融行业网  · 公众号  · 金融  · 2019-10-07 23:33

正文


来源 | 米筐投资 (ID: zmikuangtouzi

作者 | 米筐老A

已获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不代表金融行业网立场。


国庆假期已经接近尾声,今年的“金九银十”变得不再那么火热,但是这两个月依旧是开发商集中推出新楼盘的高峰期。


房企们的各种营销手段上演,打折、买房送车、送车位、送物业、首付免息分期等等层出不穷。


在各种诱惑之下,相信不少打算今年买房的人会选择在这段时间下手买房。


不过楼市发展至今,买房的逻辑已经大变。


从前,楼市是普涨的时代,现在在国家因城施策的调控之下,城市与城市之间的楼市发展逻辑也千差万别。



01

万一成功了呢?


先讲两个故事。估计这样的人和事,在你的身边也发生过……一定程度上,还是较为常见的。


故事一:


参加一个前同事的聚会。那曾是一家大型国有企业,部门多、部门里的人也多……老中青都有,当然也有老国企特有的人情氛围,所以不管老少大家都相处融洽,很多人还怀念那时候的时光。


偶然的机缘巧合,几个老同事就聚到了一起。


老同事聚会,除了畅怀过去,自然会聊到当下的工作和生活。其中一个年龄稍大的张哥(他来部门最早、年龄最长,我们都称呼他张哥),在吃饭的间隙向我们推荐他最近新做的一个兼职项目:只需500元就可成为某个有机农场的会员,除了能以优惠价购买有机蔬菜外,还能发展新的会员。不仅下线会员买蔬菜有提成,500元的入会费也能提一大部分。下线会员的下线会员还能提分成,当下是发展会员的关键时点……谁先占位、谁之后的收益就更大。


所以极力推荐我们都入会:“这么好的赚钱机会,才投入500块,万一成功了呢?”


怎么听都像一个传销骗局,产品还没出来呢,先收一笔会员费、且以高返利的形式发展会员,虽然门槛很低只有500元。


故事二:


前段时间去拜访一个朋友,在朋友的公司遇见了一个叫老孟的人。


老孟健谈、思路开拓,善于接受新事物、尤其是那种能赚大钱/快钱的项目,他也总能碰到这样的机会、遇到这样的人,最近他又发现一个绝好的项目——私募股权基金:投资某个即将上市的知名企业股权,不仅股票上市后可溢价出售、在上市之前更能每月获得月息三分(3%)的收益。


按老孟的话说:月月付息,投入10万一月就是3000元的收益,去哪找这么好的项目?


在场的人都怀疑项目的真假、并提醒可能是一个骗局,可老孟不认:“你们思想都太老旧,现在都啥时代了,还想着以前的那种赚钱模式。”


当时朋友就看不下去了,顺便揭了老孟的老底:“去年你说一个啥互联网电商项目,收益有多高……后来咋样?你投的20万还不是打了水漂?”


老孟反驳道:“那个项目确实瞎了,可我说的这个项目可真不一样……说不定这次就成功了呢?”


也不知道当时在场的人后来是否有人投资了老孟推荐的项目,反正非常奇怪:这种打着私募股权的非法集资骗局,韭菜割了一茬又一茬,怎么还有老孟这样的人相信呢?


在我们看来,这些都是非常明显的骗局,可张哥和老孟却坚信不疑、并深陷其中,为什么呢?



02

甘愿入套受骗


如果深入了解上面两个故事主人公的背景、经历和当下处境,你或许会对他们甘愿入局的行为有所理解。


张哥比我们年龄稍长,也就更早的进入了中年危机。前两年企业改制、产品线调整、部门拆撤合并,像张哥这样工作近二十年、付出了全部青春光阴的人不得不离职另寻他路。


张哥时长感叹自己最好的年华都奉献给了企业,可到头来并没有落下多少资产、积蓄,步入中年后本来就面临上有老下有小的经济压力,可还要遭遇工作再次抉择困局。


痛定思痛后,张哥认定以往最大的教训就是没有利用业务时间发展出第二职业跑道,以致于企业裁员的那一刻措手不及。因此,在找到新工作稳定下来后,张哥就积极的尝试一些兼职……于是也就有了上面拉会员的故事。


也就最多损失个几百块钱,可万一成功了?这种希望带来的信念支撑力是巨大的……这跟穷人花2元钱买注彩票梦想能中500万是一样的。


老孟的故事有些传奇。


在2013年前后,那时民间借贷异常火爆,老孟借此大赚了一笔。他把房子抵押给银行获得低息贷款,同时还向身边的亲友低息吸储,之后再以2分、甚至3分的高息拆借出去,赚一个不菲的息差。应该是运气好,在民间借贷大规模崩盘前,老孟的钱除了一部分损失外,大部分都安全回来。


人就是这样,过往的经验、尤其是成功的经验,会定型思考、做事的方式,并由此形成路径依赖。 因为以前赚过容易的钱、暴利的钱,所以老孟再也看不上那些辛苦的、薄利的、缓慢的生意项目,凡能入他眼的,必须得是“短平快”。


近两年老孟一次次的投资失败,眼看以前赚得钱行将消耗完毕,可他并不知悔改,还一个劲的振振有词:说不定哪次逮个大的、项目就成功了,之前的亏空不是都回来了吗?以前赚得钱就是这么来的啊!


你可以恨铁不成钢,你可以说他们着了魔、洗了脑,可这就是现实,并且有着深厚的外部环境配合。


这些年在泛滥信息的冲击下,你是不是很焦虑?


“央行放水、货币超发,通货膨胀日趋严重并侵蚀着我们的财富”;

“要实现财务自由,追逐诗和远方得有数百万、数千万、甚至上亿的积蓄”;

“别人创业如何成功,某个项目就上百万的收入,可你还在拿那点死工资”;

朋友圈展示的都是游山玩水、一群帅男靓女好不热闹……


为什么别人轻轻松松、吃喝玩乐着就把钱赚了?


所以你得向他们学习啊!于是,打着直销名义的传销来了、骗取加盟费的创业项目来了、几百元低门槛的资金盘来了、毫无价值的空气数字货币来了、高息收益的私募股权积极来了……


是的,这都是一个局……先制造焦虑,再给出解药——解药是什么? 买我的理财、入我的项目、做我的加盟、投我的空气币……



03

如何破解困局?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