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长简介
:原名老金,帝都非著名教育砖家,外号升学大忽悠、金大嘴等。后因李鬼太多(叫老金的,一律都不是真老金哈),常替人背锅,也为了让家长不被混淆,故改名院长,即海淀黄庄精神病院院长。随着双减扫黄工作的展开,此院已成过眼云烟。
主业就是写公众号,不是开培训机构的。另兼职人大附中校史馆编外讲解员!擅长制造焦虑、传递胡编乱造的教育观点、劝妈妈全职回家带孩子、打消老母亲生二胎梦想、并经常对上峰推出的教育政策进行错误解读。故文章河蟹次数极多,曾有“老金聊升学”公众号,但经用户多次投诉后,于2019年3月11日晚23点被永久封禁。
后新开了 院长熬鸡汤 和 院长炖鸡汤。前者为主推号。
甚至很多幼升小、小升初家长,都开始以集团小学/初中作为择校首选
我们先来看这次集团直升的政策原文是咋说的
2025年,西城区各中学教育集团的直升名额整体将根据各集团校的人数统一按照7%到8%的比例进行投放。
实行“封顶不保底”的政策,即集团各成员校按统一比例享有最大直升名额,高中龙头校无权挪用或增加各集团校的直升名额。
集团龙头校高中可根据集团直升的标准进行筛选,不符合直升条件的学生将不会被直升。各成员校的直升名额不能互通使用。没有用完的集团直升名额,将被加到统招名额中。
其中最关键的一句话:集团指标按照7%的比例来投放
听起来好像挺多的,但实际上,
不仅实际比例远远达不到,而且
其
要求比中考还要更高
院长拿四中来举例,今年集团初中毕业生总共1200人左右
如果指标是90人的话,正好7.5%,算达标了
再就是北师大实验集团可以达到8%
不过如果计算其他几个集团的话,就达不到了
比如二附比例就只有4.4%,八中和北师大附中更低
其实,这个比例的制定,是各个高中,通过往届经验,“精密计算”得出的数字
直白一点说:就是
各个高中,觉得值得签下来的牛娃,或者说能签下来的牛娃,就这么多!
集团签约,看似是今年的新生事物,但其实就是以前中考“死签”的变体
当然,两者对于学生的要求都很高,或者说
要求都高于中考裸分
这点其实也很好理解
毕竟签约,就是想签那些本来就能考上的同学,不可能降分签有可能考不上的
大致来看,签约比例,是最后中考最终录取人数的6成
比如24中考,华女有个班,最终 四中+实验的录取是23人
而她们当初签约的人数就是14人,差不多就是6成
前两天四中一直在签 德胜中学 和三帆
24年中考,三帆有53人去了四中,所以四中现在给三帆学生开出的条件,就是只要零模进入三帆年级前30,就可以跟四中死签
当然,上周六的文章里,院长也写过了
三帆头部的同学还是非常纠结的,到底是跟二附签集团直升,还是跟四中死签
可能有人会觉得,能去四中为啥不去?
但牛娃的想法其实没那么简单,比如有个家长评论:
通过和几个三帆初三的孩子聊天中了解到,三帆的孩子都对自己的母校有很深的感情,问他们为什么那么喜欢三帆,他说三帆各种牛人太多了,学校的人文氛围很浓,从情怀来说,他们更愿意去二附。
这也说明,二附这两年对于三帆牛娃的“洗脑”还是很成功的
还好,文章里也写过了,四中对于德胜中学牛娃的吸引力还是很大的,签约情况明显乐观很多
比如四中集团的 39中、56中,很多人觉得也有直升四中高中的机会了
而且,虽然都是集团初中,但四中高中,肯定对 北海、广外这些直管校的成绩更加信任
156、39、56,都是独立的学校,掌控力度并没有那么大。虽然都是区统考,但有的是学校自己阅卷,不是区统判,所以对于其成绩没有那么信任
另外,北海、广外校区,一部分A层牛娃,都有额外的竞赛加课,能看出学生的潜力
因此,集团签约时,绝大多数的指标,肯定是给北海和广外(2026中考,道元就有毕业生了,届时指标肯定会多于北海和广外)
北海校区,据说是年级前60可以报名(北海还独占30个道元指标)
而156、39、56,估计最多就是年级前5可以报名
对于这三所集团初中来说,集团指标其实就是个心理安慰而已,完全不是什么优势,都得需要硬实力才能争取到
这么干的原因大家也都清楚,只是因为小升初时,西城不允许点招,所以很多同学只能填159,然后去丘班上课,学籍仍然是159
真正一直在159初中上课的同学,可能也就是年级前10名才有报名集团直升的资格,实际录取就更少了
还有家长问过:丘班不是保证直升吗?这些同学占集团直升指标吗?
实际上,丘班只是个名字而已,或者就是实验班改名,并没有任何直升实验高中的承诺。顶多也就是承诺,中考如果不够实验分数线,可以学籍放159,然后回实验游学。类似于中考活签
另外,25中考这届,实验中学并没有丘班,但有综贯班和竞贯班,其实跟丘班是一回事。
2024年,八中没有集团直升时,大概就是八中初中年级前30可以死签(其中还有一些牛娃不签)
但其实死签的就只有一个,另一个只是为了招生宣传,硬加了一个
其集团指标,都是给师大附初中部的小钱班准备的(高中俗称 大钱班)
初中部的四个项目班,情况跟实验中学的丘班类似,并没有任何直升高中的承诺
集团初中的43中和回民,实际也没几个人能拿到集团指标
集团直升的政策还有一句话:
集团龙头校高中可根据集团直升的标准进行筛选,不符合直升条件的学生将不会被直升。各成员校的直升名额不能互通使用。没有用完的集团直升名额,将被加到统招名额中。
通过这段话可以得知
集团指标是宁缺毋滥的,不符合要求的,高中宁愿不签
所以之前有人解读:过两年集团指标还会大幅度增加,院长是不赞同的
这个政策本来就是只惠及最顶尖牛娃
更核心的问题,是
各个高中的好资源都是有限的
学校肯定会优先给集团直升的孩子配备最好师资
再好的学校,也不可能有无限多的好师资
而且学校想出高考好成绩,一定是要集中力量办大事
最后高中的喜报,也都是说自己有多少高分、几个北清
虽然JW一直在强行推进高中均衡,但每个高中都明白,
搞大锅饭就是死路一条
再说个扎心的事实
每年中考跑校签约时,每个高中都会说:老师都是实验班和普通班兼带,保证大家资源都是一样的
但实际情况,确实老师两种班型都带,但由于生源差异,其实进度和难度,都是天壤之别
老师虽然只备一份课,但实验班可以讲10道题,普通班只能讲5道
这点院长估计初中家长都能体会到
其实这次集团签约,早在前几年就有规划了
当时叫 中考自主招生,可能有的家长还有印象
但直到2025才真正落地
这次看似是西城动作更大
但其实海淀六小强早就这么玩了
无论是2+4还是1+3,海淀规模都是最大的
所以海淀高考高分才能一骑绝尘